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强迫症来自于心理压力的造成的吗,,强迫症会有什么症状

佚名 2023-07-03 04:20:01

一、强迫症是心理压力造成的吗

强迫症;一种心理疾病,和心理的压力是有关系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其心理机制可能千差万别。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二、强迫症的六大表现

1、语无伦次

强迫症患者有时会毫无原因的重复相同的话语好几次。

2、强迫观念

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现是出现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

3、担心自己患病

经常没有原因的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生病了,也想暴食一顿;当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这类事情时,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

4、强迫情绪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或担心自己丧失自制会做出违法、不道德行为或精神失常等。患者常常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或担心,明知根本无必要却不能克制。

5、强迫思考

反复思考某些毫无实际意义或虽有意义但不难解决的问题,患者头脑里常常呈现出不应该呈现的形象。强迫症患者常常强迫怀疑,老是担心这个顾虑那个。或者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内在驱使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却使患者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

6、强迫行为

强迫症患者会存在屈从性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煤气是否关好。对抗性强迫行为,反复在内心告戒自己不要把强迫意向转变成实际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进家门必须先跨左腿、出门前必须按顺序化妆等。还可以是强迫计数、强迫洗手、强迫眨眼、强迫耸肩、强迫摇头、强迫咬指甲等。

三、四种人格容易患上强迫症

1、偏执性人格

网上关于偏执这个词的介绍有很多。偏执的人都会妄想。这样的人难以容忍轻微的过错和失误,不允许丝毫的杂乱和污秽,他们讲究整洁和秩序,一切都要仔细检查,反复核实。这是优点,但由于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2、容易颓废

有些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碰到一点事情就无精打采的。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不需要做我干吗要做,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

解决办法: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设法降低事情的难度,取得进展;暂时推迟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

3、内心脆弱

有些人很会伪装,外表看起来很坚强,其实他们的内心非常的脆弱。内心脆弱的人,应变能力差,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而让其慌恐焦虑。

4、完美主义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是,完美主义者,他们不管做什么都要求做到最好。达不到完美标准的恐惧,让他们时时处在焦虑情绪中。在现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患强迫症的,呈现多发趋势。其中,家教过严的学生、尖子学生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症状。

四、3个方法帮你对付强迫症

1、心理护理:以支持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强迫症患者,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对病的康复抱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绝望。这就是强迫症的调理措施之一。

2、保护性约束:这也是对于强迫症的调理措施,对有强烈自杀企图和行为的强迫症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时,要向强迫症患者讲清保护的目的。否则,病人会误解为保护是对他的惩罚而加重与医护的对立情绪而出现极端的行为反应。这种强迫症的调理措施是较为常见的。

3、建立有效的沟通:强迫症的调理应建立有效的沟通。了解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体验、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类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

最后,就是要学会享受过程,不过分看重结果。做事情都抱着一种欣赏、感受和体验快乐的心态。牢记一条生活准则:凡事只许想一次、做一次,力戒重复和不放心。

什么是强迫症? 有哪几种表现?

强迫症的定义:
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成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非常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为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强迫症的本质:
强迫症,是当患者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当做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并进入恶性循环。
简单的说: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

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为所当为。
禅宗有个故事恰好在说明这个问题:
禅宗五祖考量弟子们的才智,就让他们各自学一首偈语。大弟子说: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勤勤常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不以为然。后来的六祖慧能说:菩提本无树,心非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深以为然,便将衣钵传给慧能。其中大弟子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心灵是神圣的,不可有丝毫的私心杂念,要时时刻刻地“斗私批修”。慧能的意思是:大脑的功能不是理想的东西,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所能想的,能感受到的都是正常的反应,有些是痛苦的,但绝不能像尘埃那样去扫掸。企图去扫的结果必然是失望以及绝望。
大弟子的作为恰好是神经症、强迫症的产生条件。慧能的作为才是正常人或治疗强迫症的条件。
正常人从不为睡眠做任何努力,只是处于习惯卧床而已; 失眠症患者天天为睡好觉,想方法设法去陷入恶性循环。
强迫症治疗的着眼点应放在体验上,而非说理上。即去做,去指导他做。通过做完成体验,通过体验达到领悟。体验后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神经症的治疗靠直接经验而非间接经验。
有一位女士终日惶恐不安,她的烦恼是自己头脑中总有企图杀人的念头,害怕这种念头真的会产生杀人的联想并伴随着极端的恐惧和痛苦。此女士所患疾病叫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在强迫症中还有强迫性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等。
强迫症与一般的烦恼的区别在于:烦恼仅仅是单纯的烦恼,而强迫症则是企图消除根本不可消除的烦恼而产生更大的烦恼。也就是说强迫症是双重的烦恼。

