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厌食症的五种偏方
偏方1
蚕豆500克,红糖适量。将蚕豆用水浸泡后,去壳晒干,磨粉(或磨浆过滤后,晒干),即成。每服30--60克,加红糖适量,冲入热水调匀食。
本方适用于脾胃不健,消化不良,饮食不下等所致的厌食症。
偏方2
菜籽9克,面粉适量。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3次服用,连服3--5日。
本方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兼见自汗、面白、肌肤不平等症。
偏方3
鲜麦冬500克,白蜜适量。将鲜麦冬捣汁,人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每眼2--3七匙,用温酒或白开水化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固体虚所致之厌食。
偏方4
炒扁豆、党参、玉竹、山栀、乌梅各等分,白糖适量。各药加水同煮,至豆熟时取汁,加白糖饮服。
本方适用于因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症。
偏方5
鲜石斛12克,玉竹9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山药10克,甘蔗汁250克。前5水煎取汁,合甘蔗汁搅匀,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胃阴不足所致之厌食症。
二、得厌食症的原因竟是这6个
1、社会因素
厌 食症常与社会因素有关,多有过度追求身体苗条的心理。由于担心发胖,认为胖就是不健康、不美,瘦就有精神、有魅力,所以对身材的要求和对自己的期望,使她们非常注意饮食和体重,唯恐进食就会发胖,所以少吃或不吃食物,或者吃进后再设法吐出来。多见于那些谨小慎微,自我控制能力强的成功女性。此类患者多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偏激、情绪不稳定、无端的挑剔和喜好。
2、气候因素
气候环境气温高、湿度大,可影响胃肠功能鶒,降低消化液分泌、消化酶活性降低、胃酸减少等,致消化功能下降引起厌食。
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厌食症也与家庭环境有关,如: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过分追求完美;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从小受到虐待、单亲家庭等。这样的孩子易偏激、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性格特点。
4、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正常儿童每隔3~4h胃内容物排空、血糖下降,就会产生食欲。喂养不当或饮食习惯不良,如吃饭不定时,饭前吃零食或糖果,胃内总有东西、血糖不下降,就不会有食欲。
5、情绪因素
情绪因素强迫喂食,引起儿童反感,各种影响儿童情绪的因素,均可导致厌食。
6、内分泌失调
身体因素厌食症与体内激素分泌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质类固醇激素升高等。此外,急慢性疾病可导致胃肠动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厌食。几乎所有抗生素长期应用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造成腹胀、恶心与厌食。
三、厌食症症状有哪些呢
一、体象障碍
厌食症的主要表现往往是围统体重减轻而进行的。厌食症患者由于长期刻意挖制食欲不敢吃饱,消化液分泌减少,引起食量进一步减少。随着“减肥”的深入而真的出现食欲减退现象。厌食症患者在发病早期,仅有体重减轻的现象,仍能正常工作学习,同时,由于刻意增加活动量、继续减肥、继续节食、体重持续下降。
厌食症病程后期由于严重营养不良,产生浮肿、乏力、消瘦和心率减慢等症状,最后产生心、肝、肾、脑等器质性损害,然而至此病人仍然不愿进食,以致骨瘦如柴、皮包骨头、病情继续恶化,出现重度营养不良甚至并发其他躯体疾患如感染,严重的厌食症患者有死亡的危险。
二、起病不明
厌食症患者起病隐匿,以致家里人不易发现,最初厌食症患者仅是偶尔几次的不进食,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规律性的节食,以致出现进食后引吐,参加剧烈运动,吃减肥药、喝减肥茶,参加各种与减肥有关的活动,如学习班等,交流减肥经验,心得,体会,最后发展成条件反射,一听到吃饭就恶心、呕吐,总说自己不饿,体重明显减轻,营养缺乏。出现头晕、头昏、眼花低血糖等反应,稍活动就出汗。
三、内分泌功能障碍
