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还在单身么?你因处在此种状态而苦苦烦闷么?其实,生活中隐藏了很多错误心理都是会影响到你的恋爱状况的哟,小编将这些心理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快来看看吧!
心理疾病一:喜欢和别人谈八卦
单身女性是否喜欢宅在一块谈谈八卦,随便聊聊。谈话的内容可以说是从天到地,无所不有,可以从一个话题轻而易举地跳到另一个话题,然后继续侃,至于涉及到多少人,怎样说别人又都是另谈了。
谈论内容大到天下娱乐明星,小到附近甚至不认识的邻居,比如楼下那家服装店老板娘似乎有好几个相好……不过说来说去,归根到底话题还是会集中到男人身上,反正身边的男人们不是没有人情味就是没有情人味。最终得出结论,全球化语境下的大背景如此,难怪你单身。
这是男人受不了的类型,如果他看到你扎在女人堆里说得唾沫乱飞,相信他会被你吓走的。既然你不是狗仔记者,没有传播八卦消息和熟人糗事的职业需要,干吗不闭上嘴巴,认真想想身边男士们身上的优点呢?
心理疾病二:以公司老板为大
这种女人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公司还大,老板的话最正确。种种用来形容大龄单身女人的称谓都只是极具悲剧色彩的借口,虽然你也知道,“女友”或“夫人”是更能令你感到幸福的称呼。谁让你单身呢!老板认为你没有家庭负担,屡次打电话催你半小时内赶到公司开会,而你还装作很积极配合的样子。
在公司奋斗了三年,运气好终于成为部门主管之类的中层干部了,谁又来为你的单身负责呢?一个人郁闷过很多次,当盘点一下自己身边的男士们,深感失望,只好在高不成低不就中收起了这份遐想。
心理疾病三:排斥一切节日
因为自己是单身特别怕看见别人成双成对,所以一到欢庆的节日,特别是与情人有关的节日就一头扎在家里。单身的你,要么没有人送玫瑰,要么会收到不止一束玫瑰。前者未免凄凉,这意味着你又要独自回到清冷的小窝,之前还要忍受满大街手捧玫瑰亲密牵手的情侣们的刺激。前男友也许良心发现会给你一个安慰的电话,但只怕这会更添你的哀怨。最后,你只好在落寞中抱着枕边的毛公仔早早睡去,期望第二天阳光明媚可以晒晒枕头。
如果你的节日恐慌症愈来愈严重,以每逢节日焦虑不安、六神无主为常见症状。对了,你的生日愿望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嫁出去,这个愿可能已经许了很多年。
心理疾病四:认为一点不良嗜好不妨大碍
每个女孩子都是从单纯走过来的,可是一个人孤单惯了,就会为了排遣寂寞而沾惹上一些不良嗜好,反正也没有谁会来管你,暂时也没有养儿育女调理身体的需要,于是你就这样麻醉着每一根可能会引起疼痛的思路神经。特别是烟酒这些东西,虽然可能你并没有什么瘾,充其量只是借烟醒神借酒消愁罢了。在你看来,明知烟伤肺酒伤胃,但也比没烟没酒空伤心来得好,所以要真戒起来,也难。
心理疾病五:拒绝参加朋友婚礼
人家参加婚礼都是成双成对的,可是自己却是孤单一人。你必须面对一个人赴酒席的窘境,而别人都是成双成对牵手搭背;接着,你还要振作精神一个人欣赏婚礼的盛况――看到新郎新娘甜蜜和陶醉的神情时,你有一些羡慕,有一些欣喜,还有一些形单影只的忧伤,内心深处实在是百感交集。听到新郎对新娘说起亲密话语时,你是否也想起了某年某月的海誓山盟?看到新郎新娘牵手亲吻时,你是否又想起某些记忆犹新的片段?
心理疾病六:过度依赖网络交流
很多单身女性喜欢玩微博这类网络交流工具,可能你们并不认识却能在微博里互相开玩笑,甚至聊得很开心。在找不到沟通情感的合适人选时,你只有选择写网络日志来和自己对话――可以是几句无端的感慨,也可以是一些琐碎的杂事流水账。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倾诉欲。虽然看起来你是在自言自语,但事实上,永远有着假想的读者以及读者群存在。
结语:
应该让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女性,单身的你是否具有以上的女人心理呢,如果有的话要尽量改掉,如果你想快点找到你的另一半的话。一个女人花时间和朋友胡诌乱吹不如花点时间学习一些能提高自己修养的东西,这样才会更加有魅力。
王凤仪善人(生:1864-1937年)被誉为仪圣、伦理道德宣传家、性理疗病的发明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间教育家。宣化上人以“不识一字成圣人!” 赞叹王凤仪圣人。
下面是王凤仪《化性谈》全文
【不怨人】
1.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么?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2.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药。人若能反省,找着自己的不是(错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3.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个不怨人,就能成佛。现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4.“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不怨人就是真阳土)
【不生气,不上火】
5.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6.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7.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用事,鬼来当家。因为生气、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给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来;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当神,甘愿做鬼!
8.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9.动性(耍脾气)是火,心里生气,才是气。佛说“七处心灯”,我说不如掐死一头。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动,道心自灭,争贪的念头就生出来了。因争生气,因贪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就是富贵,也没乐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说把心掐死,多么省事!
