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社交恐惧症_,7大心理疗法介绍(社交恐惧症的三种心理治疗方法)

中医世家 2023-07-03 05:44:01

一、如何心理治疗社交恐惧症

1.暴露疗法

让病人暴露于能引起焦虑烦恼的各种不同的现实刺激性情境中,在暴露期间有目的有步骤地使病人产生最严重的焦虑反应,鼓励患者坚持到焦虑缓和为止,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又叫快速暴露法,或称满灌疗法。快速、持续满灌法有时又称为集中练习,即反复暴露练习而没有太多的间歇时间休息,以取得更好的适应效果。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暴露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各种恐怖症。随访研究疗效比较持久,可以维持数年。

2.催眠疗法

精神分析师通过言语暗示或催眠术使病人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挖掘病人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发病的根源,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患者所具有的可暗示性,以及患者的合作态度及接受治疗的积极性是催眠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3.森田疗法

森田认为,由于患者对事、对人、对己过分敏感而产生的某些神经症状。患者大多数有一种疑病心理,追求完善,追求舒适,常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过分担心。常把自己正常变化如心跳快些等误认为病态,并集中精神注意这些表现,从而出现焦虑和紧张,使不适的感觉进一步增强,导致各种主观症状越来越明显。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森田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惧症的指导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要接受社交中的“胆怯、紧张、心理不安”,这一既定事实,不再把其当作身心异物加以排斥,不再关注体察心理症状,而是要带着紧张、胆怯象正常人一样交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使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4.综合疗法

综合疗法包括社交技能训练和认知行为集体治疗这两种治疗手段。两者都包括对恐怖情境的暴露和脱敏。社交技能训练通过像微笑、保持目光的接触、适宜的语调、如何接受赞美、提问、以及发现和回应同伴的情绪变化等一些社交场合基本技巧的学习应用去应对社交恐惧,甚至人为设计小型的社交场景来增加患者的社交经验。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着重纠正社交中的错误认知,综合了“暴露疗法”、“认知疗法”,突出团体治疗的特点。

5.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疗法: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主要针对童年是否有创伤经历以及创伤对您的症状的影响,让潜意识的东西呈现在意识里,并发泄压抑和累积的情绪,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疏导。

6.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在心理治疗时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

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

7.行为认知疗法

行为认知疗法的理论假设:焦虑中有心理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是一个三重的理论结构。所以无论是团体、家庭或者个体治疗,都要包括基于以上三个部分的技巧指导、心理支持以及防御复发的防御计划。首先从认知角度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源于自己的认知建构方式,进而形成建设性的自我观念,学会用正确、理智的观念(如:每个人都会犯错)来代替引起焦虑的想法(如:如果我犯了错误,我就是一个笨蛋),卸下习得的不现实和非逻辑的准则;其次使用系统脱敏法,对引起恐惧的情况做行为分析,把焦虑的程度按次序排列,建立一个焦虑等级层次,先通过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从引起焦虑程度最低的情景到能想象到的最严重的焦虑程度的情景进行系统脱敏,再通过指定作业,在疗程之外的实际社会情景种使用治疗中学到的技巧;最后,制定翔实的防御计划并将治疗中习得的技能概念化形成系统的结构以应对未来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二、社交恐惧症的病因病理

社交恐惧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与其它恐惧症类似,目前认为社交恐惧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双生子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广场恐惧可能与遗传有关,且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某些特定的恐惧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惧,先证者中约2/3的生物源亲属患有相同疾病,这类患者对恐怖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与一般的恐惧症患者不同,他们表现心动过缓而不是心动过速,易发生晕厥。

神经生化研究

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出现恐惧症状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升压试验阳性,可乐定激发实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

心理社会因素

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

三、社交恐惧症鉴诊断鉴别

诊断要点

1.符合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特点。

2.以恐惧为主,同时符合以下4项症状: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3)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明知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无法控制。

3.对恐惧的情景和事物的回避行为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病程持续1月以上。

5.导致个人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6.排除广泛性焦虑障碍、疑病症、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排除躯体疾病如内分泌疾病。

鉴别诊断

1.正常人的恐惧 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虑。

2.与其它神经症性障碍鉴别 恐惧症和焦虑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社交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或处境引起,呈境遇性和发作性,而焦虑症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常持续存在。强迫症的强迫性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对外界事物恐惧。疑病症患者由于对自身状况的过分关注而可能表现出对疾病的恐惧,这类患者认为他们的怀疑和担忧是合理的。

