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法,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法

佚名 2023-07-04 04:34:49

一、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积极的自我暗示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

适量的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做最感兴趣的事情

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

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二、常见心理治疗法

1·开导法

即开导其思想,使其放松,以此减轻他们的病情,抑制老年病的发展。即使有一些老年人的疾病能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若再配合做些心理治疗,患者的病体会恢复得更快,旧病复发率也将明显降低。

2.叫喊疗法

是某些西方国家盛行的一种心理疗法,适应神经官能症、癔病,或遭到重大刺激而神志错乱及长期抑郁不快的“情志障碍”者。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安适地躺在诊察床上,医生亲切地握着他(或她)的手,嘱其将自己内心的话,毫不隐讳地发泄出来,随便喊叫,直到自己感到痛快为止。这样,沉重的精神负担或缠绵的幽怨得到了排遣,经过几次这样的治疗,可解除病态而恢复正常。

3.喜怒调整法

“阴阳喜怒”是七情学说的一个纲领,其实质就是心理学所谓情绪的两极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快乐和悲衰,积极与消极,紧张与松弛及强和弱的两极状态。情绪的两极性是相反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上可互相转化。运用这种情绪上的两级性治疗疾病,在中医临床上不论是药物或心理治疗都不少见。喜而笑本属正常的情绪活动,是一种肯定的情绪。但喜笑过度,长期不能恢复就成为致病因素。治疗的方法是:改变“喜”的刺激方向或减少“喜”的刺激量。一是肯定情绪的治疗,即用快乐为手段去缓解悲优的心境;二是否定情绪的治疗,即以不快为手段,用悲伤等去纠正过度的兴奋。

三、心理疾病产生原因

一、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现代社会中,因为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随着现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婚姻质量的重视和要求,离婚率在我国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这种变故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二、 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在社会整体节奏迅速加快的同时,都市白领群体更是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他们中的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适,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从生理角度讲,一个人的精神如果总是高度紧张的话,会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免疫力下降,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甚至会导致“过劳死”。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网络有着极大的兴趣,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上网人群的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由于下岗,尤其是夫妻双双下岗,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由于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在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贫困生”一直是高校的敏感话题。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有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作祟,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有些人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四、预防心理疾病措施

l.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2.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4.保护心理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适当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心理治疗 什么样的方法能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疾病是困扰很多朋友的一件事,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其实都患有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和治疗的话,那么会导致恶化的情况,大家知道心理问题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心理治疗来进行解决吗?下面就赶紧来了解下吧。

心理疗法又叫精神疗法,与化学、天然药物及物理治疗不同,是医生与病人交往接触过程中,医生通过语言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心理疗法是康复方法之一。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对患者进行训练、教育和治疗,用以减轻或消除身体症状,改善心理精神状态,适应家庭、社会和工作环境。包括:心理咨询、支持性心理治疗、领悟治疗或说理治疗、信念治疗、放松治疗、系统脱敏治疗、行为治疗、集体治疗等。

格式塔心理疗法

“格式塔心理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弗雷德里克·S·珀尔斯博士创立的。

1、“生活在现在”

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

2、“生活在这里”

对于远方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杞人忧天,对于事情毫无帮助。

3、“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很多心理障碍,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地“想当然”造成的。

4、“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格式塔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作为思考基础的“感受”,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直觉思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心理品质,但是,现在人们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几乎变成一台失去情感的机器。

5、“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而言的,因此,要有接受愉快情绪、也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6、“不要先判断,先发表参考意见”

“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先要谈出你是怎样认为的。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冲突。

7、“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从而被剥夺自主行动的能力。

8、“我就是我”

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竭尽全力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9、“对自己负责”

“格式塔疗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责任。

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

以情胜情疗法简称情胜疗法,是根据中医脏象学说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治疗病人的。人有七情,分属五脏,五脏及情志之间存在着五行相制。不良的情志活动会导致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而正确运用情志之偏,补偏救弊,则可以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肌体恢复平衡协调而使心理疗法病愈。但实际上,情胜疗法与情志之间阴阳属性的对立互制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情绪变化有阴阳属性之分,有对立而言,当情志活动出现了阴阳的偏盛偏衰,只要采用与之相对的情志之偏,即可进行矫正,而并不一定拘泥于五行相制理论。

如怒与恐、悲与喜、惊与思、乐与愁、喜与怒等,都是彼此相反的情感活动,它们可互为调节控制,使阴阳重新趋于平衡。在古代典籍中记载了大量情胜疗法的案例,略述一二。

激怒疗法

愤怒有忘思眠、解忧愁、消郁结、抑惊喜之效,在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中医认为,肝木之志为怒,脾土之志为思,木克上、怒胜思。

愤怒虽然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但它属于阳性的情绪变动,因此对忧愁不解而意志消沉、惊恐太过而胆虚气怯等属于阴性情绪变化所致疾病,均可用激怒疗法治之。子思夫,日夜思虑,思之过度则伤脾,这在当时社会中,对女子是莫大的羞辱,因此该女子大哭大怒,怒则思解,使病得治。

