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郁症和内向的区别
关于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症临床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三个维度活动的降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另外一些患者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为主。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 “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而儿童和少年可以表现为易激惹(如不耐烦、为一点小事发怒)。典型的抑郁心境还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 “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而儿童和少年可以表现为易激惹(如不耐烦、为一点小事发怒)。典型的抑郁心境还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患者本人可能会反馈大脑反应迟钝,或者记忆力、注意力减退,学习或者工作能力下降或者犹豫不决,缺乏动力,什么也不想干,以往可以胜任的工作生活现在感到无法应付;患者不仅开始自我评价降低,有时还会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自己,常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甚至开始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反复纠结与自己一些小的过失,认为自己犯了大错,即将受到惩罚)、反复出现消极观念或者行为。关于内向而内向是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倾向于做事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遵循伦理观念。做事可靠。很少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焦虑、紧张、易怒还有抑郁。睡眠不好。具体表现与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环境诸因素有关。属于中医‘气虚 ’体质。
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4.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5.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三、怎么治疗抑郁症
1.治疗目标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2.治疗原则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4.心理治疗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5.物理治疗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四、怎么预防抑郁症
1、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除了重视自我调节外,还应积极取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争取亲朋好友的帮助,心理负荷较重,自己不易调节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2、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丰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预防抑郁症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意志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3、抑郁症的预防还应自觉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可通过心理卫生课或讲座,通过阅读心理卫生书刊等途径接受心理卫生教育,并把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努力保持心理健康,从而能很好的预防抑郁症。4、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调节包括调整认知结构,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抑郁症的预防还要学会情绪控制,提高适应能力,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写日记、倾诉、运动、转移等。5、做到“三个不”:对今天不生气,对昨天不后悔,对明天不担心。遇到困难时不要生气,不要急。学会减压不生气,保持心理平衡。平时善于处理困扰,遇到压力善于排解,我们无法主宰世界,但是却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每天拥有一份好心情。受气时要学会排解,记住:别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不好治,气之危害大可惧,不气不气真不气。如对上司、同事、配偶和子女不中听的话不要太认真,太敏感,不要生气。不后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故。对过去做错的事不要老是后悔,吸取教训不重犯就可以了;不担心。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困难不要过分担心,走一步是一步。6、要设法睡好觉,只要能睡好觉,就能预防抑郁症。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如有失眠的困扰,要设法解决。
我认为抑郁症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自身压力太大,而且没有找到合理的,有效的发泄方式来释放自己内心的不满。当所有的不开心,所有的压力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超出你心里所承受的范围。就会形成更大的,更负面的影响。在你的心里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你可能就慢慢的就向抑郁症靠近。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重大疾病,但是这些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是随着你平时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面而引起的这种重大疾病。抑郁症也是如此,不是今天你觉得心情不好了,明天你可能就会有抑郁症。而是在你心里慢慢累积的情况。
首先你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在你周末休息的时候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出去聚聚会,逛逛街,聊聊天。或者你喜欢做一些什么事情就可以和朋友一起做。千万不要。让自己单独消磨自己的时间,因为你没有发泄的渠道,这样你的不开心或者你的一些不好的情绪就没有地方发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聚集在一起,他们就慢慢侵蚀了你的思想。
