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躁狂症的自测方法,,躁狂症的家庭护理原则_

中医世家 2023-07-04 06:37:11

一、躁狂症应该如何自测

1、核心症状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2、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夸大妄想)。

3、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管闲事,要干大事,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绿(意志行为增强)。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不知疲倦。做事有头无尾,易被周围发生的事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对结局过于乐观、行为草率、不顾后果。好花钱,追求享乐,随意挥霍。易与周围发生冲突,产生冲动行为。性欲增强、性行为轻率。

4、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没有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疾病无自知力。

5、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即情绪、内心体验、意志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严重时可表现出不协调症状,言语凌乱、行为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二、躁狂症的家庭护理原则是什么

1、家庭环境要求

兴奋躁动的病人,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无规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房间的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蓝色为好,房间布置也以简单、清雅为好。在患者发病这段期间内,家中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会等。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激烈快的乐曲,以免引起病人兴奋。

2、如何与兴奋躁动病人接触

在与躁动病人接触、交谈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耐心;对话多的病人尽量不要与病人过多的交谈或争论,更不能因病人有夸大言语而讽刺、嘲笑他。病人话特别多时,可采用引导、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若病人与客人一直说个不停时,家人可在言语中提醒他时间不早了,该休息或吃饭了,或说客人还有其他工作,改天在谈等等,这样病人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的。

3、如何做好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病人的护理

对待这类病人,家属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病人,因躁狂病人大多表现为好关闲事,好打抱不平,小题大做,平时看不惯的事情此时更看不惯,非要周围或家人按他的意愿办,尽量满足他的相对合理的要求,以免引起冲动、伤人行为。另一方面尽量不让病人外出,因病人在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喜欢表现自己,兴奋程度就越高,对病情更不利。同时因兴奋症状常引起外人围观,易导致打人或被人打等伤害事故。所以在做好防范的同时还要积极与医生联系,加速治疗,尽量缩短病人的兴奋期,加强药物治疗,延长患者的日、夜睡眠时间,必要时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另外,有些躁狂病人,有些性欲亢进,常出现追逐异性、裸体等情况,对此,家属必须看管好。女病人外出时也易被坏人拐骗,所以有明显性色彩的病人最好不要让其外出,尤其不能单独外出,无法限制时最好送往医院治疗。注意一点,病人的冲动行为是病态的表现,家属决不能采用打骂、捆绑、体罚的方法来制约病人,否则不但无助于控制病情,反而会家中病人的躁动症状,增加敌对情绪。

4、如何做好兴奋、躁动病人的生活护理

兴奋、躁动病人常因“忙忙碌碌”而“废寝忘食”,饥饿过度时又会出现暴食暴饮,不注意饮食卫生,所以尤其要做好病人的饮食护理,督促病人按时进餐。用餐时最好让其单独用餐,以免因多说话精神不集中而影响进餐。若病人不肯按时进餐,可以将作好的饭菜送至正在忙碌的地方,病人常会自行进食。这段时间因病人体力消耗大,说话滔滔不绝,可造成口干舌燥,极度兴奋时还会发生脱水,因而饮食量一般要比平时多,注意鼓励多饮水。在个人卫生方面,如协助洗漱、洗澡、洗头等,督促更洗衣服,保持床铺干净,女病人月经期应协助护理。

5、娱乐活动

对一般兴奋性较高的病人,不必限制其活动,如在家里搞清洁卫生、整理内务、洗衣服、种花、种菜等,使病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一定的宣泄和消耗,并在药物的配合下,增加睡眠时间。另外,也可根据病人的爱好,引导做一些文娱活动,如下棋、绘画、书法、唱歌。

躁狂症的家庭护理原则都有哪些?看完上面的文章之后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大家的家人或者朋友出现躁狂症的症状,大家不妨试试上面的护理原则哦。相信对于躁狂症患者的治疗会有着很大帮助的。

三、躁狂症会引来的各种危害

1、引发哮喘、心血管病及偏头痛

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狂躁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另外,躁狂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狂躁性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也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更为多见。

2、出现自杀行为

在自杀患者中,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观念,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是自杀死亡的。狂躁型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类型,仍然有自杀的行为出现。

3、诱发其他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衰等疾病,被证实躁狂症患病率都比普通人群高。

早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处理我们的情绪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才能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要为自己选择一种适当排解各种压力的办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身体更健康。

四、躁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治疗原则

①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

②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改善治疗依从性;

③长期治疗,躁狂发作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

④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

2、药物治疗

①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发作,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其他药物;

②及时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出现意外;

③躁狂状态首选一种心境稳定剂治疗,根基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联合另一种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

④心境稳定剂常用的有碳酸锂和抗抽搐剂两类,抗抽搐剂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⑤抗精神病药主要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

⑥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安定等)。

3、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供危机干预,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以提高治疗疗效,提高社会适应性及改善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躁狂症的治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躁狂症是-种以情感波动呈病态的过分高涨为基本表现的精神失常,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精神运动兴奋等症状为特征。为了更好的治疗躁狂症患者,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希望患者家属能多多了解。
躁狂症的治疗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
也是躁狂症治疗注意事项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尤其是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无规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并且,狂躁症患者的房间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蓝色为好,房间布置也以简单、清雅为好。
2、饮食调理。
因为躁狂症患者常常因“忙忙碌碌”而“废寝忘食”,饥饿过度时又会出现暴食暴饮,不注意饮食卫生,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极为不利。因此,专家建议,躁狂症患者用餐时最好让其单独用餐,以免因多说话精神不集中而影响进餐,并且要鼓励他多饮水,以免说话过多导致口干甚至脱水。
3、预防意外。
一方面要避免激惹患者,另一方面尽量不让患者外出。还要注意对患者的冲动行为,家属决不能采用打骂、捆绑、体罚的方法来制约病人,否则不但无助于控制病情,反而会加重病人的躁动症状,增加敌对情绪。
4、特别注意的方面。
在躁狂症患者发病这段期间内,家中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会等。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激烈快的乐曲。
温馨提示:以上介绍的关于躁狂症的治疗注意事项,相信患者家属朋友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在生活中,要多了解一些躁狂症的治疗相关知识,在病人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应对。

躁狂症的治疗患有躁狂症应该怎么办?



