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人喜欢孤独的感觉。近期有研究表明,被孤立不仅带来心理上的创痛,更影响身体健康。根据今年春天发表的一项研究,孤独可能将一个住院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拔高26%,这一效应与肥胖症造成的健康影响相当。
正因为有新证据印证了孤独的恶果,一些研究者开始对所谓“注孤生”的现象刨根问底。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命题是:有没有某些特定的行为是导致他们孤独的根源呢? 一个由来已久的理论认为,孤独的成因是社交技能的缺乏。而且,当孤独者独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原本就不足的社交技能更加“废退”。
然而,新的研究表明,这个理论是对孤独者的莫大误解。孤独的人不但理解社交技能,而且往往在被要求展示对社交技能的理解时,显得比不孤独的人更“懂行”。只是,当孤独者处于最需要这些技巧的境况下,他们常常“无语凝噎”——有了技能,却无法施展。
在刚发表于《个性与社会心理学通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的一篇论文里,来自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的梅根.L.诺尔斯(Megan L. Knowles)教授用四个实验表明了孤独者有在面对社交压力时发挥失常的倾向。
在其中的一个实验里,诺尔斯和同事们测试了86个本科生的社交技能。研究者让他们辨认电脑荧屏上显示的24张人脸所展示的表情,并要求他们说出这些表情所对应的人类基本情绪:愤怒、恐惧、喜悦或悲伤。其中,一些学生被告知这是个社交技能测试,以及测试不及格的含义——不及格的人通常在建立和维系友谊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而其余的学生则被告知这只是个建立在理论上的小练习。
在正式开始测试之前,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一份测量孤独程度的量表。而到测试最后,结果表明,在辨认情绪上,孤独者比不孤独者的表现要差——但是,这一发现仅在他们知道自己是在进行社交技能测试时成立。当孤独者被告知他们参与的只是一项常识练习时,他们比不孤独者更精于辨别情绪。
这项研究印证了前人探索的成果:之前的研究表明,人愈是孤独,愈能准确地读懂面部表情、听清人语调背后暗藏的情绪。如此说来,正因孤独者渴望获得归属和人际交往,他们才对与情绪相关的蛛丝马迹更加上心。从技术上讲,这通常让他们具备卓越的社交技能。
想象一下一个投球准确度突然下滑的垒球投手,或是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但马上要开始答题时的考生。他们过分希望不要搞砸,而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结果适得其反。换言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如何减轻表现焦虑(performance anxiety)的问题,而诺尔斯和她的同事们设法为孤独者找到了这样的方法。不过,该实验的结论在实验室外不一定完全适用。
在另一个实验里,研究人员先让被试喝了类似运动饮料的饮品,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你有任何紧张感,那都是咖啡因在作祟。(虽然被试们“信其有”,但是饮料中并不含咖啡因。)
然后,被试们像第一个实验里那样完成了辨认情绪的测试。与第一个实验中的得分相比,非孤独者表现持平,孤独者的表现却有所提升——即使他们知道这是在测试社交技能。
与你超级无敌想在社交场合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事实相比,要用“我这么紧张,肯定是因为咖啡因在作怪”的想法说服自己可能挺难的。幸好,让你对焦虑改观的方式不止一种。深得我心的例子之一来自哈佛商学院的艾丽森.伍德.布鲁克斯(Alison Wood Brooks)。她发现,如果让被试们将“紧张”表述为“激动”,他们在一些略显可怕的任务中(比如在公共场合引吭高歌)表现更好。
至少,当前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孤独者的新视角。他们需要的不是从零开始学习社交技能——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把这些技能牢记于心。相反,孤独者们可能更需要抛弃瞻前顾后的念头,方能利用好已有的社交技能,以结交朋友、走出孤独。
对人类来说,归属某个群体是一种基本需求。与别人有连接的感觉,保证了人类有积极、健康的情绪。感到孤独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一旦有这种感觉,人们就想去坐点什么结束这种状态。
但是,感到孤独是否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呢?未必,孤独可以让我们更多的与自己相处,可以让我们的焦点由外转入内,更多了解自己。