还有你平时的时候可以看一些比较搞笑的段子,关于喜剧方面的文章,相声,小品,综艺或者是喜剧的电影。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他们会影响你的视觉和听觉会给你带来快乐,这样他们就给你带来的一些快乐的因素就会综合一下你内心的不开心的一面。这样你可能因为看喜剧而开心,这样你就可以忘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了。
或者是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发泄方式,一种比较有效的发泄方式。不要让自己内心的压力或者一些负面的情绪一直在心里边蔓延。要把他们释放出来,不要再让他们越聚集越多。其实找到自己的发泄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例如,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你就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想哭你就哭,你想笑你就笑。你不要觉得你哭是丢人的表现,它是一种发泄方式。
当你哭的时候是情绪最放松的时候你。可以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或者比较安静的地方哭出来。这样它会把你心里的压力或者不满都释放出来。不会聚集在一起慢慢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暗笼罩在你情感的上方。不要让它成为你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快乐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
所以其实控制抑郁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要。发泄出自己心里的一些负面的情绪。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阳光。让自己的阳光去照亮身边每一个人。
这个真不好回答你。因为只有患者自己,才能感觉到痛苦,还是快乐?[捂脸][捂脸][抠鼻][抠鼻]
重度抑郁症患者可以感知到快乐的情绪,我们知道快乐是情绪,情绪是二元对立的周期,也就是说你会在快乐跟不快乐之间来回的摆荡!即便在癌症晚期的化疗放疗患者,在大部分时候在跟普通人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重度抑郁症患者并不是因为不快乐,意识疗法的观点是:因为他们跟这个世界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刻,快乐只是头脑里面取悦思维的一种方法跟手段,人们往往把追逐快乐当成疗愈抑郁症的一个主要途径。
头脑会答应给你快乐,而且答应会给你最大的快乐,因为情绪的周期性每次快乐的背后蕴含着未来更大的不快乐。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能体会到的心理现象,当繁华落尽人比烟花寂寞!从生理层面来解读抑郁症是神经递质摄取不平衡所导致的以持续负向情绪为特征的心境障碍。比如说多巴胺就是神经递质的一种,而黑巧克力可以促使多巴胺的分泌,所以有人在吃巧克力或者甜食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快乐,由此可见快乐不过是副产品。
从心理层面解读是因为内心这个世界不可调和的矛盾。重度抑郁症当中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挥之不去的自杀倾向。当一个人不能够在这个现实 社会 里面找到自己的价值,活出自我的时候就会觉得活在地狱当中。没有谁想活在地狱当中,所以自杀至少是摆脱地狱煎熬的一种手段。你内心冲突矛盾,就像是制造负向情绪的永动机,只要这种矛盾跟冲突没有被平复之前,负向情绪会源源不断的袭扰你!
人们都会从情绪入手,试图让自己变得快乐,以为这样抑郁症就会离自己而去,这无疑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意识疗法提到了要觉知情绪下的潜意识中的真实。情绪不过是一种能量,只不过想要穿过你的身体,给你传达一个信号。你只要抓住这个信号才能够找到内心冲突和矛盾的地方在哪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哪里!
情绪为我们自我疗愈提供了一道门缝,通过情绪将潜意识下的真实带到意识层面,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才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即便不是在重度抑郁症状态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时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我就是不开心,但不知道为什么不开心。
意识疗法认为情绪掩盖在潜意识层面下的是思维模式,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那么这种思维模式导致的认知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所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了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而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思维模式是受害者思维模式,往往是因为过去的能够得到没有得到的东西或者本应该达成了没能够达成的东西,它会导致一种匮乏感隐藏在你的潜意识层面。让你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这种受害者思维会泛化在你的生命的各个角落。从而与这个现实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冲突跟矛盾。这种矛盾跟冲突又在生活当中制造障碍,跟各种各样的负向情绪。
时刻间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让自己的心身时刻保持动态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它就会进入你的思维,触发你过去的潜意识层面的思维模式,扭曲你对当下的认知,你就会淹没在情绪的汪洋大海当中,变得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在这种状态下也是矛盾达到了临界点,所以为什么人在极端的情绪之下,会做出极端举动的原因!
只有时刻让自己保持在意识的状态,那么情绪就会将信号传递给你,所以当懊恼,沮丧,后悔,自责,抑郁的情绪轮番上阵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静静的守住自己的内心,有意识的看着这些情绪在你的身上来来去去。不要被这些情绪主宰做出一些无意识的举动,即便是那些高兴的情绪,我们也要予以警惕。在范进中举里的范进见到自己中了举人,高兴的失心疯了。
觉知意味着先知先觉,你能意识到情绪的流转以及它会给你带来的潜在伤害。情绪并不是不好的,只是我们对待情绪的方法不好。所以我们一定在情绪到来的时候啊,学会守住内心,不能让情绪跟思维结合,扭曲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一定要将事情还原为事件,将情绪从事情里面剥离出来的能力,就是觉知的能力。最终才能达到不困于情不惑于心的目的!
