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美协会称自闭症患者没有更多暴力倾向(什么是自闭症?)

佚名 2023-07-04 01:18:02

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镇的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20岁枪手亚当・兰扎开枪打死26人后自杀,死者中包括20名6至7岁的一年级学生。什么令兰扎失去理智,制造校园惨案呢?

枪杀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和公众在热议枪支管制的同时,也在寻找兰扎大开杀戒的心理因素。媒体报道称,兰扎患有心理疾病,并将其指引向自闭症症状,称这是引发惨案的原因。自闭症会有哪些反应,这真是引发兰扎扣动扳机的原因吗?一些协会和组织认为,在还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证明兰扎因自闭症而动杀机。

■ 名词解释

自闭症

自闭症患者,往往存在着社交和沟通障碍,他们的行为和兴趣往往出现反复或受限的情况。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美国每88名孩子中就有一名患有自闭症,其中男孩患有自闭症的比例是女孩的五倍。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孩子有时会爆发回应性暴力,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自闭症患者和预谋暴力之间有关联。

阿斯伯格综合征

被认为是自闭症的一种,是一种神经失调,其名字明年可能会进行修改。这种疾病和暴力没有任何关系,患者通常不愿意和别人眼神交流,普通的人际交流也存在问题。统计显示,男孩患病的比率远高于女孩。

兰扎行凶因心理障碍?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枪手亚当・兰扎的过去逐渐浮出水面。兰扎的家人、邻居和朋友认为,兰扎虽然天赋过人,但他的性格不正常,“奇怪、独处、与人隔绝”成为外界对兰扎的评判。

兰扎的哥哥接受电视采访时说,兰扎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或是存在“人格障碍”。警方则说,凶手有着“曲折的过去”,是一个“问题少年”。

阿斯伯格综合征被认作是自闭症的一种。兰扎因患自闭症而引发犯罪的言论很快引发了一些关注自闭症患者的组织的反对。

美国自闭症互助网络发表声明说,媒体应避免将自闭症患者或其他精神障碍患者与暴力事件随意挂钩。“和正常人相比,美国自闭症患者及其他精神障碍患者没有更多的暴力倾向。事实上,精神障碍患者更容易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而不是行凶者。”

英国自闭症协会发表声明称,“未经证实的报道称凶手患有自闭症形式之一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我们呼吁读者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把个体的失常行为和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混为一谈,也不要对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轻易做出判断。”声明称,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终生的失常行为,会影响患者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在英国,有50万人患有自闭症。“绝大多数的自闭症个体都是遵守法律的。”

美国自闭症协会发声明说,“没有任何证据,或任何可靠的研究能够证明,自闭症和有预谋犯罪相关。媒体这样的暗示(兰扎因患自闭症而行凶)是错误的,这会对全美150万遵守法律的自闭症患者造成伤害。”

自闭症施暴非预谋刻意

兰扎的哥哥所说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到底是什么病?和自闭症又有什么关系?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失调,是自闭症的一种表现。这种疾病和暴力没有任何关系,患者通常不愿意和别人眼神交流,普通的人际交流也存在问题。一些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有一些特殊的兴趣爱好,比如,如果患者热衷于历史,他可能会把所有的人际对话都转到内战话题上;如果患者是体育迷,他可能会知道一个球队有史以来所有比赛的得分。

美国神经失调和中风研究中心认为,阿斯伯格综合征通常在一个儿童进入学校,和其他人进行互动了之后才会被诊断出来,这种疾病的起因也始终未知。

新英格兰阿斯伯格综合征协会执行主席丹尼亚・杰克尔说,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失调,但不是精神失调。“虽然的确有患者存在心理问题,但这并不会引发心理障碍或暴力行为。”

此外,一些专家表示,类似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暴力行为在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中并不多见。克利夫兰儿童医院儿童神经学家马克斯・维兹尼特说,自闭症患者出现的过激或暴力行为,都是回应式的,而不是预谋和刻意的。

慈善组织“自闭症发言”主席彼得・贝尔很担心这种将枪击犯罪和自闭症关联的说法,会伤害无辜的患者,会让社会对自闭症患者产生恐惧。“我们希望自闭症患者能够融入社会,给他们工作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我们的邻居,如果舆论仓促地说自闭症引发枪击案,我们为自闭症患者所作出的努力就全部无用了。”