【找好处,认不是】
10.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11.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12.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
13.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说“上善若水”。
14.人和天地是一体,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世界没好,咱们哪能没有不是?不是(错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头不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不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不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不是。依我说,有不明白的道、不会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着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丢了、道理迷了、情理亏了,才不知道认不是(承认不对即自己认错)。
15.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16.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
17.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
18.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丸”。
【五行性】
19.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
20.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
21.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像聚宝盆似的,内里有什么,就聚什么。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点也不错。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22.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争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伤人,偏于水的厌人,偏于木的顶撞人。能化除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23.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音哑疔疮。
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
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咳血。
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所以说什么性,就得什么病。
24.我说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样的。生怒气(木)便是杀;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买东西少给一文钱(金)也是盗;好吃好东西(水)便是酒;说半句谎话(土)也是妄。
25.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时达务,能化万物,不为万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别人坏是别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着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找好处生响亮金,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真水是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养万物。人如果得不着真五行,固执禀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啦!
26.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当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庄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读书人。
27.前生好杀害生灵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说谎的,今生金性就强;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28.达天时就是阳火,信因果就是阳土,找好处是阳金,认不是是阳水,能受气是真阳木,这是真五行。
29.现今的天时,人人性里都有火。火性人主贪、好争理,所以才争贪不已、战乱不息。不争不贪是真阳火,真阳火才能达天时。(达天时不争不贪)。
【三界】
30.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31.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
32.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
33.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
34.儒家的“三纲”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尽情理有勇。
35.三界就是三教,儒家从立命做起,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
36.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蔼和。
37.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
38.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为三界中有三个贼,一禀性(又名气禀性,指怒、恨、怨、恼、烦而言),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贼,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
39.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说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说天皇是玉皇爷,管人的性,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地皇是阎皇爷,管人的命,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爷,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国法处罚。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为了叫人学好。
40.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心病,性里常发脾气是性病,心病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过来病就好了。
41.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
42.三界的病我全会治,必须分开三界、清理三曹。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药是没有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43.人生要是就是去贪、去争、去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的亏情理,欠阴间债。倘若三个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债,哪能有好结果?贪就是过,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44.好抱屈伤心,不抱屈保气保命;好后悔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伤身,不怨人保身保寿。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伤了。
45.我也有三个省,一省性中有没有脾气?有人拂逆我的时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没有偏私?吃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为正不正当?确实会做什么?这是我的三省。
46.我也有个三纲领,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我也有个八条目: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着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气。若能做到,不费金钱、不费力气,不但成道,还能成佛。
47.人有三宝就是性、心、身。性属水、心属火、身属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气,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气足有发育、神足有灵。像烧砖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烧,最后用水浇,才能坚固。大家讲性心身,讲几遍就等于烧几把火。讲透了“三宝”足,胜享百官之富。
48.能忍则性了,知足则心了,勤劳则身了,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三性】
49.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50.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
51.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能化去禀性(愁、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不能化的,一触即发,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
52.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53.神足即是德,神足就乐,乐就可以化禀性。脾气化尽,因果自了。
54.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三命】
55.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命好与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
56.“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命小要会长,命大要会守,就是“天权在手”。
57.有人来见我,我先问他是做什么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再问他的家业和境况,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看看他的禀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阴命大小。三命是三界,三界贯通,还有不知道的吗?
58.人都没有为众的心,只知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为善人,是因为我把为己的心开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无尽无休的,为它还有头吗?
59.孟子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性是长(音掌)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是长宿命;善用宿命的长(音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只有长天命,才可以消阴命的。现今的人,只知用阴命、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又怎么能明白天道呢?
60.以宿命为公益的长天命,以宿命为自己享受的长阴命。所以说,所以有钱会花超三界,不会花的孽难逃。
61.香瓜,苦的时候正长(音掌);天命,苦的时候也正长。
62.不说人的不对,是消阴命;能忍才可以消阴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许多阴命。
63.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阴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
【性命】
64.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着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没个不好的。可见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65.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带坏啦!
66.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没扎下根;若不认命,也难结果,好似开个幌花。学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认命。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认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轻,把名利看重啦!
67.古人说:“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点灵光无用处”,这话把性命双修的重要,说得太透彻啦!
【四大界】
68.志、意、心、身四大界(四个境界)。迷信的人说:奈何桥上三条路,一条是“金”,一条是“银”、一条就是“黄泉路”。我说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银”,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黄泉路”。
69.我常说,一个人必须把四大界分别清楚。究竟怎样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动(骂也不动性、打也不动性、杀了也不动性),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国的境界;若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贪得无厌,多忧多虑,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狱的境界。所以说,志界是佛国,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狱。
70.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贪,身界人好斗。没说的叫做无心人,知足的叫做净心人,好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没心人是佛。
71.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见着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没说,看透因果,不找循环,没说就是“佛”。人要想超凡入圣,得会挪界(转移境界)。
72.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争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让,志界的人互相感恩。
73.佛界人不思而得,神界人思则得之,魔(心)界人“求”才能得,鬼(身)界人“争”才能得。
74.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着人的,遇着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所以说,心身两界,绝不可叫他为主,只可叫他听命。
75.讲佛经的人说: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轮回。我说六道轮回,都在我们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贪取外物、不顾情理的便是物道(畜牲道),专好上火的便是妖道,专好生气的便是鬼道。这六道每天都轮回在我们身上,何必等死后呢?
76.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说有四个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那一界的人。以身当人的,不论做到什么地步也是个破败星;以心当人的,不论怎么能干,也是个操心人;以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么多,也不累心,是个活神仙。以志当人的,不论遇着多么逆的环境,也不动性,就是一尊佛。
77.有所忧虑则志倒,有所恐惧则意倒,有所好乐则心不正,有所忿詈则身不正。
78.苦极生志,乐极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狱,贪心就是苦海。
79.会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乐;会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义气也多大。
80.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实上必有累事。
81.不高兴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针鼻大小的眼,就漏气了。性是本,意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根就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间,也像那雨似一样。
82.死心才能化性,禀性化了而后意成,意成而后志成,这是一定的道理。
83.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界,轻则用意,重则使志。能够用志的,万世罪孽一笔勾销。可是魔来了,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动,便是种子。
84.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天堂没有坏人,地狱没有好人,苦海没有真人,佛国没有假人。
85.用志当人是没说的、不变的,你欺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就是杀了我,也是成我。
86.以志当人就是个真人。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87.各教圣人,没有不是以志为主的。我听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又听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当忍辱真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后还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神,是不是一样呢?所以我说,各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样的,若是分门别派就不对啦!