由于营养不良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少年女性厌食症常因月经初潮迟迟不来,来了月经的会出现闭经、乳房不发育,或停止发育或发育迟缓,男性少年儿童厌食症第二性征不明显,生长停滞。
四、如何有效预防厌食症呢
1.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身体是不能够缺少蛋白质的,即使要减肥,也要注重每天蛋白质足够的摄入,同时也要进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不能长时间的不摄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样会造成身体营养的失衡,所以,建议平时多吃肉类、蛋、奶类及蔬果等。
2.三餐定时定量进食,很多女性为了减肥采用的是节食或者是断食疗法,这样对身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会破坏胃肠消化的规律,严重的损害胃肠的健康,所以,节食和断食疗法不足取,三餐一定要保证,而且必要时上下午可各加一次餐。
3.不使用催吐法,很多女性为了减肥,但是也为了饱口福,于是,吃的时候会吃很多,然后想办法通过催吐的手段,强迫自己吐出吃虾的食物。结果时间长了就形成条件反射,吃完就吐,再也无法正常进食。
4.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心情愉快。人很容易在心情糟糕的时候大吃一顿,吃过又后悔,采取极端的措施,结果很伤身体。
5.如果自己无法控制体重的下滑和呕吐不止,还请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治。
【编辑部】厌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通常与持续的消化问题有关,许多患者明明想吃东西,却没办法让自己吞下食物,体重自然直线下滑...严重的厌食症甚至会导致死亡,长期厌食症的死亡率高达20%!厌食症往往不自觉中发生,周边的人帮助及早注意厌食症警讯,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协助,有利成功康复、回复正常体重。 厌食症原因 怎样的人容易厌食?日本东京大学医学教授吉内一浩在节目中提出,升学考试压力、环境变化、遭遇霸凌、事业失败、失恋、挫折等,都可能成为厌食的契机,「一直很努力的资优生」和「不善表达意见、喜欢隐藏不安与不满的人」,是特别容易厌食的类型。 厌食症症状 厌食症可能让食量极端减少,最常见的便是即使体重不足,仍恐惧自己很肥胖,有些患者发病时连水都喝不了!吉内一浩教授提到,事实上也可以根据以下征兆提早警觉厌食症的发生: 开始不和家人一起吃饭突然开始细分食物、挑食明明没吃多少东西,却突然开始剧烈运动体重变化极端注意力不足、经常疲劳 美国饮食障碍基金会(National 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ion)指出,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神经性厌食症诊断标准包括: 摄取的热量低于需求,且考虑年龄、性别、生长轨迹、生理健康状况下,导致显著的体重下降。即使体重过轻,仍对于体重增加或变胖有严重的恐惧感。对于体重或体型的感受受到干扰;自我评估受到体重或体型的严重影响;拒绝承认体重过低的严重性。 此外,即使没有符合DSM-5的厌食症标准,也可能有饮食障碍问题。非典型的厌食症也包括符合厌食症标准、体重显著下降但非过轻的人。 神经性厌食症的危险征兆、症状
引起小儿厌食症的原因
如果孩子出现长期食欲减退或者消失,很可能是得了厌食症。这个厌食症的出现多数出现在小龄儿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儿厌食症的出现?小儿厌食症的出现,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本文内容为大家一一介绍引起小儿厌食症的原因,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引起小儿厌食症的原因1 不良的饮食习惯、喂养不当是厌食症的主要因素。
有的孩子吃饭不定时,不规律,饮食单调,引起胃消化液和其中的酶活性降低,影响了正常的食欲。还有些家长缺乏喂养常识,一味盲目追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希望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相反小孩对这些食物并不感兴趣,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就少吃,或不吃,日久造成偏食,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还需注意的是,高蛋白、高糖饮食可使食欲下降,如,过多进食肉类及鱼虾,饭前吃糖果、点心等零食,可影响神经调节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产生胀饱感,长期可导致小儿厌食。
