心绞痛按摩哪个地方
心绞痛按摩哪个地方
最佳回答
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急性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发作性胸痛,心绞痛发作时一般可以在舌头下含服药物或者服用速效救心丸,如果身边没有药物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来缓解,按摩的时候可以选择潭中穴极泉穴,内关穴,中冲穴。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松柏友
回复郄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善治血证,心包属相火,心藏神,主血脉,故能凉血止血,宁心安神,治疗以上诸证。
【郄门穴名解】
郄门。郄,孔隙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曲泽穴传来的温热经水,行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经的体内经脉,故名。
心包经郄穴。理同郄门名解。
【 郄门 穴位位置】
郄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
郄门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取穴方法
仰掌,微屈腕,在腕横纹上5寸,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2、解剖位置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郄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正中神经、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为正中神经,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3、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
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为正中神经,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并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通过。
【郄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郄门具有宁心安神,清营止血的功效。
郄门有宁心安神、清营凉血作用。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善治血证,心包属相火,心藏神,主血脉,故能凉血止血,宁心安神,治疗以上诸证。
郄门穴针刺以治疗急性血证和心胸痛为主。治疗急性心胸痛,针感向上;治疗手指麻木疼痛,针感向下;治疗肺心证,配太渊。
郄门有宁神理气和血之功,主治心痛,心悸,衄血,呕血,咯血,胸痛,疔疮,痫证。
【 郄 门穴主治疾病】
郄门穴主要用于心神、血证疾患等:如心痛、心悸、五心烦热、胸痛、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胸膜炎、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咳血、呕血、衄血、痔疮及乳腺炎、膈肌痉挛、臂神经痛、疔疮等。
郄门穴主治心痛,心悸,呕血,衄血,胸胁痛,前臂痛,疔疮等。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悸;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癔病,精神病;
其它:乳腺炎,胸膜炎,胃出血等。
【推拿 郄门 穴治疗心绞痛】
郄门穴
我们常常会遇到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胸疾患突然发作的病人,这个时候取患者左手手厥阴心包经上郄穴-郄门穴,这个穴位会很痛。
我们可以用左手拇指按定该穴,右手握住患者左手向内侧转动45度再返回,以一分钟60下的速度重复该动作, 一分钟左右,患者大多能缓解症状,给去医院救治赢来时间。
患者自救时,可用右手拇指按定左手郄门穴,然后左手腕向内转动45度再返回,以一分钟60下的速度重复该动作,一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症状。
【郄门穴刺灸法】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热则泻之。
针刺法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指端放散。
艾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郄门穴穴位配伍】
郄门穴配大陵穴止咯血;
郄门穴配曲泽穴、大陵穴治心痛;
郄门穴配梁丘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治神经性呕吐;
郄门穴配内关穴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郄门穴配心俞穴、膻中穴治风湿性心脏病。
郄门穴配心俞穴、大椎穴治心肌炎。
郄门穴配内关穴,膈俞穴治心胸痛。
郄门穴配曲池穴、三阳络穴治咯血。
郄门穴配尺泽穴、肺俞穴,有清营止血的作用,主治咳血。
郄门穴配神门穴、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心绞痛。
郄门穴配膈俞穴,有宽胸利膈的作用,主治膈肌痉挛。
关注微 信公众号,阅读,观看,收听更多中医知识。
-
周口-李**
回复青灵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青灵穴可以治疗心绞痛,那么青灵穴怎么找?青灵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青灵穴怎么找
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青灵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举臂,在少海与极泉的连线上,少海上3寸,肱二头肌的尺侧缘。
功用
疏经活络,清头明目。
主治
目黄,头痛,胁痛,肩臂痛。
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可治疗肩臂痛;配光明穴,可治疗老年目不明。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
周口-李**
回复1 心绞疼痛寻内关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约两个半横指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人体内部的一道重要关卡,就像一道血液的闸门一样,有疏导气血郁滞的作用。
按揉内关穴对治疗心、胃疼痛很管用,像胃痛、偏头疼、恶心、呕吐、心绞痛和血压高低的调节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注:按揉内关穴所起的作用如同“开闸放水”一般,只有在气血旺盛而遭到阻塞时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体虚之人揉内关的效果不明显。
2 心慌补血找伏兔我们平时形容心跳得很快,心慌时,会形象地说就像怀里揣着个兔子似的。用掌根按揉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就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这时可以赶紧找伏兔穴来帮忙。
3 胸闷血淤养曲泽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治疗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个要穴。
4 心淤咳嗽找天泉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去医院检查后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人出现胸口憋闷、咳嗽、咯痰,这时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拔罐或刮痧,隔日症状即可有所缓解。
-
西安-杜*
回复1 天池穴消胸闷心痛
取穴:仰卧位,先定第4肋间隙,然后与乳头中点外开1寸处取穴。女性应于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向外1寸处取穴。
天池穴在胸廓,胸廓为清虚境界,居天位,穴呈足少阴脉气转注而来,按揉天池能治疗胸膈烦满,头痛,四肢不举,心绞痛,心脏外膜炎等症。
按摩手法:正坐或仰卧,双手举起,掌心朝向自己胸前,四指并拢指尖相对,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压天池穴,有明显酸痛感,每次可以治按压一侧穴位,或者双侧同时按压1-2分钟,早晚各一次。
2 曲泽穴保心脏健康取穴:曲泽穴位于肘横纹,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微屈其肘始得其穴。
曲泽穴为心包经的合穴,不但具有心包经穴治疗心脏疾病的共性,而且对于伴随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的心脏病患者尤为适宜。主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血,风疹等症。
按摩手法:正坐屈肘,掌心向上,肘关节约呈120°,另一只手轻握肘尖,四指在外,拇指弯曲,用指尖垂直按压曲泽穴,有酸麻胀痛感,双手交替按压,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
3 郄门穴改善心脏功能取穴:仰掌微屈腕,先取腕横纹中点之大陵,其上5寸处(四手指并拢为3寸),在两条大筋之间,酸痛明显的凹陷处取穴。
郄门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心脏病急性发作时可以急救的穴位,对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脏疾病有治疗效果。同时刺激郄门穴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还能升高血氧饱和度,不致缺氧,从而也能改善心脏功能。
按摩手法:伸臂仰掌,用拇指指端按压郄门穴,按之酸麻胀痛明显,重按酸麻胀痛感可向下传之于手指,向上可传至上臂部,左右手交替按压,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
4 大陵穴祛除心热口臭取穴: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腕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大陵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腧主体重节痛”,故按摩大陵具有通经活络,疏利关节,祛风除湿,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心包与三焦相表里,三焦者,为气之通道,经常按揉大陵,可祛除心热口臭症,还可用于治疗胸胁痛,胃痛,呕吐等症。
按摩手法:伸臂仰掌,掌心向上,用另一只手握住手腕处,四指在外,拇指弯曲,以指尖或指腹垂直按压大陵穴,先左后右,每次按压1-3分钟,双手交替,早晚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