88.当今之世,诸天神佛,全在人间,可并没有降生落凡。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学哪位神佛,哪位神佛的灵就到;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遇到什么事,就学什么人。像摘(挑取)花似的,摘一个做一个。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平常人要不夺古人的志,终究是个平常人。
89.真到了志界,半点火气也没有,只剩真乐啦!
【学道】
90.人的心理,总是好高,都是爱好。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坏在好上,好上、高处哪里有道呢?人是正眼没开,把道看错啦!别人不做的你去做,别人抛弃的你捡来,那就是德,也就是道。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来,自然归服你,自然服从你,这叫托底。可惜人都好抢上,不肯就下,所以离道远啦!
91.世人都怕水深火热,怕死在里面。岂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还不知道呢!我讲道,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钱是“入水不溺”。
92.我学道先学损、学穷,别人学高、学讲学问,所以没赶上我。
93.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这是得道的要诀。
94.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没离开人。今人为什么没得着呢?举例来说,一颗豆子,有了秧必须向上度浆,把豆粒度成了算。人也有本,常寻思自己的本(分),诚心求三个月,便能得着,这是我求做活道得着的。
95.好高是贪,怕坏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尽职是丢天命。
96.只一个好字,把英雄豪杰都坑害啦!
【立命】
97.世人都愿享福,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为人一不知足、二不认命。人要明道,有福会享,没福也会找。
98.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这种人准苦。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长,情理足道理长,道理足天理长,足了就不费力。若是做这个想那个,叫做漏气,象气球似的,一漏气就瘪了;又象蒸包子,一漏气就生了。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轻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一起贪心,便落苦海,不论怎样大富大贵,也是毫无乐趣。
99.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长,名也准大起来。会当几个人就得着几条道。若是不尽职、不尽力、喜虚荣、做假事、有名无实,就立不住命。
100.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着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
101.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离开本位,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过。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
102.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说话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当体成真。若是生为女身羡慕男人,贫穷人妄想富贵,做这个想那个,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就像梨要成在梨树上,不能在杏树上成。
103.八德就是八个大门,都能进入佛国。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佣工)全都是抱定一个忠字;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
104.“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啦。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
【化性】
105.人落在苦海里,要是没有会游泳的去救,自己很难出来,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时的,还在因果里;救人的性是永远的,是一救万古、永断循环。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时的;救性是无形的,是万劫不朽的。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堕落。
106.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认假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说人不对,和人生气上火。其实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准会笑起来,哪能和人生气打架呢?我当初看世上没有一个好人,我就生气,气得长了十二年疮痨,几乎没把我气死,直到我三十五岁那年正月听善书,才知道生气不对,对天自责,我的疮痨一夜功夫就好了,立刻出了地狱。
107.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成我。假(指财、色、荣、辱等)的来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使它来考验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灾免难。
108.能知人的性,才能认识人;能知物的性,才会利用物。这是和天接碴。什么样的人,就存什么心,说什么话,办什么事。你要是看他不对,是不知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准被他气着。就像屎壳螂推粪球、黄皮子(鼬)好吃小鸡,争贪的人,好占便宜。哪一界的人,办哪一界的事,所以说都对。
109.我受种种打击,立志不生气、不上火,被人讥笑,也不动性。气、火是两个“无常鬼”,能把他们降伏住,使火变为“金童”、气变为“玉女”,不受他们克,那就是佛!
110.逆来的是德,人需要认识,吃了亏不可说,必是欠他的。众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长命。若是无故挨打受气,也是自己有罪,受过了算还债,还要感激他,若是没有他打骂,我的罪何时能了?我说小人也有好处,是挤兑人好的,从反面帮助人。
111.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没孽不挨骂,没罪不挨打。逆事来了,是给你送德来的,不但忍受,还要感激他。
112.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中来的,逆事来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原故。
113.凡是对面来的,都是命里有的,所以遇着不如意的事、不对头的人,要能忍受。孔子在陈绝粮,耶稣被钉十字架,佛被割截肢体,都没怨人,那才是真认命,真认命才能成道。
114.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废了。
115.金刚是最硬的东西,所以要立金刚志。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责,不以为是加福,反而生气,是刚倒了!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气,是刚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刚志。
116.“炼透人情,就是学问”。要在亲友中去炼,炼成了就不怕碰,象砖瓦似的,炼透了就坚固,炼不透的如同砖坯子,一见水就化了!
117.要想明德,必须性圆。要想性圆,必须死心。能做个活死人,性就化了。
118.舍钱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禀性,就算得道。所以我教人化性,是一救万古,性灵不昧,那才是德。
王凤仪《化性谈》
1、不怨人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么?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药。人若能反省,找着自己的不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个不怨人,就能成佛。现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
2、不生气?不上火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用事,鬼来当家。因为生气、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给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来;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当神,甘愿做鬼。
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动性(耍脾气)是火,心里生气才是气。佛说“七处心灯”,我说不如掐死一头。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动,道心自灭,争贪的念头就生出来了。因争生气,因贪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就是富贵,也没乐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说把心掐死,多么省事!
