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抑郁症是什么呢?估计大家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都是比较陌生。换个说法大家就都能够理解了,潜在抑郁症通过对于患者的长期影响,从而诱发自闭症、多重人格、复杂性思虑疾病等病症。最根本的还是要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自身的成长来决定的。
潜在抑郁症有哪些常见的病症呢?
常见的就是一个很小的事物就能引发失眠症状,而且每天都有无数幼稚的问题在脑袋里打转;常常神情恍惚,昏昏沉沉,比如吃药的时候都好像能看到一堆方程式或者是药物粉末;表现给别人的总是不同的自我,其实这些都是自我营造的,是自闭和多重人格的表现,导致没有人可以看得清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你;常常就会思维混乱,眼前就像是漂浮着无数的数字、文字、语言,常常感觉脑袋都要难以承受炸了;常常有不正常的世界责任感,把所有的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推,认为自己本可以改变世界上的丑恶不公平等。
潜在抑郁症有康复的可能性吗?
潜在抑郁症的治疗必须通过药物和心理的共同治疗,使患者能够接受和自我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才可以逐渐的从自己主观营造的环境之中解脱出来,但是能够完全治愈好的机会并不太高,主要还是要靠患者自己去改变。
对于潜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误区都有哪些?
1.治疗方法不专一,导致病情反复,病急乱投医。得了潜在抑郁症的人,就像是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一样,总是表情呆滞,喜欢独自蜷在角落里,有时甚至大哭、轻生等,这样带给家人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切勿带着患者到处乱求医,病急乱投医,反而导致了病情的反复。
2.选择的治疗方式单一,方法不正确,胡乱治疗。 针对潜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必须身体和心理同步进行,如果统一而论,选择身体方面治疗,只会加重病情。
3.不能坚持治疗。治疗潜在抑郁症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对抗这种病症,不能稍微感觉有所好转就放弃治疗,这样会导致病情反反复复的严重后果。
潜在抑郁症这样的病并不是特别的可怕,首先家人的信心信念不要被疾病打败,要保持一颗战胜疾病的心,并鼓励关爱这一类患者,心理上的慰藉常常要比药物的治疗效果好的多。还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去专病专治才可以。
治疗抑郁症,不仅是为患者解除痛苦,在使患者得以重返社会后,还可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
治疗目标: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全病程治疗原则、个体化合理用药原则、量化评估原则、抗抑郁药单一使用原则、联盟治疗原则等。
抑郁症的全程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抑郁症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提倡选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抑郁药。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类药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遵照医嘱服用。
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的抗抑郁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再摄取抑制剂(NDRIs)等。
SSRIs:代表药物有氟西汀
、舍曲林
、帕罗西汀
、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坐立不安、性欲减退
、头痛等。
SNRIs: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
、度洛西汀等。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激越症状和性功能障碍
。
NaSSAs:代表药物为米氮平
。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镇静和体重增加。
NDRIs:代表药物为安非他酮。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疼、震颤、惊厥、激越、失眠
、胃肠不适等。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尽量使患者达到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抗抑郁药物一般在2~4周开始起效。
若用药治疗6~8周无效,可改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另一类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巩固期治疗
目的是防止患者在急性期症状部分缓解后,因早减药或停药后出现症状复燃。
巩固期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需持续治疗至少4~6月,需强调治疗方案、用药剂量、使用方法与急性期相同。
维持期治疗
为了降低复发的风险,结束巩固期治疗之后还应进行维持期治疗。
维持治疗时间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如出现两次以上的复发,尤其是青少年起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病情严重、自杀风险大或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其维持治疗的时间应至少2~3年;多次复发者(3次或以上)主张进行长期维持治疗。
一般以急性期治疗剂量作为维持治疗的剂量,可以有效防止复发。
维持治疗结束、病情稳定后,可缓慢(数周)减药直至终止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出现,应迅速恢复原有治疗剂量。
抑郁症有哪些其他治疗措施?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指通过和医生谈话、交流来进行治疗,根据针对的问题不同,可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动力学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及婚姻家庭治疗等。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合并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轻、中度抑郁症
的疗效与抗抑郁药疗效相仿。
需要注意的是,对与严重的或内源性抑郁,往往不能单独使用心理治疗,需要在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
物理治疗
临床上同时也可联合使用改良电休克治疗
(MEC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治疗辅助治疗,其中,MECT可快速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并可明显降低患者自杀死亡率。
抑郁症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很多人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患上抑郁症,故而抑郁症的治疗也就成了人们所关心的,那么抑郁症有哪些疗法?抑郁症该怎么治疗?
