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斯伯格综合征有哪些特点
1.人际交往困难
患者愿意与人交往,喜欢与同伴玩耍,但是缺乏交往技巧,不理解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表达的信息,采用的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因此难以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发展友谊,不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常被同伴孤立。与孤独症患儿的表现区别在于孤独症患者是退缩的,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人不感兴趣,不主动与同伴建立联系,但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经常渴望甚至尽力想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却缺乏技能做到这一点。
2.语言交流困难
尽管患者的语言发育正常、表达流畅,但是使用语言来进行沟通的能力差,在交谈过程中察言观色的能力差,不关注对方的反应,不管对方对所谈内容是否感兴趣,也不顾忌别人的感受。交谈中使用较多的书面语言,咬文嚼字,给人以古板、生硬、夸张的感觉。对于对方的谈话,患者只能理解简短、清晰明了的语句,难以领会幽默、隐喻、双关意义的语句。
3.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兴趣爱好局限特殊
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表现为固执地保持日常活动的程序,如上学必须走相同的路线,若当天的课程有变动、交通堵塞耽误了时间等均会使患者感到烦躁。也有的患者每天吃同样的饭菜,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解大小便,定时上床睡觉,只用同样的被子和枕头,入睡时必须将一个手帕盖住眼睛等。一旦这些行为活动程序被改变,患者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患者常常有某些特殊的爱好和收藏,如记忆火车时刻表、彩票获奖者、名山或大厦的高度、收藏电话卡,显得比较怪癖。应当鼓励和利用患者的这些兴趣爱好,让他们成年后从事相关的职业或研究。
4.笨拙的运动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诊断依据外,还有一个症状作为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相关表现而非诊断依据,即运动发育延迟和运动笨拙。阿斯柏格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有运动技能发展落后的个人史,如比同龄人更晚学会骑自行车、接球、开罐头等。通常他们是不灵活,步态僵化、姿势古怪、操作技能差,在视觉-运动协调能力方面有显著缺陷。
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总体治疗目标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总体治疗目标是管理患者的不良症状,教育训练其获得与年龄相符的社交、交流和职业技能,以弥补阿斯伯格患者发育过程中未曾自然获得的技能;同时通过对患者多方面评估,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理想的治疗着重于阿斯伯格综合征核心症状的改善,包括改善交流技能或刻板的行为模式。越早治疗,总体预后越好。针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包括:
(1)社交技能训练是增强人际交流最有效的方式。
(2)认知行为训练可以增强对疾病相关的焦虑和爆发性情绪的压力管理,减少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
(3)药物治疗,对于存在的共病如重症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进行相应治疗
(4)职业治疗或物理治疗改善感觉整合障碍和运动协调障碍。
(5)社交干预,着重语言治疗,促进患者进行正常的对话交流。
(6)对家长进行训练和支持,尤其是在家中经常使用的行为技巧。
2.药物治疗
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治疗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核心症状。尽管如此,针对阿斯伯格综合征共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药物治疗联合行为干预和环境适应可以有效改善焦虑障碍、重症抑郁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激越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和奥氮平可以减少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利培酮可以减少重复、刻板和自伤行为、突然爆发的激越和冲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氟伏沙明和舍曲林对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治疗有效。
三、阿斯伯格综合症如何预防
自我支持
尽管阿思伯格综合征患者具有强烈的交友意愿和希望拥有更积极的社会生活,但他们却通常自我描述为孤独者,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积极的团体活动来促进他们的社会联系(如教堂社区,兴趣取乐部和自我支持组织),近来的经验研究显示阿思伯格综合征患者乐于与其他具同样问题的患者交流,并可以通过某项活动或分享兴趣来建立关系。
适应能力
在任何干预计划中,使患者在各方面拥有足够的能力应优先考虑,AS患者的刻板特性可以被用于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及提高其个人与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训练方法应严格遵循上述指导方针,在不同的,自然的环境中常规地进行,以使技能获得最大的泛化。
不适应性行为
通常以口头指令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教会他们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解决经常发生的,麻烦的问题(如新奇的,强烈的社交要求或在这方面的挫折),这方面的训练对使患者认识问题的发生及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社交及交流技能
这方面的技能可能最好由对语用学有兴趣的社交学专家来对患者进行训练,但如果社会训练机构能够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机会接触训练人员和练习特殊技能,也可选则在其中接受训练,
四、阿斯伯格综合症如何诊断
阿斯伯格综合征(被称为"阿斯伯格紊乱")在DSM-IV中的定义(APA1994):
1.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表现出至少以下两种情况才能定性地判断:
(1)在使用一些非言语性的行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上有显著的缺损,如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手势。