3. 抑郁障碍 某些抑郁障碍伴有短暂的恐惧,某些社交恐惧症患者也伴有抑郁心境,恐惧症与抑郁并存可加重恐惧。诊断则根据当时每一个障碍是否达到诊断标准。若恐惧症状出现之前已经符合抑郁障碍的标准,抑郁障碍的诊断应优先考虑。

4.颞叶癫癎 可表现为阵发性恐惧,但其恐惧并无具体对象,发作时的意识障碍、脑电图改变及神经系统体征可资鉴别。

四、社交恐惧症的症状表现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故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亲等,或是熟人。可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可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症状可发展到惊恐发作的程度。

临床表现可孤立限于如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或遇到异性,也可泛化到涉及家庭以外的几乎所有情景。

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广场恐惧与抑郁障碍;一部分患者可能通过物质滥用来缓解焦虑而最终导致物质依赖,特别是酒依赖。

社交恐惧症的三种心理治疗方法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社交恐怖在身体上的表现相较于其他心理问题的表现显得尤为明显。患者会感到口干、出汗、心跳剧烈;在他人眼中显得十分紧张,伴随着脸红、口吃结巴、轻微颤抖。

心理疾病虽然属于心理问题,但所有心理活动都建立在大脑的生理活动之上,因此心理疾病有明显的神经生理基础。目前常规理论认为神经症的病因是由于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失调(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治疗社交恐惧的心理疗法主要分为三种

一、 暴露疗法:主要让患者待在引起心理恐惧的场景中,有计划的逐步提升场景难度引发患者的最严重中的恐惧、焦虑;以达到患者在恐惧场景中可以慢慢的适应,提高自身的耐受性。之后再类似的场景中,患者的社交恐惧会明显的降低。

二、 催眠疗法:通过言语暗示或催眠术使病人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挖掘病人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了解相关人员是否经历过某些窘迫事件,寻找发病根源,以消除病理心理及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三、 森田疗法:患者大多存在疑病心理,过于追求完善和舒适,对自身健康状态过分担心。常把自己正常变化如心跳快些等误认为病态,并集中精神注意这些表现,从而出现焦虑和紧张,导致不适的感觉进一步增加,各种主观症状越来越明显。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惧症的指导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要接受社交中的“胆怯、紧张、心理不安”,这一既定事实,不把其当作身心异物加以排斥,不再关注体察心理症状,而是要带着紧张、胆怯像正常人一样交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使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疗法有哪些?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会导致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害怕、紧张、尴尬和不自在等不适情绪。社交恐惧症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患者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对于年轻人来说,社交恐惧症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作为一个曾经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我想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战胜社交恐惧症的。

首先,要认识到社交恐惧症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心理障碍。许多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因此,患有社交恐惧症并不意味着自己有问题。当你认识到这一点时,你会发现许多人与你有着相同的经历,这可以缓解你的紧张和不安。

其次,要寻求专业的帮助。社交恐惧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得到专业的帮助和治疗。如果你觉得社交恐惧症已经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那么最好向心理医生求助。他们可以帮助你了解社交恐惧症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要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社交恐惧症通常是由对社交场合缺乏信心和技能造成的。因此,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可以帮助你克服这种障碍。例如,你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结交新的朋友,练习和他人交谈,并尝试向他人介绍自己。当你逐渐熟悉社交场合时,你会发现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减轻了很多。

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社交恐惧症会导致你对社交场合充满焦虑和恐惧,但你不能因此而放弃社交。相反,你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社交的机会,尝试结交新朋友。当你积极的面对社交场合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不断增强。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我可以向您提供一些应对社交恐惧的建议:

1.认识到社交恐惧的本质:社交恐惧通常源于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和担心他人的评价。明确这一点可以帮助你开始理解自己的恐惧并采取措施。

2.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谈论你的社交恐惧。他们可以提供理解、支持和建议,帮助你逐渐克服这种恐惧。

3.暴露自己:逐渐暴露自己并逐渐增加社交活动的频率可以有助于你克服恐惧。开始小规模的社交互动,逐渐扩大范围,并设定小目标来激励自己。
4.

掌握放松技巧: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你放松身体和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紧张。

5.尝试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针对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你识别并纠正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减轻社交恐惧的症状。

6.坚持积极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你减轻压力和焦虑,例如良好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等。

请注意,这些建议可能需要时间和实践才能产生效果。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克服你的社交恐惧,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38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