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拖延症患者的应对方法,拖延症有哪些症状(拖延症的表现是什么?)

佚名 2023-07-03 07:14:05

一、教你如何战胜拖延症

1、比较法——让自己从心理上接受

当我深入思考了为什么会产生拖延的问题之后,我认识到拖延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欺骗。我们人性生来懒惰,这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有一个舒服温暖的被窝,我是不会愿意起身去寒冷的户外。从远古以来,我们人类就进化了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即远离有害的,趋向有利的。这样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存活在恶劣的环境中,这是我们大脑的一个固有机制。那么,拖延的产生本质也与这个有关,我们更希望去做简单的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令我们痛苦的工作。

那么,我就利用这个特点,发明了比较法,其实就是欺骗自己的大脑,因为我们的大脑不会进行比较,很容易被欺骗。例如,某人可能为了买一个在A商店30元的钢笔而打车去B商店买同样的售价20元的钢笔,结果坐车花了15元。

这种方法就是,在你的任务列表里再挑一个比你此时你不想做的任务A更容易的任务B,然后告诉自己,A和B此时必须完成一个,你可以自己挑选。那么,作为大脑,肯定觉得B比较容易,所以就去做B吧。事实上,可能还有任务C、D、E比B更容易做。这样,我们就成功的欺骗了自己,让自己在心理上感到不再畏惧,就能立即去行动。那么,我们可以找一个比A更难的任务S,这样,我们也就有理由去做A了。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方法,不过很有效果。

2、切断干扰源——让自己更加专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干扰源,例如手机、电脑、网络等,当我们想要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做一件很想拖延到明天的事情时,一个他人的短信也许就可以让我们转移注意力,去干其他事情,甚至很难再回到最初的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简化周围所有的干扰源,把所有认为可能会打断我们专注状态的东西全部通通切断。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断开网络连接,把手机调到静音,找一个独处的环境开始写作,直到写完。这种保持专注的状态很重要,本来磨磨蹭蹭要2个小时做完的事情,我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那么节省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彻底的放松。这样即完成了任务,又可以好好的休息。

3、禁止多任务操作——变得简单高效

虽然说我们的大脑是多任务操作系统,我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洗澡,一边听音乐一边做饭。但有的时候,单线程工作可以让我们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让我们更快的完成任务,从而减少拖延的次数,培养立即完成的好习惯。

二、拖延症有哪些危害

一、怀疑自己。当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长期如此,你会觉得自己有身体方面的疾病,长期这样也会给内心造成影响,变得不自信,怀疑自己的人生。

二、精神萎靡。没精神,怀疑自己是植物人,或者还有点心脏病的意思?都不是,你干不动活很多时候是因为你不去做,出现上面的情况你的身体95%的可能是健康的,一点病都没有,除了做事拖延外。

三、心理扭曲。如果你的家人朋友说你太懒了,别不爱听,这是真的,这是一种心理上厌倦的情绪,不管是生气、嫉妒还是嫌恶等都可能引起拖延症的出现。

四、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因为你的拖延,会让自己的事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活动总是被拖延,好事总是不能成圆。

五、变得自我。因为你不会对所有的事情都拖延,而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拖延,不要认为自己只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对的,实际上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还是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有做好了必要的事情,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六、出现焦虑。因为他们工作和学习的不突出,拖延成了恐慌,他们开始否定自己,贬低自己,从而产生焦虑,甚至会厌世情绪。

三、防治拖延症的自我调节方法

一、制定明确。目标有的人做事情时喜欢拖拖拉拉,是因为没有认识清楚这件事情所带来的背后作用。因为,在开始着手一件事情之前,首先明确为什么要做,做完后会有什么的结果。这样,你就有足够的动力在相应时间内把事情做好。

二、巧妙利用时间。对于一项工作或是一个学习任务,患有拖延症的人常常以“时间不足”作为无法按时完成指定任务的借口。这样只会让你陷入恶性循环当中,而在这样过程中,你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会不断退化。所以,制定好时间表,找出自己工作效率最好的时间段进行巧妙利用,有助于顺利摆脱拖延症。

三、加强组织能力锻炼。拥有良好组织能力的人,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如果你在工作当中总是毫无条理和规划的话,容易陷入一种工作健忘困境中,导致常常忘记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四、提升自信。生活中,各方面所带来的挫败感,都会打击到我们的生活积极性,让拖延症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不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工作,不宜过于介怀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而是应该寻找解决方法,改善现状。多发掘自身优点,从小事情中获得自我肯定,可以帮助你尽早摆脱拖延症。