(2)不能建立与其年龄相称的适当的伙伴关系。
(3)缺乏自发地寻找其他人分享快乐喜好或成功的欲望。
(4)缺少交际性和情感性的互惠行为。
2.在行为喜好和活动方面固执地坚持重复和不变的模式,表现出至少以下一种情况:
(1)总是处于一种或以上不变、有限的兴趣模式中,而其强烈程度和兴趣集中的地方都不正常。
(2)显著、顽固地坚持一些特殊、无意义的程序和仪式。
(3)重复不变地维持一些自己形成的特殊习惯。
(4)长时间地注意物体的一部分。
3.上述障碍严重损害了儿童在社会交往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
4.在语言发育上没有明显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全面迟滞(比如在两岁以前会讲单个词、三岁以前懂得使用交谈性的短语)。
5.在认知能力的发育自理能力、适应行为(社交方面的除外)和儿童时期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等方面的发育不存在明显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迟滞。
6.不符合其他明确的广泛性发育迟滞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表现行为]
01.社交困难
阿斯伯格孩子在社交方面的障碍是缺乏与同伴互动往来的能力。比如:同伴邀约一起参与活动时,孩子可能会没有意愿参与互动,也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无法调整自己的行为来符合当下的社会情境,所以也不容易与人发展良好的社交关系。
02.沟通困难
阿斯伯格孩子可能会缺乏面部表情,不容易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或面部表情看起来不自然。此外,讲话时会特别的“礼貌、客套”,彷佛像是一个小大人,也容易把他人的玩笑话当真,不懂得分别他人是否是在和他开玩笑。
03.固执或狭窄的兴趣
阿斯伯格对社会想像力具有一定的障碍,很难理解别人的感受,也无法想像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他们专注在自己所热爱的特定事物中,非常的坚持自我,也喜欢照着自己的计划走,且讨厌变化。并且他们的兴趣爱好往往还很高级,有较强的实用性,比如:他们常常会喜欢天文地理、自然科学、军事武器、机械、地图、认字等。
04.高功能自闭症与阿斯伯格是一回事吗?
根据查阅过国内外文献,以及诸多阿斯友人的阐述,普遍认为:高功能自闭症 (HFA) 和阿斯伯格综合征 (AS)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又有着很多差别。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Volkmar和澳洲的Tony attwood (《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的作者) 也坚持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存在的,与高功能自闭症是有区别的。
一般而言,阿斯伯格症儿章和自闭症儿章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因此,有些阿斯伯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其和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阿斯伯格综合征与自闭症孩子的区别很细微,需要认真仔细的观察。
05.阿斯伯格有办法治疗吗?
阿斯伯格在一些影视剧中是被“神话”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许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有阿斯伯格。关于阿斯伯格的治疗,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博士静进医生曾分享过:目前对阿斯伯格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能寄希望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宽容接纳这类孩子,即便采取干预介入,也是以改善他们的社交技巧,控制情绪问题,提高运动能力,防治继发性行为问题为目的:如有明显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则适合药物治疗。
资料表明,阿斯伯格孩子青春期后容易合并更多的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家长关注和帮助阿斯伯格孩子平稳渡过青春期就显得特别重要,可浏览和学习相关家庭指导专业网站提供的资讯与视频。
06.阿斯伯格这一生都是完美主义吗?
生活中有很多人追求完美,更别提对事物非常专注和投入的阿斯伯格人士了,他们追求完美和细节,有时候给周围的竞争对手不少压力。但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一辈子都容易陷入对错误的关注无法自拔,固执地想去纠正不规则的事情,以及对完美主义的本质渴望。这些倾向导致他们总是害怕犯错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某些阿斯伯格孩子除非有把握能够完美地实现成功,否则绝不会轻易开始一项活动。
避免犯错误的心态显示,阿斯伯格孩子盲目追求正确性,而不考虑速度和效率,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限时测验中的表现,而且容易被认为有学究型的思考模式。而创意型的成年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如作曲家、工程师和建筑师等,往往无法面对自己作品的任何误差。
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比较难发现的儿童行为类型,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里面比较高级的类型,一般四到七岁左右才会被发现!!!
这类孩子特别容易被误诊为多动症、情绪障碍等。?
曾有这样一位男孩,他被老师投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做作业拖拉,并且不太合群,经常容易发脾气。
而且孩子在学校好像有幻觉--上课的时候会听见奇怪的声音,然后他就哭了。
经过医院详细的诊查,这个孩子有感觉统合失调,他对某个声音比较敏感,但又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诊查中,医生发现,男孩一旦喜欢某个话题,就会喋喋不休,一直在重复交流这个话题。如果医生把话题转移,他就会不高兴,甚至不管别人愿意,又会谈到原来的话题,不太会察言观色。
在与家人交流中,医生得知这个孩子有时显得很幼稚,爱像三、四岁的孩子那样玩游戏,不太像同龄七岁孩子的心智。
阿斯伯格的孩子表现为聪明奇怪,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交往不当,还有一点是这个心智能力缺失。?
? ? ?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医院认知心理门诊就陆续诊断阿斯伯格征十几例。就诊原因各不同,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情绪差、易发脾气,有不合群、与老师对抗……但都有上述社交方面的核心困难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沟通方式。
? ? ? ?