长期以来一致认为强迫症治疗困难,60年代前,强迫症预后不良,直到1966年Meyer报告2例强迫症用行为治疗取得成功,情况才开始改变,1971年Rachamn创造一种治疗方法,称为”暴露结合应答预防法”(Exposure with response prevention),成为强迫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据Foa等(1985)的资料采用这种方法治疗200多例强迫症,65--75%得到好转,随访时保持良好。

一、强迫症的一般问题临床上,将强迫症分为两类,即强迫观念为主无明显强迫行为和伴有显强迫行为者。强迫观念为主者包括强迫想法,想象和冲动;强迫行为指重复出现的仪式动作。但是这种简单的分类方法并不适合心理治疗。

二、强迫症的心理模型

1.强迫想法和焦虑有关。

2.强迫行为(外显的或隐匿的)是随意行为,旨在减轻焦虑和不适。但焦虑减轻导致强迫被强化。

3.为了防止发生强迫想法和焦虑,症人常有回避行为,但回避行为阻止了对焦虑想法和暴露。根据上述心理模型。治疗策略应当是促进症人对恐惧刺激的暴露,同时又鼓励他们会议上暴露的仪式和认知回避而不易发现,这就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和评估。

三、决定适合心理治疗的对象1.强迫症是原发还是继发?继发于抑郁症者,应着重治疗抑郁症,继发于精神症者,就彩精神病药。如继发于器质性疾病者,治疗其原发疾病。2.病人是不愿意参与治疗?不愿意主动参与心理治疗者,难以收效,不应实施。

四、行为分析要进行详细分析,询问问题的认知,仪式行为,回避行为,情绪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对每个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素质,促发因素和维持症状的因素等得深入的了解,确定于预的具体目标。

五、治疗原理的说明在医师对问题有了实质性了解之后,您患了强迫症,在同病人讨论时可引入治疗原理的说明。

六、暴露结合应答预防的步骤

1.仔细考虑对一切以往回避的情境进行暴露。

2.对恐惧刺激和想法的暴露进行指导。

3.仪式动作和回避行为,即反应预防。暴露的实施和反应预防的细节都要考虑并和病人事先讨论,示范,自我练习都可采用以促进治疗实施。

七、无外显强迫行为和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治疗更困难一些,基本原理相似,只是精神仪式和认知回避不易认识,也更维干预,治疗方法的两种,其一称为”习惯化训练”,另一种称为”思维停止法”,这两种方法实施时还有很多具体细节要注意考虑。

八、强迫症药物治疗近10年来研究证明,有一小组抗抑郁药对强迫症有效,如氯丙咪嗪和多虑平,但这类药因副作用较大,已日趋淘汰。近年发现百忧解a等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有抗强迫作用,且副作用很小。虽然强迫伴抑郁症状者被认为最为适合药物治疗,但疗效并不限于有抑郁的强迫病人,大约50%的强迫症对药物治疗有效,药物治疗应视为整体干预的一个成分,和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结合起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步骤。

强迫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发病原因 1、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强迫症与遗传的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强迫症患者的父母、同胞、子女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同卵双胞胎的同时患病的几率高达65%~85%,而异卵双胞胎则为15%~45%。

争渡心理咨询提供免费心理评估分析,付费心理咨询。支持线上线下

我是争渡心理咨询的小渡老师,如果你有任何自己目前无法合理疏导的情绪问题,点击上方卡片链接,支持线上线下免费测试评估,从专业的角度帮你梳理问题,让你的生活更加和谐自洽。

(2)?神经生物学基础

强迫症患者有特定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其眶额皮质-纹状体-丘脑环路发生病变,表现出强迫性思维。此外,强迫症的发生还与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谷氨酸这三种

(3)?人格特质

研究发现,约2/3的强迫症患者病前就有强迫性人格,通常表现为:做事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有条不紊;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难以通融,固执而灵活性差;常有不安全感,为人处事唯恐发生疏忽或差错,经常检查或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拘泥细节,甚至生活琐事也要程序化。