像量血压一样测心理

明年,美国心理协会将出版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阿斯伯格综合征将被正式认为是自闭症的一种形式。这是全球最权威的心理疾病机构在历经二十多年后,首次做出重大改变。

这次改版引发了医学界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尽管被诊断为自闭症患者的人数会减少(有些被认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并未达到自闭症的标准),但总体上,新版手册拓展了心理疾病的范畴,更多的人会被视为患有心理疾病。

去年,美国20%的人都曾被诊断出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专家认为新版手册公布后,这个比例会增加。也有医学界人士担心,新版手册会给制药厂打开新的市场,届时,抗心理疾病的药物会像糖果一样普遍。

更让一些科学家深思的是,目前,针对自闭症的基因和脑电波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治疗却远远落后。目前,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综合征,始终没有一个完全的定论。但是,对自闭症的基因、认知和神经层面的发现却越来越多。

近来,外界对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今年开始进行的“研究领域标准”项目充满期待,“研究领域标准”不会给患者贴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标签;相反,“研究领域标准”会开发出一系列的生物和行为量化方式,以反映导致心理疾病的脑波变化。

这就像用血压来反映身体状况一样,用脑波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况。这种全新的诊断方式会革新今后对精神疾病的判断,并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为主要特征的、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性疾病。
孤独症多数在孩子3岁左右确诊。如果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康复效果会更好。
孤独症患儿可能会有以下表现。
1、不爱动
一般宝宝饿了会哭,不舒服会闹,听到声音眼睛会去找。
孤独症患儿常不声不响、不哭不闹地躺着,对周围动静也没反应。
2、不爱抱
小宝宝喜欢被人抱,对孤独症患儿来说,抱和不抱差不多,没太大反应。
3、不认人
七八个月大的宝宝一般能分辨亲人和陌生人,孤独症患儿则分不清。
家长要认真观察宝宝的生活细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中间有一个连接两个半球的部位,叫胼胝体。
大脑的左右半球也有分工,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逻辑等,右半球主要负责情感、想象、空间定位等。
喜欢就拥抱,爱就要说出口,这样复杂的动作,都得左右半球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配合就需要沟通,胼胝体就是左右半球沟通的桥梁。
而孤独症患儿的胼胝体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半球通信故障,在协同活动的问题上出了差错。于是患儿就会出现肢体动作不协调、情感表达异常等情况。

关于自闭症

这个的话不很好说的,因为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有关学者对孤独症的病因开展了极为广泛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成为目前病因研究的热点。
其他因素包括免疫因素、营养因素等,综合有关研究, 目前认为孤独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 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紊乱疾病,病因很复杂,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统计表明父亲生育时年龄超过40岁,生出来的孩子得这种病的几率要比30岁以下的年轻父母生下的孩子高5倍。
每迟10年当爸爸,小孩患上自闭症的风险就翻一倍。但是研究组并未发现母亲的年龄与此有什么联系。
母亲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更多的来自胎儿发育过程中的精神压力和药物方面,有自闭症孩子的妇女,在妊娠的24周至28周期间经历重大精神性打击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有自闭症子女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感受的压力水平几乎为其他母亲的两倍 。
具体的情况还是说不清楚的。
我儿时就有轻微的自闭症,但是我的父母没有,都是属于开朗的人,后来好在家里了解这些并经常鼓励带我外出才让我有所改善,现在算是没有什么异常了吧。感谢爸爸妈妈了。。

世界自闭症日:消除误区、倡导全纳

2019年世界自闭症日主题:消除误区、倡导全纳。因为误区,有人认为孤独症儿童是天才,不需要特殊支持;因为误区,孤独症儿童被拒绝入学。对孤独症人士的误区如此之多,不但成为文明社会的不和谐杂音,而且人为加大孤独症群体融入社会的障碍。孤独症人士的核心症状是社会交流障碍、行为和兴趣刻板狭窄,他们最大的障碍就是融入社会,而公众的误区使他们融入社会难上加难。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自闭症

<hr 自闭症的概念1943年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闭症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设立宗旨

<hr 把每年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的意义:从1943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自闭症病例至2008年已65年,人类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对于自身责任的认识迈出了新的历史性一步。

“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提醒人类社会:应该实现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关心。作为普通人,不应把自闭症患者看作怜悯的对象,而应把4月2日这一天作为审视和增强自身道德观念、社会责任的契机。作为自闭症患者及其直接相关的人员,如自闭症患者家属、学者专家、医生护士等,也应把4月2日作为继续齐心协力战胜疾病的“加油站”。人们应努力让4月2日成为自闭症患者自信与愉快生活的节日。