3、找好处?认不是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
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说“上善若水”。
人和天地是一体,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世界没好,咱们哪能没有不是?不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头不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不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不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不是。依我说,有不明白的道、不会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着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丢了、道理迷了、情理亏了,才知道认不是。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丸”。
4、五行性
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
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像聚宝盆似的,内里有什么,就聚什么。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点也不错。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争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伤人,偏于水的厌人,偏于木的顶撞人。能化除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音哑疔疮。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咳血。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所以说什么性,就得什么病。
我说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样的。生怒气(木)便是杀;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买东西少给一文钱(金)也是盗;好吃好东西(水)便是酒;说半句谎话(土)也是妄。
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时达务,能化万物,不为万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别人坏是别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着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找好处生响亮金,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真水是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养万物。人如果得不着真五行,固执禀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啦!
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当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庄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读书人。
前生好杀害生灵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说谎的,今生金性就强;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达天时就是阳火,信因果就是阳土,找好处是阳金,认不是是阳水,能受气是真阳木,这是真五行。
现今的天时,人人性里都有火。火性人主贪、好争理,所以才争贪不已、战乱不息。不争不贪是真阳火,真阳火才能达天时,达天时不争不贪。
5、三界
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儒家的“三纲”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尽情理有勇。
三界就是三教,儒家从立命做起,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
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蔼和。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
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为三界中有三个贼,一禀性(又名气禀性,指怒、恨、怨、恼、烦而言),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贼,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
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说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说天皇是玉皇爷,管人的性,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地皇是阎皇爷,管人的命,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爷,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国法处罚。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为了叫人学好。
心里心思别人不对是心病,性里常发脾气是性病,心病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过来病就好了。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
三界的病我全会治,必须分开三界、清理三曹。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药是没有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人生要去贪、去争、去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的亏情理,欠阴间债。倘若三个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债,哪能有好结果?贪就是过,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好抱屈伤心,不抱屈保气保命;好后悔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伤身,不怨人保身保寿。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伤了。
我也有三个省:一省性中有没有脾气?有人拂逆我的时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没有偏私?吃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为正不正当?确实会做什么?这是我的三省。
我也有个三纲领,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我也有个八条目: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着急、气不上火、八不生气。若能做到,不费金钱、不费力气,不但成道,还能成佛。
人有三宝就是性、心、身。性属水、心属火、身属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气,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气足有发育、神足有灵。像烧砖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烧,最后用水浇,才能坚固。大家讲性心身,讲几遍就等于烧几把火。讲透了“三宝”足,胜享百官之富。
能忍则性了,知足则心了,勤劳则身了,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6、三性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
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能化去禀性(愁、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不能化的,一触即发,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
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神足即是德,神足就乐,乐就可以化禀性。脾气化尽,因果自了。
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7、三命
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就是阴命。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命好与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
“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命小要会长,命大要会守,就是“天权在手”。有人来见我,我先问他是做什么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再问他的家业和境况,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看看他的禀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阴命大小。三命是三界,三界贯通,还有不知道的吗?
人都没有为众的心,只知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为善人,是因为我把为己的心开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无尽无休的,为它还有头吗?
孟子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性是长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是长宿命;善用宿命的长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宿命, 是一定可以消阴命的。现今的人,只知用阴命、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又怎么能明白天道呢?
以宿命为公益的长天命;以宿命为自己享受的长阴命。所以说,有钱会花超三界,不会花的孽难逃。香瓜,苦的时候正长;天命,苦的时候也正长。不说人的不对,是消阴命。能忍才可以消阴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许多阴命。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阴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
8、性命
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着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没个不好的。可见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带坏啦!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没扎下根;若不认命,也难结果,好似开个幌花。学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认命。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认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轻,把名利看重啦!
古人说:“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点灵光无用处。”这话把性命双修的重要,说得太透彻啦!
9、四大界
志、意、心、身四大界(四个境界)。迷信的人说:奈何桥上三条路,一条是“金”,一条是“银”,一条就是“黄泉路”。我说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银”,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黄泉路”。
我常说,一个人必须把四大界分别清楚。究竟怎样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动(骂也不动性、打也不动性、杀了也不动性),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国的境界;若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贪得无厌,多忧多虑,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狱的境界。所以说,志界是佛国,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狱。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贪,身界人好斗。没说的叫做无心人,知足的叫做净心人,好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没心人是佛。
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见着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没说,看透因果,不找循环,没说就是“佛”。人要想超凡入圣,得会挪界(转移境界)。
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争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让,志界的人互相感恩。佛界人不思而得,神界人思则得之,魔(心)界人“求”才能得,鬼(身)界人“争”才能得。
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着人的,遇着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所以说,心身两界,绝不可叫他为主,只可叫他听命。
讲佛经的人说: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轮回。我说六道轮回,都在我们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贪取外物、不顾情理的便是物道(畜牲道),专好上火的便是妖道,专好生气的便是鬼道。这六道每天都轮回在我们身上,何必等死后呢?
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说有四个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那一界的人。以身当人的,不论做到什么地步也是个破败星;以心当人的,不论怎么能干,也是个操心人;以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么多,也不累心,是个活神仙。以志当人的,不论遇着多么逆的环境,也不动性,就是一尊佛。
有所忧虑则志倒,有所恐惧则意倒,有所好乐则心不正,有所忿懑则身不正。苦极生志,乐极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狱,贪心就是苦海。会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乐;会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义气也多大。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实上必有累事。
不高兴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针鼻大小的眼,就漏气了。性是本,意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根就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间,也像那雨似一样。
死心才能化性,禀性化了而后意成,意成而后志成,这是一定的道理。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界,轻则用意,重则使志。能够用志的,万世罪孽一笔勾销。可是魔来了,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动,便是种子。
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天堂没有坏人,地狱没有好人,苦海没有真人,佛国没有假人。
用志当人是没说的、不变的,你欺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就是杀了我,也是成我。以志当人就是个真。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各教圣人,没有不是以志为主的。我听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又听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当忍辱真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后还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神,是不是一样呢?所以我说,各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样的,若是分门别派就不对啦!