1、抑郁症有哪些疗法
(1)药物治疗
许多抗抑郁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可以治抑郁症,对于有的抑郁症病人来说,抗抑郁药物更有效,尤其是对特别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可以用来相对迅速的减轻抑郁症状。
(2)心理治疗
对于部分抑郁症患者来说,心理治疗更为有效,心理治疗可以教会患者如何减少抑郁症在,如何应对生活中经常引发抑郁症症状的问题。
(3)综合治疗
对于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和心理治疗一起使用可能最有效。患者首先要使用抗抑郁的药物,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以后,再配合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在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还是要坚持服药。一般来说,抑郁症确证后第一次患病,如果坚持用药五年以上,是可以治愈的。
(4)中医经络疗法
这是一种采用无伤害纳米生物技术治疗失眠抑郁性疾病的产品,它通过特殊材料制成的硅芯片,作用于人体的特殊穴位,产生腧穴经络效应,这种方法促进神经系统恢复平衡,全面调整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纠正人体神经系统网络互联的障碍,促进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正常分泌,从根本上解决失眠,抑郁症的发病基础问题,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5)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也称图书疗法,是指利用阅读书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室,可以根据医生,监护人等观察和患者自述,确定引起精神障碍或行为偏差的原因,然后按照“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提供适当的图书”的原则,给患者安排所需阅读的图书,嘱咐患者按要求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美的享受,从中获取信息,放松心情,排解压力,改变生活态度,以起到治疗的功效。
(6)日记疗法
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把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藏在心里的秘密,不便与人分享的琐碎或不快乐释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也可以探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7)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针对疾病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锻炼手段,或通过增加体育运动量,来进行防病治病的方式,每天适当进行锻炼,可以为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减缓和治疗抑郁症。大量研究表明,每周进行3次20到3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人的抑郁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起到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增进食欲,改善睡眠的作用。而且在活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交际能力,克服社交障碍。
(8)音乐疗法
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不但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还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音乐治疗的重点在于调节情绪,;想想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思维联想,可以改善情绪,激发感情,振奋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抑郁,焦虑,紧张,恐怖等不良心理,提高应激能力。
2、抑郁症有几种类型
(1)单相抑郁症
单相抑郁症是指多次抑郁发作,而无躁狂(含轻躁狂)发作的情况,但一般公认的观点是无论抑郁发作过多少次,仍有可能出现躁狂发作,研究发现,如果连续出现三次或更多次抑郁发作而无躁狂发作,或在仅有的两次抑郁发作之间相隔8年之久无躁狂发作,则以后再出现躁狂的几率很低,此时可确认为单相抑郁症。
(2)双相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是指既有躁狂(含轻躁狂)发作,还有两种状态混合发作的情感性障碍。如果此次发病表现为抑郁发作,则称为双相抑郁症。这类病人的情绪往往会相互转化,给治疗带来困难。因为这两种状态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反,抗抑郁药物会有诱发躁狂的倾向,同样抗躁狂药物有诱发抑郁的可能。
(3)精神病性抑郁症
精神病性抑郁症主要是指办法精神病症状的抑郁发作,比如出现幻觉,妄想,总感觉有人在议论自己,或觉得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以前叫严重抑郁症,往往预后欠佳,治疗方面需要使用针对幻觉妄想的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电休克治疗效果更好。过去此类患者往往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4)激越性抑郁症