躁狂症是精神疾病中的常见病。一旦疾病爆发,患者就无法控制自己。可想而知,躁狂症的危害是可怕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躁狂症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那么如何预防躁狂症呢?有躁狂症怎么办?

躁狂患者偶尔会做出疯狂的事情,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那么躁狂症有哪些治疗方法呢?请看下面的答案。

有躁狂症怎么办?

1.保持积极的态度。

躁狂患者通常心胸狭窄,尽管他们表面上似乎什么都不在乎。但是,他们一旦遇到一点点不满,马上就会暴跳如雷,大发雷霆。所以,为了康复,患者要打开思路,保持积极的心态。

2.提高人格修养。

躁狂症患者要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因为躁狂症的发作通常是自己无法控制的,这和自己平时的品质习惯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病人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提升自己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品质,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一个稳定平和的状态。

3.专心做事

专心做事是躁狂患者自我治疗的常用方式。有这种病的人,做事一般都是心不在焉的。毛毛很狂躁,显然在做这件事,但他的心已经去想另一件事了。

结果这件事做不好,只会变得更加狂躁不安。所以在躁狂症的治疗中,也要注意督促患者专心做事。即使偶尔思绪飘忽,也要尽量把思绪拉回这件事。

4.参加一些娱乐活动

对于一般兴奋程度较高的患者,不必限制其活动,如在家打扫卫生、打扫房间、洗衣服、种花种菜等。使患者的精力和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泄和消耗。

还可以在药物的配合下增加一些睡眠时间。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指导一些娱乐活动,如下棋、绘画、书法、唱歌等。

疾病的起因

1.患病前的性格特征

躁狂患者一般开朗、乐观、热情、积极、好胜、精力充沛、脾气急躁、情绪高昂。他们一旦在精神上受到刺激,就无法发泄愤怒,所以容易产生躁狂症。

2.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的、“失落的”和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也可以是内源性情绪障碍的原因或促进因素。

3.遗传因素

遗传与躁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家庭调查和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研究表明,躁狂症在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且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同胞和父母中最高,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因素的作用越明显。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本病的发病有一定影响。大部分患者是由精神刺激诱发的,如父母责骂或受到惊吓、工作压力、领导批评、亲戚吵架等。

躁狂饮食

1.猪肉苦瓜丝

材料:苦瓜300克,瘦猪肉150克。

用法:苦瓜切丝,加水煮沸,弃去苦味汤汁。瘦肉切片,入油炒香,苦瓜丝炒香,加调料食用。

功效:泻肝降火。

适应症:躁狂抑郁,情绪高涨,易怒,易打人毁物,面红目赤。

2.莉莉抓莲子。

组成:睡莲100克,莲子50克,睡莲鳞茎少许,冰糖适量。

用法:将百合、黄花芽用清水洗净,莲子去皮、去心、洗净,放入人大汤碗中,汤碗中放入适量清水,上笼用武火蒸熟,放入冰糖蒸一会儿。

功效:清心,除烦,安神,宁心。

主治:躁狂抑郁症、情志抑郁、神态痴呆、食欲不振、多梦、易休克。

躁狂症的危害

第一,傲慢

躁狂患者情绪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傲慢、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目中无人。

躁狂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不治疗还会诱发其他内脏疾病。

第二,哮喘

患有终身哮喘的人患躁郁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五倍。躁狂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三。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躁狂患者比无疾病患者有更高的多种致命心脏事件的相对风险。包括心律不齐、中风、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流行。

四。多发性硬化

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躁狂抑郁症。而医学表明,躁郁症与多发性硬化症导致的神经损伤有关。

5.诱发其他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已被证实躁狂症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如何预防躁狂症?

1.有规律的生活。

每天不吃不喝不睡,依然精神饱满,是躁狂患者最大的特点。因此,规律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睡眠质量差,时间太短,会使患者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工作过多会增加患者的压力,增加患者的情绪波动。

因此,良好的睡眠和适当减少工作可以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减少烦躁情绪。

2.适当调整自己的预期。

不良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诱发情绪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良、长期高紧张的生活状态等。

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情感障碍发作时的易感性,而具有这种易感性的人可能是由某些环境因素诱发的。

降低期望值可以减少不良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躁狂症的发生。

3.注意你的饮食

生活中少喝酒、咖啡和成瘾物质。因为这些含有少量引起兴奋的物质,长期服用可能会改变人体神经递质的分泌,使个体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诱发躁狂。

此外,如果个人易患躁狂症,应尽量少吃减肥药。因为减肥药中的一些物质会对人体的情绪和精神产生一定的影响,刺激体内的躁狂,这类人要慎重选择减肥药。

4.病人很放松。

尽量集中精力工作、学习或生活,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不仅好转快,而且预后不易复发。

5.通过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是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增强体质,才能彻底克服躁狂症,使躁狂症不再复发。

6.患者应该接受科学的治疗。

不仅要缓解症状,还要去除病根,恢复内脏的正常功能,稳定内环境。

结论: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对如何预防躁狂症,如何治疗有了更好的认识。希望今天对边肖的介绍能帮助到大家。一旦在生活中感到抑郁烦躁,就要适当放松,避免躁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06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