四、五大拖延症状你中招了吗

1、百分之二十的人认为自己是长期拖拉的人。对他们来说拖拉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并不适应它。这种状态充满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不能按时付帐单,他们忘了买音乐会的门票,他们直到圣诞前一天才去买礼物……

2、拖拉并非不重要,虽然通常我们不把它当作一个严重问题。它其实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深奥问题。通常我们都宽容别人拖拉的借口,这也是问题的根源。

3 、拖拉的人对自己撒谎。比如“我更想明天做这件事”,或者“有压力我才能做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拖拉者的另一个谎言是时间压力会让他们更有创造力,其实这只是他们的感觉而已,他们是在挥霍时间。

4 、拖拉并不是时间管理或者计划方面的问题。拖拉并不因个人对时间的估计能力而不同,虽然这些人会更乐观一些。法拉利教授强调说:“要一个拖拉的人做一个有计划的人,就像让一个长期消沉的人马上振奋起来一样。”

5、拖拉的人不断找消遣的事儿,特别是自己不需要承诺什么。查看电子邮件就是绝佳的目标,这样的事情成为他们调节情绪(比如害怕失败)的一个途径。

拖延症的表现是什么?

我是一个极其讨厌拖延的人,不喜欢做事情拖拖拉拉,而且毫无进展,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一个人具有拖延症,他就会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表现,比如说他会找各种借口,以此拖延时间;他会在事情做到关键的时候说自己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他会逃避自己目前面临的事情,而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我觉得一个具有拖延症的人,很多时候就是缺乏面对事情的勇气。对自己预期的成就太高,并且有期望让自己把任务完成的更加完美,可是就是做不到。然后就会拖延,身心都会受到折磨。


一个拖延的人在自己的期望下不断的要求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要求自己一定要把任务做到完美,可是自己想得太多,做的就太少,预期的结果就难以达到。这便是很多拖延症患者的症状。我是每次做事情之前给自己的目标并不会太高,也不会一味的要求自己做事情做到完美。只是告诉自己,今天要完成什么事情就一定得完成,一定要做事情不要只顾着空想。一直想怎么做是没有用的,它只是在浪费你的脑力活动和你宝贵的时间。


所以想要改变拖延症就一定要把自己的任务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这样子你就不会去拖延,要求自己每天完成多少任务,就有确切的事情去做。自然难以找到时间去空想了,也就不会拖延了。

拖延症原因与应对方法

拖延症无论是对于公司还是对于个人都影响巨大

明明知道不对,却改不掉,爱拖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原因之一,喜欢拖延的人往往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我约束的毅力。

原因之二,不够自信,内心夸大工作难度,越想越怕;又或者盲目自信,错误预估完成工作的时间进度。

原因之三,做事不专注,容易被打岔,被无关紧要的其他事吸引注意力,主要任务却没有完成。

接下来我们训练自己知行合一,从三个方面克服拖延症。

有效工作者必须先做首要的事情,而且要专一不二,不参与不接触与己无关的小事,以保证集中时间和精力做计划中重要的事情,进入高校工作模式。

几乎所有被拖延的事都难度偏大,很多人都喜欢把容易的火先做完,最后处理最难的工作,这个次序的改正最重要的事情,通常最困难,而且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你做完了再多的琐碎工作都没有意义,看上去很忙也很利落,可是被拖延的确是决定绩效的80%的核心任务,所以无论老板还是其他员工,都不会觉得你能干又高效,你依旧是个拖延症患者

即时挑战之后,依旧没有完成,难度很大的任务也千万不要沮丧,成熟的上司再决定是否重用你的时候还会考察你,勇于挑战困难工作的态度

此时的你已经成为老百姓中的潜力股,你所获得的潜在价值本切的观望者,永远也不可能得到这些都是你走向更高台阶的资历。

练习对时间的预判能力,可以再做一项工作,之前学一册可能花费的时间,然后按照你的正常速度去做,看看实际使用的时间与你预测的时间之间有多少差距,通过这样的预测列席,你会慢慢熟悉自己的节奏,并且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当你能够预测一项工作要花多长时间之后,你要做的就是为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完成期限,把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完成步骤,列出工作计划,严格的给自己设置完成时限。

立即行动,有时候很难,尤其是在面对一项你不熟悉的任务,是常常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如果你觉得工作艰巨,可以分段式来解决。把每一部分细分成几个完成步骤,并使的每个步骤都能在短时期内完成。

完成的过程还要时刻记住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做,否则你的每一个步骤都会被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打乱,又被动的变成了拖延者。

通过复习这一段,我给自己已经想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无论有多少事先做认为重要、有挑战、自己又爱拖延的事,必须把它完成。

坚持的时间首先是30天,这也是最近和朋友立下的约定,并且正在实行,虽然有挑战,但相信我们坚持下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4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