机遇下抑郁症作为重度抑郁症的一个亚型。现在一般是指伴随焦虑的抑郁发作,临床特点是抑郁心境的背景下,出现明显的焦虑,烦躁,伴随有妄想和躯体不是,使用抗抑郁药物可加重患者失眠,焦虑不安和自杀观念,需要加用抗焦虑药物和心境稳定药物进行治疗。
(5)迟滞性抑郁症
迟滞性抑郁症患者表现为言语迟缓,思维迟钝,运动减少,动作画满,常独坐于一处,主动活动减少,意志减退,主要从患者外部行为来判断病情,此类患者预后较差。
(6)不典型抑郁症
不典型抑郁症是指重度抑郁发作伴随一系列不典型的抑郁特征,这种不典型特征表现在,患者的心境对实际的活潜在的正性事件可产生积极反应,体重显著增加或食欲显著亢进,贪睡,铅样麻痹(即上下肢有沉重,灌铅样的感觉),以及对人际交往中杯拒绝的敏感长期存在,并导致显著的社交或职业受损。
(7)慢性抑郁症
这是相对于病程较短的抑郁发作而言,直达的是抑郁症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完全缓解,一般指过去两年连续完全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常表现有情绪不稳,心境恶劣,疑心病,思维迟缓,行为被动,社会退缩,焦虑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常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症状缓解不佳,或合并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治疗带来困难所致。
(8)重性抑郁症
重性抑郁症又被称作过重症抑郁,其实指的就是典型抑郁症,常常具有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意志减退等典型表现,病史中无狂躁症的发作史,对抗抑郁药物反应较好。
(9)反应性抑郁症
反应性抑郁症又称心因性抑郁症,心理源性抑郁症,这种抑郁症的发病是由明显的精神创伤引起,比如失恋,失业,失去亲人,下岗等各种不良因素,抑郁症状的内容与精神创伤内容密切相关,一般起病较急,往往易被常人理解,当这些不良刺激太大或持续时间太长,患者会失去自我调节能力而发病。表现的症状也往往和刺激有关,如情绪低沉,叹气自责,食欲减退,意志消沉,较少伴有躯体症状喝精神病症状,治疗也更加强调心理治疗的作用。
3、抑郁症可以怀孕吗
(1)抑郁症可以怀孕吗
抑郁症是否可以怀孕与抑郁症的程度和相关治疗方法相关。轻度、重度的一般抑郁症,并且未服用药物,主要通过心理调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曾经患有抑郁症,经过治疗后,恢复的比较好,在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不错的条件下,是可以怀孕的,怀孕期间要注意生理心理的变化,有不适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重度抑郁症,需要服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等抑郁控制效果更好时,再准备备孕,因为女性怀孕期间最好不要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同时抑郁程度较重的患者,其身体和心理状态都较差,不利于胎儿的健康,所以不建议怀孕。
(2)抑郁症怀孕期间会加重吗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在怀孕期间抑郁症症状是有可能加重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体内激素的变化:怀孕初期,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使孕妇变得更容易焦虑。同时生理上出现呕吐等不适加剧心理压力,情绪容易波动,没有得到适当调节,就有可能加重抑郁。
2.特殊经历:曾经有过流产经历,或者怀孕方式比较艰辛,需要通过服用药物等手段才怀孕的孕妇,在这次怀孕中可能过于担忧胎儿安全而变得精神很脆弱而加重抑郁;怀孕期间遭遇生活重大变故,对自己打击太大而抑郁或者加重抑郁。
3.家族或本人抑郁史:孕妇的家族中或者本人曾患有抑郁症,在怀孕期间体质更为敏感,因为一些刺激,就更容易复发或者加重抑郁症。
(3)抑郁症会影响胎儿健康吗
抑郁症是会对胎儿健康造成影响的。孕妇患有抑郁症,如果情绪波动较大,可能会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腭裂性兔唇;孕妇如果情绪常常不安,这会导致胎动次数比平常多3倍,甚至10倍,胎动次数太多,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过多,其出生时往往会比一般婴儿体重轻1公斤左右;孕妇的情绪如果长期受到压抑,婴儿出生后往往会出现身体功能失调,特别是消化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
(4)抑郁症会遗传胎儿吗
抑郁症可能会遗传给胎儿。研究表明,很多抑郁障碍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患同类疾病的几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其患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5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几率越高。父母抑郁症发病越早,其子女患抑郁症的危险性就越大。
(5)小贴士
抑郁症患者怀孕期间最好避免使用药物,但是避免使用药物不是自己擅自停药,一定要在征得医生同意停药的情况时才可停药,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患者如果因为准备怀孕而自行停药,很大可能会复发抑郁的,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停药后还可能出现自杀自残行为。
轻度未服用药物的抑郁症患者,可以到综合医院心理科或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衡量过怀孕的风险后,再准备备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44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