重度抑郁症患者会觉得快乐吗?应该是会的。快乐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或者说是一种情绪的外在表现,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心境低落,也是一个核心症状,我们常说抑郁症患者心境低落,其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悲观。
轻度抑郁患者会闷闷不乐,缺乏愉快感,兴趣丧失,做事没有干劲,诉说“心里有压抑感”或“高兴不起来”等;重度抑郁患者可感到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痛不欲生,常诉说“或者没有意思”或“生活没有乐趣”等。
某些患者的抑郁心境会出现晨重夜轻的特点,即其低落情绪早晨较严重、傍晚有所减轻。经常有抑郁症患者来就诊时,低头呆坐、沉默寡言,眉头紧锁、眼神忧伤、面色憔悴,因内心痛苦而哭泣,看到高兴的事情也难露笑容;但少数患者会压抑内心痛苦,谈话时面带微笑,表现为“微笑性抑郁”。也就是说,即便是重度抑郁症患者,也会感到快乐的,只不过是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悲观痛苦的,但是偶尔会有快乐的体验,有可能稍纵即逝。
并不是每个抑郁症患者完全都体验不到快乐,毕竟人是一种 情感 动物,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而快乐是和悲观对立面的,所以重度抑郁症患者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悲观的,都是不快乐的,但是有很少的时间其实是可能感到快乐的,当然了,重度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尽早去接受专业的治疗。
你好,谢谢你的邀请!
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相信也有很多人会有这个疑问,抑郁症患者特别是重度抑郁症患者真的不快乐吗?是,是真的不快乐!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而且一定要防止反复复发,首次治疗很重要。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是人的基本情绪,不好的情绪占了三个,所以人们特别容易受不好的情绪影响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想快乐的事情,放平心态,用我们的喜悦、乐观、高兴减少悲观、苦恼、伤心的坏情绪,正确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和挫折,快乐度过每一天,减少抑郁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勇敢的走出来,你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努力是一定可以成功的!
我是心理咨询师苗保平,很乐意与大家交流!
精神心理科医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重度抑郁症患者可以感受快乐!
抑郁症是有轻重度之分,一般分为轻、中、重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管轻度也好,重度也好,大部分病人还是知道自己是有抑郁症这种病的,只是一时半刻自己调整不过来,当然极严重的程度是不思考任何问题,甚至寻死的念头都有。
这种病是不是无时无刻都是这么难受?答案是不是的,其实好多病人就算有抑郁症,还在坚持工作的。从行为上看,他们大部分还是可以完成工作的,也许会比别人累一些。归根是因为这个病有其特点,你越是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的问题;还有就是有人的时候表现还不是很明显,而一个人就会感觉更加严重;白天会好一些,夜深人静时又会严重些;不受刺激好一些,受得刺激心里敏感性就会增加。对应的说法应该是分散注意力对抑郁病人调节是有作用的。
这病还受体内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情绪也有所波动。也就是说抑郁症病人不会每天24小时,每时每秒都处于抑郁的状态,一年四季也不会说每个时刻都处于抑郁状态。当然季节性也是有的,春秋季节会发病更多或者复发更多一些。
所以我们说的抑郁症也好双相 情感 障碍也好,都是间歇性的精神障碍,间歇期是正常的。笔者其中一个病人本身的话语是这样说的“不发病的时候是一个好人,发病了就是个××”,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不管轻、中、重度的抑郁症,都是有间歇期的。在间歇期,抑郁症病人是可以很正常的交往和工作、生活的。所以是可以感受到快乐的!当然并不是因为有间歇期就不去治疗,正因为有间歇期更应该引起重视,否则病情反反复复,造成病程迁延或者因为一时想不开出现自伤自杀的悲剧!
望有帮助!
怎么会?如果快乐!情绪好了,那就不是抑郁了!
是有快乐的时刻的,就算是抑郁症,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处在抑郁的状态中。
抑郁症患者只会感到痛苦,不会感到快乐,杨贵妃来陪你玩,你也不会感到丝毫快乐。
快乐的人不会抑郁,没经历过的不会知道抑郁是什么感觉,因为抑郁的感受,没有语言能表达。生不如死。
不说、不传、不听、不看、不想、疫青没有了没了没了没了!巳经没有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36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