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青春期里多叛逆,,心理引导是关键

佚名 2023-07-03 12:16:37

现在的青少年,一方面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况了。另一方面,青春期叛逆行为也让很多家长们头疼不已。究其原因,多是家长的关系和引导不够,叛逆期正是人格、三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很多的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和孩子们的沟通。

1、要经常与人沟通

日常生活中可以将自己的遭遇与同学、朋友甚至是父母们分享,特别是带有负面情绪的,要适当发泄出来,不要隐藏。家长们也应该多留心观察孩子们的行为表现,一旦出现异常,就应该主动了解沟通,不要让孩子的心理存在阴影,从而造成抑郁等症状。

2、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一个人长时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工作效率会有显著的提升,对于他人的包容性也会更大。遇到挫折不要气馁,要积极的去解决,不要逃避。就像学习上的难题,如果你一直躲避,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3、可以鼓励外出游玩

家长可以适当的带孩子们去一些文化氛围或者是自然山水比较优美的地方,前者可以学习到一些感悟,后者可以放松心情,缓解课业压力。同时对孩子们和朋友出游也不用过分阻拦,以免激发其叛逆的情绪。

青春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叛逆的时期,多加引导,多点关注,这比打骂起到更好的效果。

如何教育,引导叛逆中的孩子度过青春期?

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
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
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结果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专家建议,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父母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话不假。上了中学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
叛逆是由青春期孩子的成长规律决定的,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不叛逆反而是不正常的。
1从孩子的发展来看叛逆其实是一个好的开始
①叛逆是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上二者为基础。
叛逆说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②叛逆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③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
脑发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他们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与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这加剧了青春期的情绪问题。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绪多变,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④叛逆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
叛逆其实是孩子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成长为独立个体的一种方式。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疏离父母,更多地与同伴相处。这种人际关系的调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在青春期之前,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而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关系发生变化,自主取代依恋成为亲子关系的突出特征。在青春期顺利完成依恋到自主的转变,对孩子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十分重要,叛逆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怎样理解他人,这都是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同伴关系对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中学阶段拥有充足的朋友、与朋友保持稳定而较亲密的友谊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际交往比较顺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孩子叛逆如何引导?

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很多人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叛逆,但其实女孩的叛逆比男孩更难管教。面对叛逆的女孩,作为父母首先要加强正面管教,引导女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孩子内心非常敏感,随着身体的变化,她们也希望做人要像大人一样,凡事要自己做主,父母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由玩耍,不要过多干涉,允许孩子犯错,不要对孩子要求完美。

如何引导叛逆的孩子?

1. 尊重你的孩子。意识到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变得敏感,他们的身体成熟有成熟感,渴望自由和尊重。

2、了解孩子。孩子遇到问题,需要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

3、不要使用暴力,沟通是关键;给孩子自由。适当的放开她承担责任。

4、改善沟通,保持信息畅通。坚决杜绝居高临下、霸道的讲课,甚至是强硬的谈话语气,当你过于情绪化时,停止与孩子交流。

5、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适当满足女孩的愿望,女孩的独立愿望可以在父母亲切的气氛中帮助实现。

6、多听少说,帮助女生尽快独立。尊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很重要,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这样更有利于与孩子平等沟通。

7、爱孩子。无条件地爱她,没有很多条条框框。

8、在女儿的房间里放一本关于青春期发育的专业书籍。引导孩子从书本中获得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所需的知识,并润泽它。

9、父亲的教育要到位,增强家庭教育的作用和责任意识。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处于妈妈唠叨的崩溃期,一旦听到妈妈不说话,你就会分心,哪怕是半点不听正确的讲话。这时,父亲应该跟进,对女儿的学习和成长的关系,以身作则。

10、放下架子,做少女成长的“军师”。帮助您的孩子提出建议,让她去实现她的独立愿望。

正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引导教育?

孩子到了初中,在年龄上已经是12-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期,而在身体上,也是生长最快速的时候,很多初中生,猛得看上去,在外型上几乎与大人无异。但是心理呢,其实还是个孩子。

而正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期,所以这一时候逆反的心理会尤其严重,他会与一切对抗,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理解他。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所以这一时期,在叛逆的表现上,很多孩子容易恋爱、容易游戏成瘾,容易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在心理学上讲,这叫做“成瘾性心理”。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心理,叛逆的根源是什么?其实,这背后,透露出的是孩子内心的无助。

当他开始慢慢长大,懂得的事情越来越多,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可是他不会处理,他不知道怎么办?而家长们,并不理解,家长关心的只是作业写没写完,成绩考得怎么样,吃得饱,穿得暖。其他呢?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太少。对孩子的内心关注的太少,孩子就会觉得无助,他会害怕,进而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会假装坚强、勇敢,来掩饰自己的无助。叛逆也就自然发生了。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

我觉得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与孩子再发生正面的争吵,不要对孩子大吵大叫。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其实透露出的是家长的焦虑心理。越焦虑就会越大声,越大声,孩子的反抗就会越强烈。结果呢,家长与孩子谁都没有取得所谓的胜利,关系再一次崩裂。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家长更焦虑,孩子更叛逆,问题一点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恶化。

所以,家长要与孩子交流时,要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事情。不要带着情绪与孩子交流。

其次,家长要去夸孩子。夸什么呢?可能有的家长张嘴就会说“他根本没有优点”。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偏见。家长要夸的有时候不是孩子的优点,那是不是就说大空话呢,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当然也不是,而是要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他内心善良的、温暖的,积极的,乐观的,热爱的一面来。比如,冬天有一天你下班回家,因为穿得少,冻得满脸痛红。孩子看见你可能会说:你看看你,明知道天这么冷还穿这么少,真是的。这句话虽然听上去好像是指责,实际上表达了孩子对你的关心。这不就是孩子表现出的优点吗?这时候家长要说的是:哎哟,都会关心你老妈啦,难得啊。而不是说:我穿多穿少用你教,管好你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如果是后一种回答,孩子就对你关上心门,他的叛逆也许会变成与家庭成员的“冷暴力”。

还有呢,作为家长一定有很多的苦衷,觉得自己付了这么多,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呢?家长们一定要抛掉这种观念,这是一种特别害人害己的观念。越这样想,孩子越不会领悟,你本身也会越来越痛苦。而家长作为成年人,在我们要求孩子这么做,那么做的时候,首先要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希望家长多改变自己一些,给孩子多一些内心的关爱与照顾,多一分易理解与信任。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的是,孩子最终是会度过青春的叛逆期的,不管你管不管,怎么管,但是这段经历对他未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很难去判断,但是如果家长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孩子的心变的柔软,脱掉那副叛逆的坚硬盔甲,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而如果只是因为他年龄的增加,最后自然而然地不再叛逆,这貌似殊途同归的结果,其实后者埋藏了更多的隐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57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