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王爽(化名)是北京基层派出所的一位民警,在领导的眼里,他的表现不错,总是最早到单位,加班的时候也从不抱怨。可是,在内心深处,面对手头的一大堆工作,他心中总觉得有些烦躁,不想面对这些工作。
“大学毕业之后,我一个人留在北京打拼,当时我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我的一个好朋友工资1500元,但是几年过后,我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元,而他的工资已经涨到了7000多元。”小王苦笑着说。
让他感到纠结的是,这几年即便他非常努力,生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这让他对留在北京的意义有些怀疑。
其实,像王爽这样的年轻基层公务员还有很多,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究竟如何呢?
一提到一些公务员有抑郁症或者有其他心理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或许会不相信,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托词。不过,通过“海豚热线”接触了大量案例的施磊看来,公务员的确是高压群体,特别是年轻公务员心理焦虑比较严重。
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张璐(化名),今年30岁出头,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不过,她却向“海豚热线”求助。她说:“在单位要特别谨慎地处理人际关系,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老公虽然是建筑商,经济条件不错,但是他的精力主要在工作上,对家庭的关心较少。照顾女儿的压力一下子就落到了自己身上。”
而压垮她“最后一根稻草”的就是与女儿的矛盾,女儿的成绩原本不错,也能按照要求进入兴趣班学习。今年,女儿喜欢上玩iPad,有时候孩子半夜还在偷偷摸摸地听音乐。为此,她与女儿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冲突。换来的结果却是孩子不愿意上学。丈夫总是埋怨她的教育方式不当,让她压力很大。
她就试着给热线打电话,咨询师张老师在倾听她的诉说后,给出了指导意见:“在保证不激化母女之间矛盾的前提下,搞清教育小孩不是一厢情愿,而是要以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准绳,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心里,跟她建立长久的亲子和谐关系。”
这一建议,帮助她缓解了焦虑。根据后续反馈信息,她与女儿的关系也正在改善中,算是比较成功。
“‘体制内’群体打电话的比例很高,其中公务员遇到心理焦虑比较严重。”施磊介绍咨询电话的情况。在他了解看来,很多公务员的羞耻感很强,遇到心理问题就自己憋着,不愿意倾诉。
特别是一些男性公务员,即便工作很体面,他们依然处于焦虑和紧张中。他们在社会中扮演公务员的角色,在家扮演丈夫的角色,遇到心理问题总是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愿意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施磊细致地梳理咨询的案例后发现,除了刚走上岗位不久的年轻公务员,比较年轻、但在30岁左右已提升到处级的公务员也是心理焦虑高发的群体,这些人看似很强势,大部分已经成家,工作也非常熟悉,在单位的地位也快“媳妇熬成婆”了。可是,他们中很多人比较“郁闷”,进入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升迁无望就开始迷茫,觉得工作没有挑战性,对自己的局限性太大,寻找不到人生奋斗的意义,很容易遇到心理焦虑。
“这些心理问题,很多都是由年轻时候心理焦虑得不到释放引起的。很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年轻人,刚进入单位遇到苦闷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应该卧薪尝胆,这是误区。”施磊说。
他认为公务员出现的问题与心理焦虑密切相关,“心理焦虑好比人体中的毒素,越想回避,就越回避不了。作为年轻公务员,要学会排解”。
年轻学者张明(化名)是北京某高校的教师,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深度跟踪研究北京10名年轻基层公务员的心理状况,并对300名公务员做了问卷调查。
“我们运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发现10个人中有7人具有焦虑的状态。”尽管样本量不多,但却让张明吃了一惊。
他发现基层公务员对他们工作的满意度普遍不高,他们中的多数处于一定的职业倦怠。为了验证这一结果的准确性,该课题组的成员对受访者多次进行访谈。
“待遇不高成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张明表示,“在通行的公务员工资体系中,由职务所决定的职务工资和地区津贴占65%,职级工资只占25%。公务员的基本工资由国家财政保障,全国实行统一标准,但津贴则由各地根据自身财力安排,这也导致公务员的地区收入差异过大,让很多公务员心理不平衡。”
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该研究还发现,平时在工作中投入大、但实际上发展机会不多的年轻人的焦虑感最高,由此很容易引发职业倦怠感。“他们一方面羡慕在升迁上平步青云的同事,另一方面也羡慕在单位中那些不用干活儿的‘老人’,在心理上他们处于‘夹心饼干’的焦虑。”张明介绍时说。
“只有晋升才是个人工作成就的唯一体现,而晋升的机会少之又少,且只能受到领导的认可才有晋升的机会,使得基层公务员没有成就感,长期以往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张明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前天推的文章里提到了墨菲定律:如果事情可能变坏,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总之,你怕什么,你能说什么,都还在耳畔。今天你可以看到确诊人数增加了几千人,而且好像有变异的迹象,还有无症状感染(你自己没有这个病,可以把周围的人全部消灭)。于是网友开始讨论.
