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痛风按哪个穴位

时间: 阅读:8234

痛风按哪个穴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3-07-17 09:41:26

痛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足部的穴位,非常重要,痛风患者可以按摩足部的手三里穴和解溪穴,能够起到改善疼痛调理气血的作用。另外,肝俞穴三焦俞穴有利于调理肾脏排毒排酸。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17 12:12:10

      风湿、痛风治疗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发生障碍,血液和组织中积聚大量尿酸和尿酸盐而引起。症状是手指、脚趾、膝、肘等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变形。
      痛风,是由于长期在风湿寒的环境下而导致的;因此,应该远离风湿寒的环境,生活在相对温暖干燥的环境下。痛风,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摄入盐;吃海鲜喝啤酒,会导致痛风。
      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17 12:12:10

    中医学中亦有“痛风”病名,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同时,现代医学所讲的痛风还相当于中医的“痛痹”、“历节”、“脚气”等症。 众所周知,如今治疗痛风不少的人们更加青睐于中医治疗的,那么痛风可以艾灸治疗吗?

    艾灸治疗痛风属于痛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痛风性关节炎在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为饮食所伤,脾胃虚弱,以及肾的功能失常;针灸可以补脾益肾,通经活络,对痛风发作有预防保健和治疗作用。尤其是艾灸具有驱邪补正、通经止痛、健脾益肾的作用,建议可以灸以下穴位预防痛风发作:

    1、神阙穴:居于脐中,有温补元阳、扶正固本的作用,脐是冲脉、任脉循行之所,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内连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符师认为,痛风与肝、脾、肾、三焦关系密切,灸神阙有温补下元的作用,可以温肾健脾、梳调三焦,以达到保健和预防发病的作用。

    2、水分:位于肚脐上一寸的地方,是任脉穴,有和中理气、通利水道、利湿消肿的功效,所以艾灸水分有助于消肿止痛。

    3、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合穴,属水,有排渗脾湿、益肾健脾、利水消肿、通经活络的作用。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4、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奇经八脉的冲脉也与之相通,灸公孙有健脾胃、调冲任的功效。公孙位于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的地方,定位的时候用大拇指顺着脚弓弯曲的形状,向后斜上方的地方来推,刚好推到的这个地方就是公孙穴。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17 12:12:10

    配穴方一足三里、曲泽、腰阳关、肾俞、阿是穴(痛风结石)。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上述穴位处,依次点刺出血,刺血后拔火罐,出血少时可多扎几下,出血量可稍多一些,以中等和大量出血疗效较好。每7一10日1次。已控制病情后,应间隔1一2个月再刺,治疗2次以巩固疗效。
    可同时口服别漂醇片、急性期1次1片,2次/日。缓解期可每日1片,或隔日1片。对于慢性关节损害者可服用小活络丸(浓缩),每次4}粒,2次/日。
    配穴方二 、
    曲池(双)、阳池(单)、阳溪(双)、太冲(双)、丘墟(双)、商丘(双)、太溪〔单)、阳陵泉(双)、血海(单)。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每次选用2一3穴交替使用,先拍打穴位使局部充血,消毒后左手拇、示指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用右手拇、示、中指握高压消毒的小号三棱针,呈持笔状,露出针尖,用腕力迅速、平稳、准确地点刺穴位,深度视穴部深浅而定,随即退出,左手指同时放松。然后拔火罐,出血量以3~10毫升为度。每周放血1次,急性发作期2次,3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7 11:11:00

    痛风处方


    董氏针灸病症处方


    痛风病症大多是因为错误的饮食习惯,如喝酒过度、吃火锅饮食过辣且喝火锅汤,过食生冷及海鲜,熬夜不寐,造成身体的尿酸累积成毒,导致手脚各个关节区域红肿热痛,疼痛难忍,而且屈伸不利行动不便!病情日久,痛风结石,关节肿大变行,我们临床有个常用穴位处方,疗效确切。临床上只要痛风发作、四肢无法使力,红肿热痛、痛如刀割影响正常行动即可使用!临床上全部对侧取穴,以上处方选择三组穴位札上即可。


    手解

    腕顺

    中白下白

    五虎

    骨关木关中关

    下三皇

    分枝上下放血



    ·穴位图·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原文链接董氏针灸病症处方16——痛风

脑中风如何艾灸

电痉挛和电休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