当今之世,诸天神佛,全在人间,可并没有投生落凡。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学哪位神佛,哪位神佛的灵就到;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遇到什么事,就学什么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平常人要不夺古人的志,终究是个平常人。真到了志界,半点火气也没有,只剩真乐啦!
10、学道
人的心理,总是好高,都是爱好。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坏在好上,好上、高处哪里有道呢?人是正眼没开,把道看错啦!别人不做的你去做,别人抛弃的你捡来,那就是德,也就是道。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来,自然归服你,自然服从你,这叫托底。可惜人都好抢上,不肯就下,所以离道远啦!
世人都怕水深火热,怕死在里面。岂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还不知道呢!我讲道,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钱是“入水不溺”。
我学道先学损、学穷,别人学高、学讲学问,所以没赶上我。
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这是得道的要诀。
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没离开人。今人为什么没得着呢?举例来说,一颗豆子,有了秧必须向上度浆,把豆粒度成了算。人也有本,常心思自己的本(分),诚心求三个月,便能得着,这是我求做活道得着的。
好高是贪,怕坏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尽职是丢天命。只一个好字,把英雄豪杰都坑害啦!
11、立命
世人都愿享福,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为人一不知足、二不认命。人要明道,有福会享,没福也会找。
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这种人准苦。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长,情理足道理长,道理足天理长,足了就不费力。若是做这个想那个,叫做漏气,象气球似的,一漏气就瘪了;又象蒸包子,一漏气就生了。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有轻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一起贪心,便落苦海,不论怎样大富大贵,也是毫无乐趣。
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长,名也准大起来。会当几个人就得着几条道。若是不尽职、不尽力、喜虚荣、做假事、有名无实,就立不住命。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着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
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离开本位,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过。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说话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当体成真。若是生为女身羡慕男人,贫穷人妄想富贵,做这个想那个,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就像梨要成在梨树上,不能在杏树上成。
八德就是八个门,都能进入佛国。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佣工)全都是抱定一个忠字;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
“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啦。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
12、化性
人落在苦海里,要是没有会游泳的去救,自己很难出来,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时的,还在因果里;救人的性是永远的,是一救万古、永断循环。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时的;救性是无形的,是万劫不朽的。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堕落。
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认假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说人不对,和人生气上火。其实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准会笑起来,哪能和人生气打架呢?我当初看世上没有一个好人,我就生气,气得长了十二年疮痨,几乎没把我气死,直到我三十五岁那年正月听善书,才知道生气不对,对天自责,我的疮痨一夜功夫就好了,立刻出了地狱。
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成我。假(指财、色、荣、辱等)的来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使它考验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灾免难。
能知人的性,才能认识人;能知物的性,才会利用物。这是和天接碴。什么样的人,就存什么心,说什么话,办什么事。你要是看他不对,是不知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准被他气着。就像屎壳螂推粪球、黄皮子(鼬)好吃小鸡,争贪的人,好占便宜。哪一界的人,办哪一界的事,所以说都对。
我受种种打击,立志不生气、不上火,被人讥笑也不动性。气、火是两个“无常鬼”,能把他们降伏住,使火变为“金童”、气变为“玉女”,不受他们克,那就是佛!
逆来的是德,人需要认识,吃了亏不可说,必是欠他的。众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长命。若是无故挨打受气,也是自己有罪,受过了算还债,还要感激他,若是没有他打骂,我的罪何时能了?我说小人也有好处,是挤兑人好的,从反面帮助人。
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没孽不挨骂,没罪不挨打。逆事来了,是给你送德来的,不但忍受,还要感激他。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中来的,逆事来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原故。
凡是对面来的,都是命里有的,所以遇着不如意的事、不对头的人,要能忍受。孔子在陈绝粮,耶稣被钉十字架,佛被割截肢体,都没怨人,那才是真认命,真认命才能成道。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费了。
金刚是最硬的东西,所以要立金刚志。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责,不以为是加福,反而生气,是刚倒了!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气,是刚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刚志。“炼透人情,就是学问。”要在亲友中去炼,炼成了就不怕碰,象砖瓦似的,炼透了就坚固,炼不透的如同砖坯子,一见水就化了!
要想明德,必须性圆。要想性圆,必须死心。能做个活死人,性就化了。舍钱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禀性,就算得道。所以我教人化性,是一救万古,性灵不昧。
【全文完】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
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么?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2.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药。人若能反省,找着自己的不是(错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3. 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个不怨人,就能成佛。现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4. “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不怨人就是真阳土)
不生气,不上火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6. 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7. 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用事,鬼来当家。因为生气、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给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来;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当神,甘愿做鬼!
8. 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9. 动性(耍脾气)是火,心里生气,才是气。佛说“七处心灯”,我说不如掐死一头。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动,道心自灭,争贪的念头就生出来了。因争生气,因贪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就是富贵,也没乐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说把心掐死,多么省事!
