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临,有市民渐觉自己情绪变得低落、心情也多愁善感起来,秋风秋雨时节,许多人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悲秋”症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句名诗更是为秋天添了一丝悲伤气息。
气象专家表示,初秋时节,秋风秋雨、凉意袭人,刚从炎夏走过的人们对这种天气一时还适应不了,此时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加上入秋之后,日照时间缩短,人体生物钟一时难适应,这些都容易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引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对于一些心思细腻敏感的人,在秋风起秋雨落的季节,面对“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的情境,心中更是容易触发凄凉、孤独之感,这也就是俗话中“伤春悲秋”中的“悲秋”。
唐代诗人刘兼的一句“闲庭欹枕正悲秋”,让很多古代文人将悲秋看做一种风雅之事。可是按照现代医学来解释,与其说这种“伤春悲秋”是一种文人情结,不如说是季节性抑郁的心理问题表现。
心理学家认为,“悲秋”是特定季节中人体正常的身心反应,表面上看,是萧瑟秋风、凋零万木的肃杀景物、阴霾冷湿的天气,让人触生凄凉、郁闷、悲哀、忧虑等负面情感,事实上根源在于人体自我调节速度与季节变化相比总是稍微慢半拍。
重阳节正好是周末,许多市民打算带着一家老小找个高山或高塔去登高,取其步步登高之意之外,也可以放松一下为工作和生活而紧张的心情,到时山上热闹的登高队伍,更可以帮助缓解秋天的悲伤情绪。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当时诗人病卧夔州,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诗的名句为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编辑本段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编辑本段句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 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时称之为“醪”。
编辑本段评解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养生导读 :进入,不少会出现心情低落的状况,有些人看着落叶就会流泪。这是“悲秋”的表现,悲秋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那么呢?下面教你11招,有效帮助远离抑郁症!
悲秋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为什么秋季里有些人容易伤感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有时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
愁秋、悲秋或苦秋,在一定程度上与老人生物节律紊乱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的机体在经历了酷暑的煎熬进入秋凉之后,正处于生理性休整阶段,一般人都有疲倦困顿、昏昏欲睡的“秋乏”现象,需要通过增加睡眠来积极调整和协调身心。而老年人却因生物节律紊乱,无法更多地睡眠,以致产生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抑郁寡欢等症状。
中秋前后特别是深秋时节,气温骤升骤降。为适应外界温差的剧变,人们可通过“行为调节温度”(如增减衣服等)手段来调节。因神经系统功能的衰退,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灵敏度不高,使其往往来不及采取“行为调节温度”手段,从而影响到老年人身心的协调,使其难以的精神状态。此外,老年人更易受秋燥的影响,对外界不良 *** 的抵抗力、耐受性下降,心境不宁,生出悲愁情绪。
?
1、保持乐观情绪
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切莫“秋雨晴时泪不晴”地自寻烦恼。秋天,乃“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大好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大可不必自寻烦恼,失意伤感地“悲秋”。
2、适当光照
加强日照和光照是快乐起来的第一要领。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阳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线,可以减少秋季抑郁症人的自杀念头。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应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从而消除。
3、多补充B族维生素
专家认为,在选择主食时,相比精白米面,选择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更多的玄米、胚芽米或全麦面包会更好。在菜肴的选择方面,专家表示,富含蛋白质的鱼类是很不错的选择。蛋白质丰富的竹荚鱼、鲭鱼、沙丁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秋刀鱼中含有丰富的EPA,沙丁鱼中有丰富的DHA,这些成分已经被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证实对于治疗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作用。
4、亲近自然
如果觉得心情压抑,就多出去看看大自然的景色,感受丰收的喜悦,多晒晒太阳,心情自然会好起来。
5、登山扩胸襟
是抵抗秋季抑郁症最有趣的办法。中医早就认识到,登山是治疗秋季抑郁症之良方。我国历来的九九重阳登高的习惯就是给秋季抑郁症打了一剂预防针。
6、多做
专家提醒,由于可以提升自尊、增强自控感和提高大脑欣快激素内啡肽,秋季经常的人出现抑郁症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因此进行锻炼是预防和的有效方法。
7、饮食滋养好心情?
早餐一定要吃,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不但无精打采而且意志力也较薄弱。
8、多交流,及时宣泄情绪
加强与亲友的交流沟通,一旦有消极情绪时即可通过与亲友的交流而适时得到宣泄,以免将不良情绪郁结在心,日久诱发抑郁。除了多交朋友、多交流,还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如音乐、绘画、养花等,让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怡情养性。
9、少在室内排解不良情绪
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或极少参加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患上秋季抑郁症。建议人们,如果感到情绪不佳,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多抽时间外出走走,或者进行适当的,或者找朋友聊天,心理的抑郁情绪。如果心理郁结实在无法排遣,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听听专业的指导。
10、听音乐
音乐是心灵的良药,多听一些欢快、喜庆的音乐会让心情好起来。专家特别提醒道,人在抑郁时特别爱听忧伤的音乐,但这会让心情越来越糟。
11、看颜色
秋季肃杀气较重,多穿颜色鲜亮的衣服,多看鲜亮的颜色,也会让心情变得明朗起来。
此外,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以增长见闻,促进,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这是松弛神经、预防抑郁症的良方。
【老人如悲秋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23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