所以,孤独和愤怒一样,本身并无好坏。但如果总感到孤独,就会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社会支持系统很弱,没有太多来自家庭或者朋友的支持,又总是感到孤独,持续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
02
孤独,一方面源于我们对孤独的看法,如果我们觉得实际的社交生活和理想社交生活的差距很大,会感到特别孤独。我们可能拿自己和认识的人去比较,也可能拿自己和电影、电视、小说中的虚构人物比较。
另一方面,那些总感到孤独的人有机会社交时,他们社交技巧可能不够好,对自己的认知也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他们习惯自己搞定一切事情,不请别人帮忙,因为他们对被人轻视或负面评价相当敏感,这种敏感也让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很不舒服。他们会有意避开人群,以减少社交焦虑。我们称这种人叫做“孤僻的人”。
青少年阶段,是对以后是否会成为一个“孤僻”的人相当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通常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心理状态——既害怕被拒绝,又想获得归属感。那些孤僻的孩子会渐渐发展出一套自我防御认知——将社交成功归因于他们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比如财富;将社交失败归因于很难改变的内部因素,比如肥胖,样貌等等。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就会伴随他们进入成年期,从一个孤僻的孩子,变成一个孤僻的成人。
有家新店开张了,今天免费送饮料,你的同学叫你一起去吃。当问到“为什么你的同学会叫上你一起?”时,那些“孤独感程度”较低的青少年会说因为同学们喜欢我等原因,但“孤独感程度”较高的青少年却会说,他们想让我去占座位等原因。
“孤独感”程度高的青少年对社交场合也十分警觉,他们对别人的拒绝和轻视十分敏感,所以即便是参加了社交活动,他们也倾向于自己玩。
随着年龄增长,这些青少年的社交技能越来越差,别人也会觉得他们很难相处,有意无意远离,他们会更相信自己“不受欢迎”,更回避社交,孤独的感觉越来越严重。
由于自己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感觉整天都是忙的,没有时间和其他人沟通和交流,时间久了,自然就有了孤独感。
烦恼本是无情夜,快乐 健康 走四方,孤独围城一时困,解决思想更阳光。
人若处在陌生、封闭、孤立和不和谐的环境中,都会有孤单或孤独的感觉,这属于正常的心理感受。
但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感觉中,或者经常莫名地感到孤独,则就会引起寂寞、烦恼、抑郁,甚至经常长吁短叹,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引起足够重视,并设法予以化解,否则为了排遣孤独,有可能会自我毁灭性地大量吸烟、酗酒,使自己处于麻醉状态,有时甚至会作出行为出格或冒险的举动而危及自己或他人。
为了消除孤独感,平时就需要培养广泛兴趣和提高沟通能力。
培养广泛兴趣
兴趣狭窄,活动也势必狭窄,没有感兴趣的活动,孤独感就会趁虚而入。如果兴趣多样,活动就会丰富多彩,生活也就生气盎然,就不会经常产生寂寞感;
提高沟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能与具有各种观点、习惯、知识、经历、性格、兴趣的人打交道,如果只习惯于甚至只能与某一类型的人交际,势必会交际狭窄,人为地自我孤立而产生孤独感,同时,在与人交往时,也不能以自己的爱好强求别人,而应该尊重并习惯别人的特点,这样在与人交往时才能左右逢源、心情愉悦,使孤独感难以滋生。
“孤独”这一词让我想到一个众所周知的大明星—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梦露—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阿尔玛·哈尔贝特·邦德在《治疗椅上的玛丽莲·梦露》讲述玛丽莲可怕而糟糕的童年。
她的母亲是一位精神病患者,而父亲则完全不见踪影。
出生十二天后,她就被送到第一个寄养家庭。在整个童年,她又被抱到十二个不同的寄养家庭。
她在孤儿院度过了三年左右的时光。她清楚地记得,当妈妈被迫离开诺瓦克州立医院的时候,妈妈在笑在尖叫,而她则站在那里颤抖哭泣。
玛丽莲说:“我总是很孤独,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电影。因为在电影里我可以完全忘掉自己。”
后来,她成为明星,《彗星美人》的导演约瑟夫·曼凯维奇却认为她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他说:“她总是独自一人,她是我认识的最孤独、最寂寞的人。”
在三次婚姻中,玛丽莲一直很孤独,这些婚姻都以离婚告终。
第一任丈夫吉姆·杜尔迪与她是一桩被安排的婚姻,他们经常一连几天彼此不讲话。
第二任丈夫乔·迪吉奥是一个阴沉、少言寡语的男人,他花大量时间去看电视 体育 节目。
第三任丈夫亚瑟·米勒,情况依然糟糕,米勒经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边思考一边抽烟。
