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解密偏执型人格障碍,切勿掉入7大偏执陷阱

妙手生春 2023-07-04 02:32:45

解密偏执型人格障碍 切勿掉入7大偏执陷阱

偏执(paranoid)的专业解释是“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而顾名思义,它指一种偏重于一方的执着。执着于目标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太过执着则容易落入偏执的陷阱。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表现为:

1、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

2、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

3、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寻衅争吵或在背后说风凉话,公开抱怨、指责别人;

4、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

5、非常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居心不良;

6、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遇到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强;

7、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偏执性人格障碍(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心理门诊】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田佳敏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过分固执己见,一旦决定要做某件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而且常常“浑身是刺”,给别人“怎么都说不通”的感觉。此类性格的人在经历某些生活事件后,如果自我心理调整不当或周围人不能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就有可能出现偏执型人格障碍。

日本心理学家冈田尊司在形容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时表示,他们有着过激的思维、过激的行为方式;他们的共性在于过度恪守自己的看法,看问题偏激,漠视现实和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又极度敏感,所以特别容易损害人际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1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晓慧介绍,根据《国际疾病诊断与分类》(ICD-10),如果患者具有以下3种或3种以上表现,基本可以确诊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1.对自己的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2.对别人可能存在的错误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3.多疑,容易将别人中性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和蔑视。

4.出现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5.容易出现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者是伴侣不忠。

6.过分地自负和以自我为中心,总感觉受压抑、被迫害。

7.习惯将周围或者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过分警惕,总是存在敌意。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接受专业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做好自我心理调整,可以从“敌意纠正法”开始,即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敌对心理”的旋涡中。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自我解除对他人的敌意,敞开胸怀,学会向周围人绽放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要学会宽容,相信公义的存在,学会耐心等待。最后,还要学会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少一些敏感,多一点思考,少一些猜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敌意,多一点友好,积极主动地增加社会交往,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 (人民网)(本文插图选自新华网)

人性了解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提起人格障碍,大多数人都很陌生,有的人会认为离我们很遥远,但据我了解,这类人群就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不知大家是否记得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一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一共杀了四个室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却成了杀人犯。不禁让人难以理解是什么原因让他对自己同宿舍的同学痛下杀手 ,犯下如此滔天大罪?

原来是因为马加爵和朋友打牌,被朋友怀疑作弊,两人起了争执,一气之下,朋友竟对马加爵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除了这件事以外,再加上马加爵还得知好友过生日没请他,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才导致他选择杀害同宿舍好友。

马加爵杀人案,也许,有人怀疑马加爵患有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性症状的支配下杀人。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其实马加爵得的是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和我昨天介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一样,对他人,社会都能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是灾难。比如,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女主人公李雪莲,她也是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这部电影。

这类人群由于性格偏执,无法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群体,而且不受欢迎,很难相处,没人愿意跟他们相处,往往会敬而远之,生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据研究表明,此病和遗传,脑部功能的改变,从小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例如父母离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过于严厉,苛刻,经常打骂,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

新闻媒体报道的杀人惨案,各种恶性事件,凶手多数都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或者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因为这类人群,他们通常无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冲动,脾气暴躁,过于敏感,多疑,尤其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为了让大家更好识别偏执型人格障碍,我会具体介绍一下。偏执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格过于敏感,多疑,极度缺乏安全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认为别人都是坏人,自己是好的,完美的人,犯了错也会归结于他人,自己不承担任何责任,爱嫉妒,心胸狭隘,拒绝接受批评,没有自知力——不认为自己偏执,总之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他们的想法和正常人截然不同,会让他人觉得很奇怪,容易被认为是另类等。

以上就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如果大部分症状符合,就要高度怀疑是否是偏执型人格障碍。家人可以带患者去医院的临床心理科进行诊治。但是此病治疗困难,预后差,没有相关的药物,不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和自我心理疗法来缓解症状。自我心理疗法是首先要接纳自己的病情,尝试和他人基本的交流,试着信任他人。其次,学会控制情绪。当感觉做起来困难,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当然,偏执型人格障碍一般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症状会有所减轻。

在面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时需要注意千万不能激怒,疏远,和他们产生争执,态度要友好,温和,用真心,真情感动患者,让患者对你产生信任,这一点非常重要,并且鼓励,劝解她们及时就医。

现在的人们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精神上的疾病,这很正常。疾病的本身并不可怕,只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及时的得到诊断,治疗,大多数都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文希望有更多人看到,引起关注,但愿我所做的科普知识宣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少一些悲剧,让世界更美好,和谐。

偏执型人格障碍什么表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有什么表现)

1、偏执型人格障碍基本表现是过分的猜疑,过分的不信任,对他人言语行为的动机容易从负面作判断或解读,如将日常交流中原本正常的某句话某一个动作,解读为认为他人是在有意识的伤害自己或者欺负自己、欺骗自己。

2、即使这个信息从人们之间交流常情来看明显没有恶意,也仍会对方是在有意地做对自己讽刺、挖苦或攻击。由于有这样的认知,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就会做出自己认为正当的反击行为,出现比较激烈的情绪、言语,甚至动作行为,如表达强烈的愤怒、生气情绪,过分的指责、言语攻击,摔打的动作,少数情况甚至出现直接的肢体攻击动作。这样强烈的不合常理的反击表现,在对方角度往往是超出预料、没有思想准备,影响到以后就很难再以正常的方式与他交流交往。

3、对自己的配偶或者性伴侣,也会出现过分的猜疑表现,这也是偏执性人格障碍的常见表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这些偏激固执的思维行为模式,使得周围人难以与其正常交流交往,导致他的人际关系广泛地不良。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精神心理范畴的一种疾病,疾病的成因主要和遗传因素相关,成长环境和突发事情作为诱因,从而形成发病状态。

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表现:
①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自尊心过强,对他人对自己的“忽视”深感羞辱,满怀怨恨,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有时产生牵连观念;

②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或认为有针对自己的阴谋,对别人善意的举动做歪曲的理解,总认为他人不怀好意,怀疑他人的真诚,警视四周;

③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于埋怨、怪罪他人,推诿客观。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不从自身寻找主观原因;

④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⑤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怀疑配偶和情侣的忠诚,限制对方和异性的交往或表现出极大的不快;

⑥易于记恨,对自认为受到轻视、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

⑦易感委屈;

⑧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给人以得理不饶人的感觉,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利益或权力;

⑨忽视或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改变病人的想法。

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社会功能和交际能力,常常不经意的就滑入孤独之中。改善和训练的要领主要是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nli/695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