找好处,认不是
10.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11.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12.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
13.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说“上善若水”。
14.人和天地是一体,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世界没好,咱们哪能没有不是?不是(错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头不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不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不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不是。依我说,有不明白的道、不会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着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丢了、道理迷了、情理亏了,才知道认不是(承认不对即自己认错)。
15.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16.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
17.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
18.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丸”。
五行性
19. 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
20.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
21.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像聚宝盆似的,内里有什么,就聚什么。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点也不错。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22.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争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伤人,偏于水的厌人,偏于木的顶撞人。能化除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23.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
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音哑疔疮。
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
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咳血。
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所以说什么性,就得什么病。
24.我说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样的。生怒气(木)便是杀;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买东西少给一文钱(金)也是盗;好吃好东西(水)便是酒;说半句谎话(土)也是妄。
25.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时达务,能化万物,不为万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别人坏是别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着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找好处生响亮金,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真水是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养万物。人如果得不着真五行,固执禀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啦!
26.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当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庄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读书人。
27.前生好杀害生灵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说谎的,今生金性就强;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28.达天时就是阳火,信因果就是阳土,找好处是阳金,认不是是阳水,能受气是真阳木,这是真五行。
29.现今的天时,人人性里都有火。火性人主贪、好争理,所以才争贪不已、战乱不息。不争不贪是真阳火,真阳火才能达天时。(达天时不争不贪)。
三界
30.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31.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
32.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
33.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
34.儒家的“三纲”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尽情理有勇。
35.三界就是三教,儒家从立命做起,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
36.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蔼和。
37.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
38.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为三界中有三个贼,一禀性(又名气禀性,指怒、恨、怨、恼、烦而言),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贼,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
39.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说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说天皇是玉皇爷,管人的性,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地皇是阎皇爷,管人的命,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爷,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国法处罚。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为了叫人学好。
40.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心病,性里常发脾气是性病,心病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过来病就好了。
41.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
42.三界的病我全会治,必须分开三界、清理三曹。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药是没有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43.人生要是就是去贪、去争、去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的亏情理,欠阴间债。倘若三个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债,哪能有好结果?贪就是过,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44.好抱屈伤心,不抱屈保气保命;好后悔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伤身,不怨人保身保寿。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伤了。
45.我也有三个省,一省性中有没有脾气?有人拂逆我的时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没有偏私?吃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为正不正当?确实会做什么?这是我的三省。
46.我也有个三纲领,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我也有个八条目: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着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气。若能做到,不费金钱、不费力气,不但成道,还能成佛。
47.人有三宝就是性、心、身。性属水、心属火、身属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气,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气足有发育、神足有灵。像烧砖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烧,最后用水浇,才能坚固。大家讲性心身,讲几遍就等于烧几把火。讲透了“三宝”足,胜享百官之富。
48.能忍则性了,知足则心了,勤劳则身了,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三性
49.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50.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
51.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能化去禀性(愁、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不能化的,一触即发,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
52.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53.神足即是德,神足就乐,乐就可以化禀性。脾气化尽,因果自了。
54.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三命
55.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命好与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
56.“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命小要会长,命大要会守,就是“天权在手”。
57.有人来见我,我先问他是做什么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再问他的家业和境况,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看看他的禀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阴命大小。三命是三界,三界贯通,还有不知道的吗?
58.人都没有为众的心,只知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为善人,是因为我把为己的心开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无尽无休的,为它还有头吗?
59.孟子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性是长(音掌)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是长宿命;善用宿命的长(音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只有长天命,才可以消阴命的。现今的人,只知用阴命、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又怎么能明白天道呢?
60.以宿命为公益的长天命,以宿命为自己享受的长阴命。所以说,所以有钱会花超三界,不会花的孽难逃。
61.香瓜,苦的时候正长(音掌);天命,苦的时候也正长。
62.不说人的不对,是消阴命;能忍才可以消阴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许多阴命。
63.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阴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
性命
64.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着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没个不好的。可见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65.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带坏啦!
66.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没扎下根;若不认命,也难结果,好似开个幌花。学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认命。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认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轻,把名利看重啦!
67.古人说:“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点灵光无用处”,这话把性命双修的重要,说得太透彻啦!
四大界
68.志、意、心、身四大界(四个境界)。迷信的人说:奈何桥上三条路,一条是“金”,一条是“银”、一条就是“黄泉路”。我说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银”,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黄泉路”。
69.我常说,一个人必须把四大界分别清楚。究竟怎样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动(骂也不动性、打也不动性、杀了也不动性),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国的境界;若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贪得无厌,多忧多虑,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狱的境界。所以说,志界是佛国,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狱。
70.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贪,身界人好斗。没说的叫做无心人,知足的叫做净心人,好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没心人是佛。
71.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见着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没说,看透因果,不找循环,没说就是“佛”。人要想超凡入圣,得会挪界(转移境界)。
72.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争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让,志界的人互相感恩。
73.佛界人不思而得,神界人思则得之,魔(心)界人“求”才能得,鬼(身)界人“争”才能得。
74.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着人的,遇着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所以说,心身两界,绝不可叫他为主,只可叫他听命。
75.讲佛经的人说: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轮回。我说六道轮回,都在我们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贪取外物、不顾情理的便是物道(畜牲道),专好上火的便是妖道,专好生气的便是鬼道。这六道每天都轮回在我们身上,何必等死后呢?
76.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说有四个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那一界的人。以身当人的,不论做到什么地步也是个破败星;以心当人的,不论怎么能干,也是个操心人;以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么多,也不累心,是个活神仙。以志当人的,不论遇着多么逆的环境,也不动性,就是一尊佛。
77.有所忧虑则志倒,有所恐惧则意倒,有所好乐则心不正,有所忿詈则身不正。
78.苦极生志,乐极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狱,贪心就是苦海。
79.会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乐;会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义气也多大。
80.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实上必有累事。
81.不高兴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针鼻大小的眼,就漏气了。性是本,意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根就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间,也像那雨似一样。
82.死心才能化性,禀性化了而后意成,意成而后志成,这是一定的道理。
83.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界,轻则用意,重则使志。能够用志的,万世罪孽一笔勾销。可是魔来了,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动,便是种子。
84.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天堂没有坏人,地狱没有好人,苦海没有真人,佛国没有假人。
85.用志当人是没说的、不变的,你欺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就是杀了我,也是成我。
86.以志当人就是个真人。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87.各教圣人,没有不是以志为主的。我听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又听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当忍辱真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后还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神,是不是一样呢?所以我说,各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样的,若是分门别派就不对啦!