后天失调是小儿厌食症发生的因素。
中医理论讲脾胃乃后天之本,小儿消化系统在生理方面常处于虚弱状态,消化功能不足,分泌胃液的数量及质量均低于成人,加以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量比成人相对增多,若后天缺乏精心调护,听任小儿生活无规律,进食不按时,贪吃零食,饮食偏嗜,饥饱无度,更难增进食欲了。
小儿味觉敏感期在婴儿期4~6个月,食物质地敏感期在6~7个月,如果错过这两个关键期,没有合理添加辅食,未受到各种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的刺激,大脑中形成固定模式,以后调整起来就会很困难,婴儿往往在1岁后拒绝新口味和不同质地的食物,断乳后不能适应普通饮食,而造成偏食、食谱单调或食欲不振。
情绪变化,精神压力,也是小儿厌食症的发病因素之一,不可忽视。
(1)小儿天生存在逆反心理,父母希望小儿长胖,不合理地要求多吃,甚至强迫进食,使小儿产生抵抗情绪,感到紧张,逐渐把进食变成精神负担进而逃避或拒食。
(2)情绪变化,精神压力或变换环境,家庭不和,进餐时口角等影响食欲,或家长要求过高,多加限制,均能形成厌食。
有很多药物,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以引起食欲低下。例如氨茶碱、止痛药、红霉素、水杨酸类制剂及洋地黄等。
维生素AD中毒、气候过热、湿度过高均可引起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让每个家长都非常的烦心,一旦孩子厌食的`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身体虚弱等等。那小儿厌食怎么办好呢?下面,营养健康我就为家长们支5招,让孩子从此爱上吃饭。
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
孩子进食从小就要定时定量,若是每日3餐,每两餐间的间隔以4~5小时为宜;若每日4餐,每两餐间的间隔以3~4小时为宜。尽量让孩子自己进食,这样能提高他们进食的兴趣。
适当体育锻炼
让孩子多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消耗能量,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
控制零食
要控制孩子的零食及饮料的摄入,必要时,可给小孩吃少量的新鲜果品、酸奶或果汁。
环境要适宜
吃饭应有稳定而安静的场所和轻松愉快的气氛,愉快的情绪可兴奋大脑皮层的进食中枢,提高食欲。也可在饭前给孩子吃点山楂等酸性水果,以刺激胃液分泌。
捏捏小儿脊
“捏脊”是古代中医的养生保健方法,用于小儿厌食更是效果显著。
(1)先在孩子背部轻揉几下,使其肌肉放松。
(2)用右手拇指沿督脉自大椎穴滑向长强穴,2~3遍。
(3)自下而上,用拇指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要做到随捏、随提、随放、随向前推进。一般捏3~5遍,即结束。
隔天1次,5次为1疗程。
注:督脉位于人体的中轴线,在背后中脊;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长强穴位于肛门后上3~5厘米处。
想让宝宝爱上吃饭,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适当补锌。如果孩子缺锌容易产生厌食、偏食的情况,因此,家长应适当的让孩子服用补锌的保健品,这样孩子才更加爱吃饭。目前,补锌口碑最好的保健品要数锌硒宝,主要原料为蛋白锌,能纠正孩子厌食,提高免疫力,而且锌硒宝片安全,对肠胃没有刺激,适合小孩服用。
引起小儿厌食症的原因2 辅食添加不及时
小儿6-7个月是对食物质地敏感期。有的家长添加辅食过早或过晚,则容易导致小儿发生厌食症发生。
生病
小儿出现发热、感冒、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影响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容易出现胃口不好,不过这是暂时的。此外,孩子患儿肠胃炎、消化道溃疡、蛔虫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时也会影响胃口。
药物影响
有时孩子生病吃太多药物也会引起食欲不振。那句玩笑话“光吃药就吃饱了”从某种角度来说,倒还有点道理。此外,阿奇霉素及硫酸亚铁常常会刺激胃肠道,引起食欲下降。
缺乏缺锌等微量元素
缺锌影响舌头味蕾细胞的敏感性,影响胃肠道消化酶的功能,导致食欲下降。患缺铁性贫血时,也可能引起孩子食欲不好。
气候变化
天气炎热时,胃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很容易出现小儿厌食。有时候休息不好也会影响宝宝胃口。
饮食习惯不好
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容易溺爱,导致孩子饮食没有节制,吃太多含糖分、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从而影响了食欲。饮食没有规律,导致该吃饭时没有胃口,不到吃饭时间又饿了,破坏了胃肠道消化消化吸收的正常规律。