喜乐疗法

心之志为喜,肺金之志为悲,火克金、喜胜悲。喜为良性情绪变化,因而可以治疗因忧怒、思虑、悲哀等不良情绪活动所致病变以及与喜乐相对立的表现为阴性情绪状态所致疾病。

悲哀疗法

悲哀属于阴性消极情绪,但在一定条件下,悲哀可平息激动、控制喜悦、忘却思虑,从而转化为积极的治疗作用。肺金之志为悲,肝木之志为恶,悲则气消,怒则气上,金能克木,悲可胜怒。喜与怒同属阳性亢奋情绪,与忧悲相对立,故悲哀疗法亦可治疗狂喜。

惊恐疗法

即以惊恐手段制止病人的病态情绪的一种疗法。肾水之志为恐,心火之志为喜,水能克火,恐可制喜。惊又可气乱、气散,从而解除因忧思而导致的气机郁结、闭塞,故利用使人惊惶之类的刺激方法,可以治疗某些忧虑症。

结语: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心理出现问题的话,对整个人来说,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因素,心理疾病往往比身体疾病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关注好这些方面,好好的对待自己的健康,从身到心。

心理治疗有哪几种形式?

更年期人了解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智慧,对自我的调适和保健是很有好处的。

心理治疗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已经很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内经》指出:“精神不进,志决不治,病乃不愈;精神进,志意治,故病可治。”这充分说明了积极的心哩状态有利于治愈疾病,消极的心理状态,很难使病治好。

祖国医学重视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结合,重视在治疗前和治疗中消除病人的消极心理因素。在药物治疗中也强调:情思如意、可愈;若思郁不解,多难取效。

祖国医学的心理治疗有多种形式:

说明开导式心理治疗。这种心理治疗起源于《内经》。说理开导式心理治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告之以其败”,即指出疾病的危害,引起病人对疾病的注意,使病人对疾病要有认真对待的态度。第二“语之以其善”,即反映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导之以其所”,即告诉病人如何进行调养,指出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苦”,即解除病人的消极心理状态。由此可见这种心理开导式的治疗是以认识和行动相结合为特点的。

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这种心理治疗起源于《内经》所说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实践证明,情志致病,按照这种治疗方法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惊式心理治疗法:这是一种利用精神刺激治疗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失调的方法。例如《内经》记载治疗一般功能性呃逆的方法:“哕,大惊之,亦可已。”说的是当人发生呃逆时,可用呕吐、受惊的方法治疗之。

更年期是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开始,人将会走向老年,肌体走向衰弱。年轻时,由于生命力旺盛,肌体健康,精力充沛,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可以熬夜、可以拼命工作,可以狂舞猛跑,可以吃一切想吃的甜酸冷辣。现在到了中年后期,过了人生的最旺盛点,我们的生命将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可以在精神上不服老,可以让自己显得年轻十岁,但肌体的变化和弱化是无可抗拒的。所以,在对待肌体方面,我们必须尊从自然规律,开始善待肌体,学会一些保养知识,减少一些过分损耗肌体的活动负担,以延缓更年期进程,减少更年期病症,以获得一个健康长寿的未来。所以更年期也该是一个更新生活方式的开端,该是生命的一个新的开端。要有效对付更年期的肌体衰变、减少更年期出现的病症,最好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开始关注保养在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注意保养的人往往人到中年或更年期;但总能显得比同龄人或实际年龄年轻,身体精神也似乎好于同龄人,不容易显得憔悴。更年期是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时保养尤其显得重要,这就好像一辆汽车驶了一定时间后到了磨损阶段,就得格外小心保养,如果保养仔细就能少出毛病、少进行维修,不保养或保养不到位就得老抛锚。

中年后期和更年期的人身体各脏腑器官都到了功能减退的时刻,血液循环、代谢、内分泌、神经反射等各功能之间的协调性也大大减退,此时最好的保养方式是让肌体顺应自然规律,该活动时活动,但不过分;该休息时休息,能宁静放松;该治病时治病,不硬扛硬拖。此时最好的保养是生活有规律,生活仔细小心些,比如:

四季关注冷暖要根据季节变化注意随时添加或减少衣服,因为更年期肌体处于内分泌及各脏腑功能的调整过程中,体质会较弱,容易感受外邪着病,有了病也不容易好,有的还会变成慢性病潜伏下来,成为老年时很难对付或治愈的顽固病症。内衣最好着轻软的、纯棉质地的,因为更年期后人的皮肤对化纤类织物会变得敏感,容易出现瘙痒症、真菌感染症和其他皮肤病症。透气性能差的衣服也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早睡早起,少熬夜人的肌体和昼夜变化、四季更替、冷暖等自然规律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比如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人的生长素、有关疾病恢复的某些物质,是在人睡着以后的后半夜时间内由脑垂体分泌的,如果人老是熬夜,过了半夜还不睡,就有可能影响这类物质的分泌,从而影响人的生长和疾病的恢复。有些孩子个长不高,与他们老是不按时睡觉、老喜欢熬夜有关。大部分人生病后,如果睡不好,病就老也好不了;如果能结结实实地睡一大觉,病往往能很快好转,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人到了更年期,身体各项功能都变得不那么好使了,应变能力也大大减退,如果能顺应自然规律安排作息,肌体就能按惯性顺利运转。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肌体就有可能运转不灵。所以少熬夜、按时作息,每天最好在10点以前睡觉,这对更年期的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有些人到了40岁以后便十分关注身体的保养,不管有事没事,每天坚持9点就睡,只要没有神经衰弱症,这类人的气色一定会比同龄人好,也一定不会显得憔悴失神。

