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孩子不听指令是自闭症吗,解析自闭症的几种症状

妙手生春 2023-07-03 02:47:26

一、自闭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有可能是,自闭症的主要表现为说话迟,无眼神交流,喜欢独处等。

自闭症的典型症状有什么:

1、社会交流障碍

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

百分之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百分之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百分之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其他常见行为

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6、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

7、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

二、引起自闭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研究显示,某些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生。目前已知的相关染色体有7q、22q13、2q37、18q、Xp;某些性染色体异常也会出现孤独症的表现。如47、XYY以及45、X/46、XY嵌合体等。较常见的表现出孤独症症状的染色体病有4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15q双倍体和苯丙酮尿症。

受孕早期孕妇若有反应停和丙戊酸盐类抗癫痫类药物的用药史以及酗酒等,可导致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增加。根据这些研究,对怀孕12.5d的大鼠一次性高剂量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其子代鼠表现出类似孤独症的行为学表现。还有研究发现,孕期大鼠暴露于反复冷冻刺激中,也会增加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对孕鼠进行反复冷冻刺激,其子代也表现出孤独症的行为学特征。

三、自闭症的治疗有哪些常见方法

1.行为心理治疗:这种治疗自闭症的方法目前正为普遍使用,它的最大效益见于行为问题的改进,藉着连锁法及渐进法建立和强化目标行为,其效益可见于智商和语言运用的提升。

2.语言治疗: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普遍有缺陷,语言治疗的效益实在不可忽视。对一些长久没有言语的儿童来说,手语训练可以帮助他们与人沟通,及减少因无法沟通而引致的情绪问题。不少自闭症患者对视觉影像反映较佳,故亦有以沟通图表做训练的媒介。

3.职业治疗:自闭症儿童大多在动作协调方面不大灵活,适当的肌能训练有助他们这方面的发展。而感觉统合训练则透过协助儿童在神经、肌肉及骨骼各方面有正常的发展,使他们建立稳定的情绪及适当的行为。

4.搂抱治疗:提倡搂抱治疗的人士认为轻柔或强行的搂抱,可减轻自闭症儿童对身体接触的过敏反应及减少其重复性及自我伤害的行为,有助增加其安全感、言语及目光接触。但至今这种治疗方式的成效及理论根据有许多争论。

5.教育方面:特殊教育能够有系统、有组织地针对个别自闭症儿童的情况和需要而设计教学计划,并配合密集的家居练习,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启发他们拥有的潜能,并学习适当的行为。

6.其他辅导:随着自闭症儿童的长大,他们需要面对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青春期情绪的转变、两性的关系及寻找适当的工作,因而家人的支持和社会工作者的辅导,加上社会人士的谅解及接受,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自闭症的护理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一、把自闭患儿当做正常人对待

自闭症孩子需要生存技能和生活自理等基本生存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不妨把自闭患儿看成是正常的孩子,如营造出可以让他们学着自己照顾自己的环境,学会自己穿衣服、吃饭、洗手、洗脸;学习适应环境和与人配合。但设定的目标应贴近孩子,同时把这个将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目标,一点点地、分步骤去实现,使他们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果;之后反复练习,将成果巩固下来。因为,对一般孩子来说很容易学会的生活技能或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良好习惯,但自闭症患儿却要学习半年或者是更长时间。

二、适当拒绝孩子的要求

因为大多数的自闭症患儿都是自我封闭的,习惯拒绝未来物品的变化和刺激而缺乏主动性。面对这种情况,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只要孩子将手指向一物品,就会立即拿给他,甚至孩子的目光落到哪儿,家长就立即将东西拿过来,这样太过满足的方式,让孩子无需动口、更无需动手,会让患儿渐渐地形成没有语言刺激、没有语言交流的模式,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的请求。拒绝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孩子的需求,如孩子在渴了想喝水的时候,家长不要主动把水递给孩子,而要让他自己去找,只有孩子有了需要,才会有要说话和行动的动机。