88.当今之世,诸天神佛,全在人间,可并没有降生落凡。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学哪位神佛,哪位神佛的灵就到;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遇到什么事,就学什么人。像摘(挑取)花似的,摘一个做一个。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平常人要不夺古人的志,终究是个平常人。
89.真到了志界,半点火气也没有,只剩真乐啦!
学道
90.人的心理,总是好高,都是爱好。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坏在好上,好上、高处哪里有道呢?人是正眼没开,把道看错啦!别人不做的你去做,别人抛弃的你捡来,那就是德,也就是道。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来,自然归服你,自然服从你,这叫托底。可惜人都好抢上,不肯就下,所以离道远啦!
91.世人都怕水深火热,怕死在里面。岂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还不知道呢!我讲道,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钱是“入水不溺”。
92.我学道先学损、学穷,别人学高、学讲学问,所以没赶上我。
93.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这是得道的要诀。
94.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没离开人。今人为什么没得着呢?举例来说,一颗豆子,有了秧必须向上度浆,把豆粒度成了算。人也有本,常寻思自己的本(分),诚心求三个月,便能得着,这是我求做活道得着的。
95.好高是贪,怕坏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尽职是丢天命。
96.只一个好字,把英雄豪杰都坑害啦!
立命
97.世人都愿享福,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为人一不知足、二不认命。人要明道,有福会享,没福也会找。
98.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这种人准苦。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长,情理足道理长,道理足天理长,足了就不费力。若是做这个想那个,叫做漏气,象气球似的,一漏气就瘪了;又象蒸包子,一漏气就生了。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轻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一起贪心,便落苦海,不论怎样大富大贵,也是毫无乐趣。
99.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长,名也准大起来。会当几个人就得着几条道。若是不尽职、不尽力、喜虚荣、做假事、有名无实,就立不住命。
100.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着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
101.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离开本位,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过。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
102.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说话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当体成真。若是生为女身羡慕男人,贫穷人妄想富贵,做这个想那个,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就像梨要成在梨树上,不能在杏树上成。
103.八德就是八个大门,都能进入佛国。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佣工)全都是抱定一个忠字;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
104.“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啦。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
化性
105.人落在苦海里,要是没有会游泳的去救,自己很难出来,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时的,还在因果里;救人的性是永远的,是一救万古、永断循环。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时的;救性是无形的,是万劫不朽的。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堕落。
106.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认假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说人不对,和人生气上火。其实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准会笑起来,哪能和人生气打架呢?我当初看世上没有一个好人,我就生气,气得长了十二年疮痨,几乎没把我气死,直到我三十五岁那年正月听善书,才知道生气不对,对天自责,我的疮痨一夜功夫就好了,立刻出了地狱。
107.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成我。假(指财、色、荣、辱等)的来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使它来考验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灾免难。
108.能知人的性,才能认识人;能知物的性,才会利用物。这是和天接碴。什么样的人,就存什么心,说什么话,办什么事。你要是看他不对,是不知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准被他气着。就像屎壳螂推粪球、黄皮子(鼬)好吃小鸡,争贪的人,好占便宜。哪一界的人,办哪一界的事,所以说都对。
109.我受种种打击,立志不生气、不上火,被人讥笑,也不动性。气、火是两个“无常鬼”,能把他们降伏住,使火变为“金童”、气变为“玉女”,不受他们克,那就是佛!
110.逆来的是德,人需要认识,吃了亏不可说,必是欠他的。众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长命。若是无故挨打受气,也是自己有罪,受过了算还债,还要感激他,若是没有他打骂,我的罪何时能了?我说小人也有好处,是挤兑人好的,从反面帮助人。
111.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没孽不挨骂,没罪不挨打。逆事来了,是给你送德来的,不但忍受,还要感激他。
112.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中来的,逆事来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原故。
113.凡是对面来的,都是命里有的,所以遇着不如意的事、不对头的人,要能忍受。孔子在陈绝粮,耶稣被钉十字架,佛被割截肢体,都没怨人,那才是真认命,真认命才能成道。
114.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废了。
115.金刚是最硬的东西,所以要立金刚志。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责,不以为是加福,反而生气,是刚倒了!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气,是刚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刚志。
116.“炼透人情,就是学问”。要在亲友中去炼,炼成了就不怕碰,象砖瓦似的,炼透了就坚固,炼不透的如同砖坯子,一见水就化了!
