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①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妊娠、分娩、育婴和孕产妇疾病知识,减轻孕产妇对妊娠、分娩和育婴的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属的支持帮助;
②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如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过度从否定、悲观、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
③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引导患者采用积极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不良的行为模式,如冲动盲目、不顾后果,孤僻离群、独处索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社会交往等;
④调整婚姻家庭中不利的心理因素,提供危机干预;
⑤产妇自己做好生活方式调适和心理调适,配偶和家人要多给予理解、关心和支持,共同采取积极的应对模式,尽量避免和减低不良应激的影响,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致病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在孕期或产后期间发生的影响事件会很容易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例如:婚姻问题、怀孕期间的抑郁、焦虑、缺乏福利保障;怀孕期间的生活压力或负面事件的发生,如家属死亡、亲戚远离、搬到新地方、曾经历产后抑郁症或心绪混乱,研究显示, 1/3有抑郁症病史的妇女会在产后时期重患。分娩时的创伤经历、出院较早或有经前综合症的病史等等。除了这些影响事件,作为新妈妈,角色的转换也会给刚生育后的妇女造成很大压力。对于新妈妈来说, 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和兴奋。没有哪个新妈妈能完全兼顾繁重的工作和照顾婴儿。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常充满兴奋,但接下来可能是失望,然后便是感觉到无法胜任作为母亲必须完成的挑战。
除此之外,女性身体激素的水平也会对产后抑郁造成影响: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分娩后,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在72小时内迅速达到以前水平。一些研究显示,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
在内分泌方面,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产后抑郁症在遗传学方面,也有所研究发现。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有研究文献报道,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三、产后抑郁症有哪些日常预防措施
1、产后忧郁可自愈:如果你只是产后忧郁,让自己的心绪放松,等待着身体对激素水平变化的重新适应。
2、创造健康的产后恢复环境:当你从医院回家时,要限制人来看你。关掉你的电话,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
3、清淡而营养的产后饮食:吃营养丰富而又清淡的食物,享受被亲人照顾的亲情,感谢一餐一饭的营养和爱心。
4、适度运动快乐心情:做适量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这不仅能够转移注意力,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宝贝或者烦心的事情上,更是可以使体内自动产生快乐元素,使妈咪的心情从内而外地快乐起来。
5、珍惜每一个睡眠机会:妈咪要学会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睡个觉。当宝贝安然入睡时,妈咪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紧时间睡睡,哪怕是闭目养神呢。这时候千万要记住关掉你的电话,不要让它惊扰了妈咪宝贝的好觉。
6、帮助与寻求帮助;一方面,新妈咪的家人不要只顾沉浸在增添新宝贝的快乐中而忽略了新妈咪的心理变化。要多陪新妈咪说说话,及时告诉她育儿的经验,避免手足无措,紧张慌张。另一方面,新妈咪自己要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7、自我心理调适:有了宝贝后,妈咪的价值观会有所改变,对自己、对丈夫、对宝贝的期望值也会更接近实际,甚至对生活的看法也会变得更加实际,坦然接受这一切有益于帮助妈咪摆脱消极情绪。
四、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及心理调节方法
1、在分娩前要了解分娩知识,建立信心:积极参加孕妇学校的课程,了解分娩知识和分娩过程,是产妇认识到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对所要经历的痛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帮助产妇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分娩,消除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2、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在旁陪伴和指导:给予安慰和鼓励,教会其如何在阵痛间隙中运用放松的技巧,消除其无助感,增强分娩的信息。允许家属陪伴,给予关怀和照顾,减轻孤独感,缓解紧张心理。此外患者还需要及时补充易消化的食物和水分,减少产程中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对剖宫产的产妇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
3、产后给予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当限制亲友的探视,护理工作尽量集中,提高效率,使产妇有充足的休息。给予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使产妇尽快恢复体力。另外,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们的想法与感受,给予福利,帮助其获得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向她们说明保持心情愉快可促进乳汁的分泌,教会产妇和家属护理婴儿的一般知识和技巧,激发她们积极的心理反应。对分娩时经受了异常痛苦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这样才能让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效降低。
4、产前宣教:对产妇的丈夫、公婆、父母等家庭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做好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沟通,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关心产妇的心理感受,对刺激产妇情绪的敏感问题应尽力避免。如有围生期抑郁史,产妇情绪抑郁较重,婴儿易激惹时,要给予足够重视,及时识别心理问题,以免延误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我是通过家人多理解和关心,慢慢的走出来的。
产后抑郁症是精神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想要走出产后抑郁症,可以通过采取心理调节、药物调节以及物理治疗等方法。
1.心理调节:可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认识并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缓解情感压力,从而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应对能力。同时家属应多关注产妇心理健康状态,多与其沟通交流。
2.药物调节:可以遵医嘱使用反苯环丙胺、异卡波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以使用丙米嗪、马普替林、阿米替林以及多塞平等抗抑郁的药物;此外,曲唑酮、阿立哌唑、阿戈美拉汀等药物对于产后抑郁症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物理治疗:必要时也可以使用一些物理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比较常用的有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电抽搐治疗以及深部脑刺激等。
综上所述,建议家人及时带产妇去医院就诊,明确病情,严格遵医嘱来进行治疗。
女性在产后因为宝宝的到来导致女性在产后需要照顾宝宝,可能是因为宝妈是新手,导致宝妈在产后不能很好的照顾宝宝,所以宝妈就以为自己照顾不好宝宝,就会打击宝妈的信心,产后的宝妈压力太大,就有抑郁,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产后抑郁治得好吗?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产后的宝妈有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每一个产后有抑郁症的宝妈都需要从最根本上解决问题,产后的宝妈有抑郁的原因是什么?预防措施又是什么?1.如果怀孕之后情绪波动比较大,在生宝宝的时候紧张,生完之后坐月子比较劳累,带宝宝的时候比较烦躁,各种心情上的波动和压力,都会造成产妇出现抑郁症的。所以在怀孕到生宝宝的阶段内,女性都要放松心情,家人也可以多些鼓励和陪伴,这样孕妇的心情就会好转不少的。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指导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指导工作,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辅导产妇家属共同做好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工作,对以往有精神抑郁史,或出现有情绪忧郁的产妇要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产后忧郁症的发生。
家庭成员都要尊重和关心产妇,对产妇心理变化要多安抚,生活上多照顾;特别是丈夫的体贴、关爱,对预防产后忧郁症极其重要。切忌只顾孩子,把产妇晾在一边无人过问。
产后抑郁治得好吗
产后抑郁症于产后6周内发生,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产后抑郁症的调理方法有产后给予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当限制亲友的探视,护理工作尽量集中,提高效率,使产妇有充足的休息。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使产妇尽快恢复体力。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们的想法与感受,给予鼓励,帮助其获得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向她们说明保持心情愉快可促进乳汁的分泌,教会产妇和家属护理婴儿的一般知识和技巧,激发她们积极的心理反应。对分娩经受了异常痛苦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
产后抑郁症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控制抑郁症的发展,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患者非常的痛苦,抑郁症不仅会对产妇带来伤害,对宝宝及家人都会造成伤害,如果不治疗产妇的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僻偏执,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28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