中国儿童发育行为研究院专家指出:根据权威数据表明我国已确诊自闭症患病人数约在160万以上,未确诊人数应该在500万以上,而就诊人数却不足这个数字的1/10。虽然还没有能够找到彻底治愈自闭症的方法,但通过科学干预、合理治疗、自闭症儿童还是可以获得有效改善的,因此第七届世界自闭症日活动的主题旨在呼吁社会关注自闭症的同时,建立起自闭症儿童早期预防和干预机制,真正为自闭症儿童平等发展提供空间。

活动内容

<hr 2009年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09年3月29日上午,广东省第2个“世界自闭症关爱日公益活动”在广州举行。

2011年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1年4月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山耶稣像下,人们在“世界自闭症日”前夕聚集在一起祈福。4月2日是第4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2年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2年4月2日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号召,全世界六大洲的30多个国家有超过1400栋地标性建筑物为世界自闭症意识日(WAAD)点亮蓝灯,以唤醒社会对自闭症问题的重视。例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塔等全国各地标志性建筑都亮起了蓝灯,以支持自闭症公益宣传。

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三原色公益工程、大福基金、壹基金等公益组织、机构和网络平台积极响应,举办了相关自闭症宣传公益活动。

此外,自闭症家庭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身着蓝色服装,并在全球社交网站发起点亮蓝灯行动,传递“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和“点亮蓝灯行动”的图标和宣传资信。

2014年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4年第七个“国际自闭症日”,主题为“科学干预、合理治疗、平等发展”,倡导以平等、尊重、关爱的原则去接纳和关注自闭症儿童。

据统计,中国21世纪初有1300万自闭症患儿,平均每10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自闭症,全球自闭症患者已经达到6700万。随着自闭症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我国自闭症医疗机构及公益组织在自闭症科研及救助方面也做了诸多努力,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5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5年第八届“国际自闭症日”的主题——“职业:自闭症优势”。

据预计,80%患有自闭症的成人处于无业状态。研究表明,雇主忽略了一些自闭症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强的能力,例如:图案识别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他们对细节的关注能力也比普通人群更强。

要释放这些潜力,必须克服的障碍有:职业培训缺乏,对就业的支持仍不充分以及较为普遍的歧视。

为了配合联合国对自闭症日的设立,呼吁社会理解、关注、关爱自闭症,光明慈善基金会发起了“举起手机,让世界亮起来”的大型公益活动,得到了各大媒体、平台的积极响应。并受邀参加联合国大会,将“让世界亮起来”关爱自闭症活动带进联合国,在联合国开展了让世界亮起来关爱自闭症号召活动。

在网络平台和志愿协会也为此次主题开展了活动,如新华网在2015年世界自闭症日当天发布一则"慢慢靠近你“题目的漫画献给2015年世界自闭症日。

2016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6年第九届“国际自闭症日”的主题--蓝色行动启动爱“星”计划

联合国大会2007年12月通过的决议,从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孤独症日,以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世界自闭症日。2015年4月2日,《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在京发布,报告中指出自上世纪以来,自闭症在中国经历了由罕见病到流行病的转变;目前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达200余万。

由于社会对自闭症的认知度低和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自闭症孩子在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自闭症儿童如何融入社会成为当前摆在自闭症家长面前的一座大山。“科学干预、合理治疗、平等发展”已成为当今解决自闭症问题的核心原则,只有让自闭症儿童具备基础的生活和学习能力,才能够真正帮助自闭症儿童尽快融入社会。国家在自闭症医疗支持和社会保障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导向,治疗自闭症新技术推广和自闭症残障儿童福利工作已在全面落实。

4月2日-4月5日,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将启动“照亮星空”世界自闭症日大型专家会诊活动,医院将邀请国内权威自闭症专家来院会诊,解决自闭症诊断难、治疗难、康复难等问题,帮助自闭症家长制定符合孩子自身体质特点的质量方案,帮助自闭症孩子通过有效的治疗尽快融入社会。

2017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7年第十届世界自闭症日的主题是-实现自主和自决权。

2018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自闭症日的主题是-有你,我们不孤独。

2019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2019年第十二届世界自闭症日的主题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

<hr width="1807"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91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