但是倪老师还是那句话,不要以为这就是底部,后面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消息,但是也不要慌,因为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底部的。
前天在微信上看了一篇学术文章,拟合五个特大城市(北上广深渝)的疾病传播情况。最终结果如下:
总结一下:最坏的情况即使不隔离,4月底5月初也会达到感染高峰:重庆15万人(因为重庆总人口已经超过3000万),其他城市5万到2万人。如果加上全国其他的,估计也达不到倪老师昨天说的50万,也就是最多40万。
如果把死亡率考虑在内(根据目前的估计,仍在3%左右),半年内全国将有1.2万人死于此。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多种疾病的人),他们可能无法从普通的肺炎中存活下来。
所以,只要防护得当,绝大多数(99%以上)的普通人都是安全的,即使被感染,只要不是重度免疫,甚至可以自愈。
昨天,我们的海主播钟南山教授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按照目前的管控情况,估计再过两周高峰期就结束了。这比上面提到的数据分析乐观多了。最后可能只有几万人被感染。要知道,每年秋冬感染流感的人数是10万。
所以疾病本身并不是最大的难点。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恐慌。
恐慌也分几个层次。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恐慌是最严重的,因为他们是在毒气储备中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也有恐慌,尤其是那些没有足够物资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也害怕自己生病,然后传染给家人。然后是快递员、司机、销售人员、公务员等各种社会辅助人员,最后是普通大众,也就是那些待在家里避灾,内心有不同焦虑的人。前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专门的咨询师参与其中。你说倪老师这个水平不够格,你就乱了,但是倪老师最后两种类型还是能说点什么的。
对于这些焦虑的人来说
首先是接受自己的焦虑。这么严重的传染病怎么了?没有人是不朽的泰山,但颜色不变。另外,你看倪老师也着急。
仅仅几天我就胖了十磅。
第二件事。
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事件不是一天两天的急性,疫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所以焦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平息,所以我们的目的是
学会忍受这种流行病(以及相关的焦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建议你将以下事情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1)适当宣泄情绪:把自己的焦虑告诉身边的人,与他们分享;
(2)深呼吸或正念:做一些简单的冥想来缓解你紧张的神经(参考之前的文章《恐慌降临的时候,你需要出水换口气》)
(3)在家锻炼:可以在室内做瑜伽等运动,帮助放松或清理。
(4)注意饮食:良好的饮食有助于我们保持均衡的营养,也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5)保证睡眠:调整作息时间,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起床的时候不要赖在床上。
只要你遵循这五条规则,你很快就会发现:当你焦虑的时候,你会适应,你可以带着焦虑继续你的正常生活。那时候焦虑就不再是问题了。
公务员的压力大吗?为什么年轻的头发那么多?
怎么样?上千根线,下一根针!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在一个部门负责上级n部门的工作,你说压力很大吗?年轻却头发不白,真奇怪。
一、安全责任是公务员工作中的沉重心理负担。
安全和稳定是公务员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前提。工作上有问题的话,会被沉重的人追究责任,让他们像踩着薄冰一样工作。
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由于工作复杂,面对一般群众,在很多时候开展起来非常困难。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他们必须绞尽脑汁解决。
而且,很多情况下,也有不能解决的事情。这需要他们寻求更多的援助来解决。
而一旦在工作中,有什么差错,酿成什么后果,便极有可能会被追责问责。所以,在小心翼翼的工作中,一边还担忧着突发情况的产生。大家应该都知道了,重庆松藻矿难处理了34人,从上到下涉及一杆子人员。
所以,基层公务员因为他们面临着最复杂的现实工作,所以安全稳定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发生问题,他们将成为事故的具体负责人。处理也可能成为最重的人。
二、上级各部门的工作压迫基层公务员。
因为基层公务员,自身人员不多,部门设置也不齐全,往往是一个基层公务员部门在对应上级多个部门的工作。这经常让公务员转,加5+2的黑白工作,才能对接完成上级部门的工作,有时甚至只能应付上司的安排工作。
我知道工作越多,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因为失误而发生事故,很有可能被追究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自己的未来,甚至会被开除公职。
因此,我曾经看过相关报道。有的地方对公务员追究责任,给当地乡镇领导人造成了普遍的损害。当时媒体也呼吁不要扩大追究处分,但这种情况似乎没有改变。
三、公务员的职务与职务并行,给基层公务员新的压力。
基层公务员知道由于职业级数比例的限制,很多人在晋升时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这是教师评价的现状。唯一的区别就是公务员的职位比例高。
夸张地说,从职务级的第一次变更后,再进入公司的新公务员,在职级晋升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即使工作了十年以上,也可能只是一级的科员。
四、公务员的工作,每年各种迎接检查的压力都在增大。
我们都知道,公务员每年年底审查奖的发放,主要根据公务员平时的工作迎接检查审查各种审查结果发放。一旦由于自己的工作失误,迎检出现问题,或是工作审查结果比较差,都会影响整个部门或系统,影响年底评审奖金的多少。
所以,如果发生了问题,不仅是公司的领导,也可能会被党的纪律和政治纪律处理。所以谁也不敢希望发生问题,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希望自己能顺利完成。因此,正因为公务员的压力重叠在一起,基层公务员才背负着更大的心理和思想压力。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的话,头发也会自然地很快变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47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爱“吃苦”的人,性格竟有些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