对于这类孩子,干预有三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要理解和容忍他们的行为特点,他们是具有特殊社交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孩子,常规的规矩道理很难让他们妥协,他们甚至会很强硬的去辩解。我们要理解他们的一些行为特点和注意力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逐渐进行引导。
第二个原则是要把他们的问题行为进行引导和纠正。因为他们管理不了自己的情绪行为,有时他们是想和人交往,但方式不当,可能就会通过错误的行为来表达。因此要通过行为引导和矫正来改善他们的不良行为。
第三个原则就是培养他们一个兴趣爱好,成为一个特长。这一类孩子,很可能有某方面天分。我们如何让他们的天分和爱好,在社会大众的理解和规则下,在合适的场合进行一个合适的表达,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 ? ?
矫正的重点
对于阿斯伯格孩子,我们矫正的重点就是规范他们的行为规则,引导一个良好的社交沟通,学习一些基本的心智解读能力,学习自我控制组织能力,改善运动协调能力,使儿童整体学习生活功能得以改善。 因此,科学的引导,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的整体的功能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阿斯伯格征,如沙盘治疗、小组社交行为治疗、情景感觉统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等。经过系统的治疗,儿童都得到较好的改善!
阿斯伯格综合征, 也称阿斯伯格症、亚斯伯格症 ,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是孤独症谱系中综合能力较高的一类。
它有着和 孤独症 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目前 病因 不明,但研究显示遗传基因、生物化学、过滤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环境问题,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症的病因,患阿斯伯格症的概率为0.07%,即平均每一万名新生儿,约有七名患儿。
评估人员通过 测试或会谈 的方式收集孩子早期发育的具体信息,以及了解孩子在孤独症相关领域里的强项和弱项,包括孩子的社交互动及沟通技能,以及异常兴趣爱好和行为,并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来决定孩子是否符合阿斯伯格症的诊断。这个诊断标准就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要达到阿斯伯格的DSM-5标准,孩子 必须在社会沟通和互动中有明显困难,同时存在受限的重复性行为。
在 社交领域 ,必须符合以下 全部3种 症状:
(1)社交时缺乏互惠性,例如在与他人互动或交谈或分享自己的感受时缺乏互惠性;
(2)非语言交流存在困难,例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手势;
(3)难以发展符合自己年龄的社会关系。
在 重复刻板行为 方面,必须至少符合以下4种症状中的 至少2种 :
(1)重复或异常的肢体动作、使用物体或语言;
(2)对一致性和熟悉的流程异常坚持;
(3)兴趣过于狭窄、过于激烈和(或)反常;
(4)对感觉刺激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一、亚斯伯格症是什么?
亚斯伯格症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俗称,又有阿斯伯格症、亚式保加症等不同译法。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受多基因遗传和少量环境因素的影响。患者自出生后发现疾病特征以来终身患有该病。其主要症状是患者存在社会障碍、僵化或重复的行为/动作/兴趣,但智商在正常范围内或高于正常水平。此外,还有常见的症状,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感觉过敏或过钝。
二、亚斯伯格症的各个特征在生活中有什么具体表现?
1、社会障碍:患者难以理解对方面部表情和手势的含义,表现为患者无视沟通对象的暗示,患者需要明确口头表达内容;患者不理解语言中的笑话、讽刺等隐含信息,只从字面意义理解文本内容;在多人交流中,患者无法抓住正确的发言时间,或突然说不适合场合或气氛;部分患者在交流中难以面对,避免或停留在眼睛外。
2、僵化或重复的行为/动作/兴趣:重复摇晃身体、拍手、跳跃、踱步等毫无意义的动作,或机械地重复一些单词,模仿人物的台词或声音;对某一狭窄领域有强烈兴趣的亚斯伯格症患者,如对恐龙感兴趣的亚斯伯格症患者,可以记住数百种恐龙的拉丁语学名、颜色、平均身长和体重,谈论感兴趣的话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他人很难打断他;我喜欢按计划行事。计划被打断后,我感到焦虑;我喜欢以特定的方式或位置放置物品。被移动后,反应异常。
3、感觉过敏或过钝:在嘈杂的声音(如十字路口、歌舞厅、人群聚会、地铁站、雷雨天气、新年鞭炮);可以清楚地听到旧电视或KTV的高频电流声,所以不愿意打开电视或参加一些聚会;不想去购物中心、歌舞厅等明亮或耀眼的场合;极端挑食,只吃少量食物,因牙刷刺激呕吐,不想洗澡,衣服对材料挑剔,或必须剪掉与皮肤接触的标志;冷热感觉迟钝,夏天穿棉夹克,冬天穿短袖。
4、语言障碍:说话晚,三岁以后说话不清楚,或者紧张时很难连贯传达自己的意思;一些亚斯伯格症患者语言发育正常。运动障碍:走路容易摔跤;精细动作困难,比如成年后学会系鞋带或者纽扣;容易翻玻璃器皿;手脚不协调,很难完成跳绳、骑自行车等任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13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