2、诱发因素

(1)负性情绪与生活事件

负性情绪与生活事件常常是强迫症发病的导火索,如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不佳,责任加重,家庭不和、亲人逝世和突然的惊吓等。

(2)压力

压力使人容易恐惧、焦虑,强迫自己做某些固定事物,比如固定思维、行为模式来缓冲压力。

典型症状 1、强迫观念

(1)强迫回忆

患者对刚做过的或早已过去的事、经历,那怕是无关紧要的也要进行反复回忆,虽然明知无意义,却无法克制。

(2)强迫怀疑

患者对自己做过的事情经反复的考虑和检查以后仍不能放心,如出门后怀疑是否真把门锁好了,洗手后担心手没有洗干净等等。

(3)强迫联想

这种患者听见或看见某一事物,就会出现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联想。如学生曾在菜汤里吃到一只苍蝇,此后一见汤就想到苍蝇,恶心不已,六年没敢再喝汤。

(4)强迫性穷思竭虑

患者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反复无效的思考,患者本人虽感到荒谬,但却难以控制,如人的眉毛为什么不与头发长在一起?永远有多长?地球爆炸了人类怎么办?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会落下?人为什么要分男女?等等。

(5)强迫性对立思维

患者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思维,如当看到“快乐”二字时,则出现对立词“悲伤”;谈到“战争”时,则立刻反映出“和平”等相反的概念。

2、强迫意向

患者常常被一些与正常心理状态相反的欲望和意向纠缠,产生一些可能导致可怕后果的冲动。如走到河边或井旁时就出现要跳下去的冲动,看到刀就出现要拿起刀来砍人或砍自己的意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许多强迫性神经症患者被强迫性观念弄得极其焦虑,甚至会发狂或干出令人担心的暴力行为,但真正做出这些行动的人极少,他们只是不能控制这些意向的出现。因此有这种想法的外科医生总想回避上手术台做手术,以免引起焦虑和恐惧不安。此种恐惧属于强迫症在情绪方面的表现,与恐惧内容的强追性思维有联系,称强迫性恐惧。

3、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又称强迫动作,指反复出现的、刻板的行为。它继发于强迫行为或某个欲望,它可能是想消灭灾难,防患于未然。但这种动作既不与现实联系,又明显是过分的,可患者非做不可。

(1)强迫性洗涤

怕不清洁或患某种传染病,反复洗手或洗澡。患者每天多次洗手,倒垃圾箱,清理烟灰盒、擦桌子上的灰尘。一个患者说:“我每次到洗澡间,总要完全干净地出来……所以,我要疯了似地每天擦澡8-10次才能完事“有一女孩每天洗澡都要在三次以上,寒冬腊月也不例外,被同学视作有洁癖。原来她是被坏人强暴以后,总想通过洗澡来减少不洁,明知不合逻辑,仍然无法自控。

(2)强追计数

患者不可克制地计数,与强迫性联想有关。为了达到指定的目标,患者到电线杆,台阶,户柱子等,便情不自禁地紧依次点数。他们数数字,数栅栏的桩子、数人数人行道上的砖缝。患者明知此种计数无任何现实意义,但以后见到类似物体仍要进行计数。如对所点数目怀疑,则往往回头重新计数,不如此就会引起紧张、焦虑。

(3)强迫性仪式动作

患者收到每次总是要按一定的程序重复一定的动作,才能安下心来做别的事。如患者预先选定一个特定的数目作为刺激去完成一定的仪式动作,如每走到第6步摸心脏两次,每走到第12步摇头一下,等等。又如一患者进门先进两步,再退一步,表示他父亲的病就能逢凶化吉,如未完成这样的动作必须重复。患者明知这是毫无意义,但不做此动作,则焦虑不安。

治疗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在药物治疗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的首选治疗药物,用于初始阶段的治疗。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也是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方案,对改善强迫症带来的影响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需要定期观察随访。

一般治疗:

强迫症属于一种慢性病,而且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一般来说,强迫症的治疗应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三个阶段。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一般为10~12周,首选SSRIs药物,从处方推荐的较高剂量开始服药。多数患者在治疗4~6周会有显著疗效。如经12周急性期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根据医嘱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见效者则需要调整药物方案,或选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