不过劳,不懒惰过分辛劳会使肌体疲劳、加重脏腑的负担,耗精竭力,这对更年期的身体保养是不利的,所以最好注意工作劳动和运动能适可而止,不要弄得人过分疲劳。民间有句话叫“没有累死,只有懒死”,其实有不确切处,现在社会中,由于竞争激烈和追求名誉地位金钱被有些人看得过重,累死的还是大有人在的,有些公司老板天天为利润奔波,最后突然累死在办公桌旁;有些作家拼命埋头写作,被人称为“写死的”;有教授在患癌症临死前感叹“要长寿,不要教授”都是例子。当然有些人是由于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辛劳而死的。总之,人过分辛劳,精力体力损耗过度,肌体就会承受不了而致病,所以不可不予注意。更年期人身体较薄弱,工作、家庭和心理负担较重,尤其需注意这方面的保养,要学会多放松自己,多给自己安排些闲情逸致的机会,心里多些轻松,减少些劳心劳力的事情。

另一方面,更年期也要注意克服懒惰习惯,尤其是更年期男性,不少男性在工作单位整日坐在办公桌旁,上下班开汽车,回家后几乎不干任何家务活,吃完饭就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往往晚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现在有国外专家认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其说是一种疾患,不如说是由于懒惰等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恶果。这当然有过偏的一面,但也说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懒惰还是有关系的。

以前的人得对付许多劳动,家中劈柴生火、挑水、修房子都得自己干,身体会因劳动多而显得结实。现在生活方便了,干重活都有机器替代,或有社会服务,劳动量大大减少,男性劳动量减少尤其多,这使得男性肥胖症、高血压症、心脑血管病、心脏病和糖尿病等肾代谢病患者大量增加,结果是健康专家洪昭光所说的人变得“腰围越大,寿命越短。”

“劳动是最好的医生”,这是西方流行的名言,适当的、每日坚持的劳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利,它可以使人筋骨壮实灵活、血气舒畅、五脏六腑机能时时处于活跃状态,肌体免疫力增强,可以有效防御疾病的侵袭。现在专家们还发现,劳动十分有利于人的大脑保持活力和健康,能有效减少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平时家中哪怕是扫扫地、洗洗碗这样的小劳动,也是十分有利于身体和大脑保持灵活性的,因为手指动,精骨动,大脑也在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就在于运动。更年期人尤其要注意不让疾病乘虚而人,要适当增加劳动,尤其是城市里工作的人更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劳动,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克服懒惰情绪和赖床赖沙发等不良习性。

记住老中医的一句话:一怠生百病。

注意开窗通风、注意防贼风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报告,人居住的房子如果不注意开窗通风,室内所含有害细菌会比通风的居室高16倍,室内散发的有害气体和人体废气积聚也较浓,平时不注意居室开窗通风的人,明显容易患感冒等疾病,病后恢复慢、病症会较重。更年期人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人体对新鲜氧气的要求也会增加,所以要关注居室通风问题,不要懒于开窗,最好冬天每天早起后能打开窗户通通风,让新鲜的空气可以进来;晚上睡觉前再能开窗通通风。夏天保持有窗户或气窗24小时能开着,春秋能小开或留缝,或适当延长开窗时间。要把开窗当作自己的一项必要保健措施。当然开窗时,要注意防止贼风直吹睡觉的人体,以免受风着凉。

人到更年期,身体的抗病能力会有所下降,祛风能力也会下降,受了风容易患感冒,还容易患关节疼、筋脉不和与血气寒滞所造成的疼痛等症,所以在勤开窗的同时,也要注意防风,尤其是防从窗缝、门缝处溜进来的贼风和穿堂风,中医认为这类风是最易伤人致病的,尤其是对晚上睡着的人。更年期男性受风后容易患肩周炎、关节痛,更年期女性受风易患头痛、偏头痛和肩周炎等症,所以要格外注意防贼风侵扰,晚上更要注意关窗或避风。

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理障碍对患者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有条件的话也是可以找到心理老师的,毕竟专业的人是更加有效的,下面是自我的一些调整方式,也是比较有效的,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认知提高法。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
(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一是真诚相见,以诚交心。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二是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三是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
(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易走极端,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
比如:
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对这些观念加以纠正,消除极端偏激的成分:
我不是说,应学会宽容别人;
人有好坏之分,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进行克服。
首先,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其次,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再次,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面带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以后,就会很自然。
最后,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
希望上述的方式可以帮助到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00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