家庭、环境因素
如果家长常常有意无意的在孩子面前评论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个食物不好看,那个食物不好吃,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发生厌食挑食。
家庭暴力、家长对孩子过于严格或者漠不关心,都可能影响孩子大脑的进食中枢,导致神经性厌食。
与此相通的是,国外做过动物进食相关试验,每到小狗进食时间给予一次电刺激,久而久之,即使停止电刺激,小狗到进食时间也不会去觅食。
所以家庭、环境因素与小儿食欲关系密切。
精神心理问题
有的孩子厌食症属于精神问题引起。如出现神经性厌食、自闭症、悲观、焦虑等情绪,也会食欲下降。
预防小儿厌食的办法:
从饭菜上进行变化,让宝宝吃不同口味、颜色的食物,会引起宝宝对饭菜的兴趣,达到促进食欲的目的,因为如果每天吃相同的东西,就算是很小的宝宝也会感到厌烦。当宝宝吃得很好时,家长要适当表扬他,如果是吃饭不专心的宝宝,可以在用餐前15分钟告诉宝宝,让他把游戏停下来,把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到吃饭上,不应该任意批评或者责打孩子。
不要给宝宝吃快餐食品,例如薯条、汉堡包、香肠等,都是高脂肪、高盐、高糖分食品,而且含有很多添加剂,应该避免食用。最好是选择健康又营养丰富的零食,包括水果片(新鲜的或干制的)、天然酸奶、米糕、面包条等。
水是最佳和最提神的饮料,要把水作为首选饮料。如果宝宝食欲不振,不能在吃饭前给他喝太多含糖的饮料,因为这些东西会让他感觉不到饿。要注意,不能以瓜果、饮料来代替饭菜,而应将食物品种多样化,合理搭配饭菜。
别将甜食当奖励,要想让宝宝喜欢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家长就要以身作则。不能总是把饼干、巧克力当甜食来奖励宝宝,甜食会让宝宝长出龋齿的。另外,别强迫宝宝吃水果,也不能为了让宝宝吃水果和蔬菜而跟他讨价还价,这样会形成一个难以改变的习惯。
根据研究表明,厌食症的患病概率不高,患者一般是青少年和女性。厌食症的发病概率虽然比较低,但是死亡率却很高。那么厌食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又如何预防呢?
一、什么是厌食症
厌食症,它是一种神经性病症。全名是神经性厌食症,简称厌食症。疾病特征是慢性进食障碍。厌食症主要原因是精神方面的,因为精神原因丧失了食欲,主要特点就是因为个人的心理变态和以瘦为美的,错误形象障碍造成的厌食,最后可能导致体型消瘦、闭经、甚至死亡。
二、导致厌食症的原因
因为厌食症为多种因素导致的综合疾病,病因比较复杂,所以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确定的有生物学导致厌食症,其他因素导致,涉及到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
1)遗传因素:指的是因为遗传导致的厌食症。通过对厌食症患者的家族调查发现,在神经性厌食症家族中,本病的患者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2)心理因素:因为在人格方面比较追求完美主义,对自我怀疑。同时因为所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我否定,会患有厌食症。
3)社会环境因素: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女性以瘦为美。为了追求瘦弱体型过度节食,导致身体不健康。社会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极度下降。
三、如何预防厌食症。
1)首先,要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营养教育,人类需要足够的营养才能够健康的生长;在心理上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要进行和自我肯定,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营养吸收和心理健康。
2)知识普及方面进行预防。包括增加进食障碍的普及和转诊,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进食障碍的能力。
青少年人群发生厌食症会导致发育不良,女性人群发生厌食症会导致生理紊乱。应当以早发现,早日进行规范化综合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29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心理咨询总是中断,这样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