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

经急性期治疗后,若疗效显著,可进入国内巩固期及维持其治疗,一般时间为1~2年。研究表明,持续坚持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复发几率。当完成维持期治疗后,经过医生的系统评估,患者可逐渐减少药量,但要定期就诊复查,监测减药后的反应和是否复发。如症状反复,则需加回原来的药物剂量,延长维持期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强迫症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等药物包括SSRIs,如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此外还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如氯米帕明等。其中,SSRIs是目前等一线治疗药物,氯米帕明存在不良反应,临床上较为少用。

抗精神病药物虽然不是治疗强迫症的常规用药,但是与SSRIs联合使用时,可以增加SSRIs的疗效。常用药物包括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奥氮平等。

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单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还需要适当形式的心理治疗加以辅助。目前强迫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森田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行为认知疗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他人及事物的正确看法和态度,从而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配合,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良好等治疗效果。该疗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系统脱敏法,其中最有效果的是暴露和反应预防疗法。

暴露疗法:

该方法使患者学会面对引起焦虑等物品或环境。

反应预防:

要求患者推迟、减少甚至放弃能减轻焦虑等行为,如缩短洗手时间、减少洗手频率,直至放弃洗手。

森田疗法:

该疗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马博士创立的,强调患者对症状“接纳客观、为所当为”,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对症状采取顺其自然等态度,先面对现实,不强求改变,一方面学会接受症状,不予抵抗;另一方面带着症状逐渐适应工作和学习。目前,已有不少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有效的报道,慢慢被国人熟知,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其他治疗:

当药物和心理治疗均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改良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等。

强迫症有何症状?

强迫症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很多人都有强迫症的症状,大部分人都不认为强迫症是一种疾病。其实强迫症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伤害,所以患有强迫症的患者要及时的治疗,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心理疾病。那么强迫症有何症状?强迫症该如何治疗?
1、强迫症有何症状
1、戴耳机的时候一定要看清了左右才戴,如同习惯一样,次数出现较多。
2、定闹钟5分钟一次,都过去了好几个5分钟,但还是不肯起。
3、通常出门的时候老怀疑门没锁,又返回头细致检查,一般会重复检查2次以上。
4、看到别人没把黑板擦干净就觉得别扭,总是觉得自己应该上前去把黑板擦干净才肯离开。
5、听音乐或者看电影的时候,音量一定要调到自己顺眼的数字或者是固定的那个音量位置。
6、习惯性地喜欢咬吸管,纸杯。无论在什么场合和环境,只要手中拿着纸杯或者嘴里有吸管,都会去咬它们。
如果患上强迫症的话,生活中会常常受到强迫思维的影响,这也让患者感到非常的困扰。强迫症属于一种神经官能症,对患者的危害不小,因此需要及时的警惕强迫症的表现出现。
2、强迫症如何治疗
1、正确认识。强迫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算是身体上的病,只能归属于精神类疾病。但,一旦有人觉得自己得了强迫症,会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病人,从而做某些事或者是说某些话的时候,会有自卑感。实际上,患了强迫症的人,一定要弄清楚,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你有能力做好你份内的事,讲好你该讲的话。
2、自然对待。虽然你患了强迫症,你有这方面的意识了,但是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当成事儿。患有强迫症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必要把其表现扩大化,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自然地工作,自然地生活,自然地谈恋爱,自然地对待这个症状就行了。
3、不涉他人。这个强迫症,虽然是精神上的疾病,但是有些人会觉得是某些身边的人导致自己得了这种强迫症状。例如,他会觉得身边的人爱干净,所以自己也得了强迫常常擦试桌子的习惯等。这种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是你的一种心理自我暗示,克服它,战胜它。
4、改善心情。如果觉得自己有了这种症状的话,千万不要气馁,一定要告诉自己,改善一下心情。让自己的生活依然如旧。强迫症不是什么可怕的事,而且不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多转移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克制和克服。
5、适应自己。对于强迫症来讲,我们说,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你一旦发现自己患了强迫症,那也不必担心,最好是以欣然的态度接受它。毕竟这也是你心理以及身体生活的一部分。
6、接纳自己。适应了自己后,就要接纳自己,例如在某个特定的强迫环节中,接纳自己的这种症状,告诉自己,这根本不算什么儿,只是爱强迫自己去做一些未解决完的事情罢了。这相对来讲,还算是好事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33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