117.要想明德,必须性圆。要想性圆,必须死心。能做个活死人,性就化了。
118.舍钱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禀性,就算得道。
“为了这个家,我付出了这么多,看着身边的姐妹提升的提升、发财的发财,而我还是一个小小的职员,到头来你却说我不顾家,这日子没法过了。”
在生活中,这样的话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一般我们把它称作为抱怨或牢骚。抱怨是对不满情绪的发泄,一般情况下女性朋友的抱怨较多。抱怨不能一概而言,它有层次高低之分。所以有人把它分为低级抱怨、高级抱怨和超级抱怨。所谓低级抱怨,是指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比如工作待遇太低,工作环境恶劣等等。高级抱怨则涉及到人的自我尊重和自我价值肯定等问题,比如自己的工作成果没有得到领导的奖赏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等等。超级抱怨往往是对整体环境而言的,比如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整个社会正义的需求等等,抱怨者往往有一种忧患人世的危机感,抱怨社会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般美好。对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向小康前进的我们来讲,今天的抱怨多见于高级抱怨和超级抱怨,而且这些抱怨一般指向家庭和工作上的不满。
有的人认为发发牢骚,是对不满情绪的发泄,有易于身心健康,其实不然,抱怨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健康,而且还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1、“应该如此”的心态
简单的说,“应该如此”的意思就是:“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那样发生。”他们事事要求公平,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如果稍出差错就觉的老天对自己不公平,比如说女人们经常的抱怨是:我为他、为这个家庭付出这么多,为什么得不到回报呢?她们认为:自己必须受到对方的关注和尊重,我们的付出别人理所当然就应该给我们回报,家人应该满足自己的要求;且潜意识中又往往想少付出而多得到,这都是一些不合理的过分要求,自己却又难于意识到。一旦这些过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有一种被作弄和被欺骗感,心中愤愤不平,于是各种抱怨就出来了。
2、“托付心态”
“托付心态”指的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由于女性从小就受传统观念的熏陶,使她们习惯于设想自己未来的生活是做贤妻良母。如果社会真正提供机会让她们完全独立,过一种全新的、不依靠男人的、体现男女平等的生活时,女性从小养成的依赖心理又会使她们感到犹豫不决,甚至为失去男人的依靠而感到慌恐和不安。所以说,女人真是一种矛盾体,一方面她们渴望一种全新的生活带给她们发现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机会,以维持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但另一方面,她们又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害怕独立生活的操劳、紧张、竞争和不稳定。故很多女性都处于自立和依赖这两者矛盾的内心冲突之中,甚至那些在事业上很成功的女性也仍然倾向于依靠什么人,正如有的女性说:只要周围有什么人可依靠,我就不想靠自己。
一旦把自己的快乐和成功托付给了别人,那么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你带来影响,不顺心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抱怨和牢骚也随之而来。
总的说来,抱怨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的感觉,是一种追求完美的心理,是一种情绪化的心态。
第一,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比如,当你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如果能通过恰当的方式提出来,本来有可能得到合情合理的解决。但如果你不分场合、不顾及影响,大发牢骚,就会使本来有理的事变成无理取闹,失去别人的同情。同事之间的误会,通过推心置腹地谈心,会比较容易得到解决,如果怒气冲冲地发一顿牢骚,就可能会伤害彼此间的感情。
第二,让人认为你是一个没有修养的人。修养有素的人懂得珍惜感情,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不满情绪不分场合地倾泻出来。而缺乏修养的人不懂得珍重感情,也不情愿克制自己,一有不高兴,马上就以抱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会使你的同事和家人觉得你是个没有修养的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马上就会一落千丈。当今的知识女性都是高学历的,肯定不希望给人一种“三八婆”的形象。
第三,反映出一个人心地狭窄,度量有限,喜欢计较小事。爱占小便宜的人,抱怨特别多,因为他常常会感到自己吃亏。分任务,他希望比别人轻一些;有好处,他希望比别人多一些。而让一个人在每件事上总占便宜是不可能的,于是心地狭窄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吃亏的地方,就每天都会有发不完的牢骚。
第四,表现一个人的怯弱无能。凡是具有很强工作能力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还是自己陷入不利境遇,他都能够冷静地考虑对策,依靠自己的努力征服困难,扭转被动局面;而懦弱无能的人,碰到这种局面,就会显得束手无策。他们既然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战胜困难,于是就免不了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此外,抱怨还会加剧不良情绪,使人失去和困难作斗争的决心、信心和勇气。总之,抱怨是一种不良心理现象,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对身心健康无益。
那么我们女性朋友
首先,得纠正自己某些错误的信念和观点。其实,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对别人有过分的要求,那怕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他们也没有责任和义务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生活的真谛不在于求得回报,别人不欠我们任何东西。因为别人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意志、喜好来行事,我们不可能主宰环境和他人。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负责。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命运、情感交给环境、交给运气或交给他人,那么,他时时都有受到伤害和产生怨恨的可能。所以,女性要走出情感困惑,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对自己的情感负责,否则,你未来的生活将可能充满悲哀。
其次,克服依赖心理。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快乐,只可有自己找到。那么,女性朋友要解除自身烦恼,不能怨天尤人,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社会因素只是诱发烦恼的外因,而自身的个性心理弱点才是导致烦恼的内因,只有改善自己才能改善情绪。要逐步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主等品德,这是冲破传统观念的无形罗网,扫除各种情绪障碍的最好突破口,也是女性成功的关键。
第三,要学会自我消解,即通过自我劝慰、自我开导、自我调适,使自己冷静下来,把问题想通、想透,这是克服
抱怨心理的最好的办法。之所以会产生抱怨,固然与身边的不公正现象有关,但也与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和认知方式有关。想一想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否对头,是否只从个人意愿出发;想一想自己考虑问题是否全面,有没有偏激;想一想还有没有比抱怨更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生活中的琐事侵扰。有些女性朋友的抱怨常常来自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凡事过于较真儿,斤斤计较,常常是搞的自己疲惫不堪。那么对于这些琐碎之事,我们还是置之不理为佳,一位哲人说的好:如果你被疯狗咬了,难道非要把侵犯你的疯狗也反咬一口么?所以,遇事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生活的更加理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抱怨和牢骚。
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已,反之人, 岂不迂乎哉!”意思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会选择生活的道路,时刻把握命运的主动权。
面对现实生活中暂时不完善的地方,不要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我们不能像裁判员、 检查官那样居高临下地评判、抨击和指责别人,而应当看到自己的责任,拿出实干的精神和勇气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69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