约翰·吉尔默写道:“她总是如此形单影只,但是又害怕这样孤单一人。她说这是一个囚笼,她想知道怎样脱离这个囚笼、获得自由。她说,我不得不告诉你,在我的生命中,没有一个人爱过我,我孤身一人陷在这个可怕的囚笼中。”
有时候,玛丽莲的孤独也有其优势,对她演艺生涯的成功有颇多助益。
她说:“天才只能韬光养晦。演员确实需要孤独,我想很多人都没有什么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像你有某些特定的秘密,只有在你表演的时候,才会让世人惊鸿一瞥。”
玛丽亚曾在好莱坞制片厂俱乐部生活过一段时间,那是刚出道的年轻女演员居住的地方。
制片厂俱乐部有非常重要的社交生活,女演员们在那里交到朋友常常可以帮她们找到工作。
然而,玛丽莲并没有被吸引进来,跟其他女孩在一起,她总是感觉不舒服,往往会颤抖着离开,不与她们为伍。
她会躲避那些想与别人交往的人,独自走开。对于建立亲密的友谊,她没什么兴趣。
即使她这样找各种理由好让自已闪身,仍然徒劳无用,那些女人还常常嫉妒她。
玛丽莲说:“有时候,我去参加一个派对,整晚没有一个人跟我讲话,那些男人害怕他们的妻子或情侣生气,都跟我保持距离。那些女士则成群的在角落里,讨论着我的危险性格。
她说:“我知道我属于公众、属于世界,这不是因为我的才华或者美貌,而是因为我从来都不曾属于任何东西、任何人。”
她远比自己想要的孤独更加孤独。她无法与任何同伴建立联结,不管对方是谁。
她住在一座无人的小岛上。别人的呼喊可以跨越这一深渊,但是声音已经是与她最近的距离,无法再靠近。
据约翰·吉尔默所说,“她生活在一个看不见的?囊里,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她。在一扇关着的门后面,她孤独地死去,没有人拉着她的手,也没有人呼唤她的名字。
如同很多人,对玛丽莲·梦露来说,陪伴她进入坟墓的唯一伴侣就是她的孤独。
人会感到孤独,是因为其他人的不认可,不认同。与自己想法的不同,无法在精神层面进行沟通,没有与自己的思想达成共鸣的人,如果现实世界再没有人互相关心,照顾,那种孤独就会去潮水般淹没自己。
曲高和寡,你的精神境界已经修到很高的顶峰了,坚持住!
孤独感乃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 情感 。当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行事;耽于梦想,而又不可能实现;和亲人分离或经历亲人死亡的打击;内心有难言的羞耻;被排斥于你想加入的团体之外;被他人嘲笑或轻视;处处和他人意见不和而不能融洽自然地相处;不敢向他人吐露心事,因为害怕会被人嘲笑,泄露自己的秘密,受人冷淡而得不到同情;被父母限制了自己的活动和交往;新的环境改变了你的生活;铸成一生中的大错而悔恨不迭或自惭形秽?对别人做的一切都不感兴趣或不想去做;无聊空虚,不知该做什么;怯于和他人交往或交谈;觉得“没人理解我”时,孤独感就会悄然而至。
人为什么会时常感到孤独?
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就是和家人在一起时也会有孤独感,和很多人在一起时,没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做什么都没有兴趣,也会感到孤独。想摆脱孤独感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当觉得自己充实时,就会变的开朗起来。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孤独。知道怎么解决痛苦吗?知道谁是最孤独的人吗?如果你知道答案,那么你就不会孤独。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人会完完全全的知道你所想的。当你得不到别人理解、认可,或者没有人知道你的感受时,你就会觉得你是孤独的。在人的一生中,孤独是避免不了的。即使你将来结婚了,有了伴侣。你还是有孤独的时候 。况且,适当的孤独是有益的,它可以让你更好的思考。你要学会享受孤独,品味孤独。祝你好运!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
有两种孤独。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 社会 性质的孤独。
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
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眼里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入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 情感 ,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
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可是,两个孤独到了一起就能够摆脱孤独了吗?
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52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