三、将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中

为了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杯子、脸盆、毛巾,家长可以做一些“找朋友”的游戏,首先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形象生动可爱的贴纸,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贴在相应的脸盆、杯子边上,再拿着手中的贴纸找朋友,知道自己喜欢的贴纸贴在哪儿,哪儿就是自己放东西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肯定强化。在反复的练习中大部分孩子都能顺利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边玩边学,轻松愉快,十分开心。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自闭症患儿也不例外,所以适当的做游戏可以激励患儿克服困难,达到目的,锻炼他们具备顽强的意志。

自闭症孩子不听指令怎么办?试试这么做,或许会有效果

有太多的自闭症孩子家长苦恼于孩子不听指令了。家长的嗓子都吼破了,指令说了无数遍,孩子还是像没有听到一样,只要稍有点不如意的地方,孩子就哭闹打滚儿伤人伤己……

这到底要怎么办呢?

解决问题之前,咱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吧,那就是我们自闭症孩子他们的“特点”有这样几个:不听不看不服从不配合。这些特征在自闭症孩子身上体现得太淋漓尽致了。

那么,咱们怎么才能让孩子配合我们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给孩子发指令的时候注意要面对面。自闭症孩子的目光和听觉注意基本上都是有缺陷的。很多时候,孩子不是故意不服从配合你,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你的指令。尤其是当他沉迷于他喜欢的事物的时候,他更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去了。我们要做的是,在发指令前,要让孩子的注意力到你的身上来,然后再发指令。

发指令的时候注意不要使用疑问句,用陈述句为好。我发现好多家长在给孩子指令的时候总喜欢在句尾加上一句“好不好?”这样的短句。比如,妈妈说“宝宝,我们现在不看电视了去吃饭,好不好?”基本上,孩子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好”。指令不要让孩子有选择,不要加“好不好”。

很多时候,我们让孩子注意到我们之后再给的指令,但是孩子还是不执行我们的指令,这个时候怎么办?大吼大叫崩溃是没用的,不如行动起来,直接辅助孩子完成指令。

当孩子完成指令后,不管是不是加了辅助的,都要记得表扬奖励。

还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坚持。很多孩子是不情愿完成指令的,尤其是被辅助完成的指令,他会哭闹着反抗发泄。这个时候有些家长就容易心软屈服。孩子哭闹也是 社会 化的必经经历,哭闹我们也需要坚持,让孩子明白哭闹是不能逃避的,指令还是要完成的。当然,坚持的前提是在保护孩子安全的情况下。

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呢?可以从 3 个明显的现象判断

自闭症类群障碍儿童的症状在小时候就很明显,众所皆知的应该就是社交困难的部分,但其实除了社交困难,另外还有沟通障碍、重复性的行为都是自闭症类群障碍儿童的特征,他们能辨识情绪,但无法真正了解情绪的状态,能回答情绪相关的问题,但是无法体验情绪。

自闭症类群障碍的诊断准则

2013 年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准则中,将自闭症、亚斯伯格症、未分类的广泛性发展疾患、儿童崩解性疾患,整合成一个类别,称为「?自闭症类群障碍症(auti *** spectrum disorder)」,因为这些障碍症都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跟病因,只是严重程度的差异。

自闭症类群障碍儿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社会情绪互动和沟通的问题、重复性或仪式化的行为。

1. 社交与情绪困扰

自闭症类群障碍儿童对周遭的人可能不理不睬,很少会主动打招呼或说再见,无论是借由口语、笑容、眼神或是手势,也很少会主动跟其他儿童玩耍。

也有学者指出自闭症类群障碍儿童的心智推理能力有缺陷,他们无法了解他人的欲望、信念、意图、情绪,他们回答情绪经验的问题就像回答艰深的算术问题一样,且他们可以辨识情绪,但无法真正了解情绪状态。

例如,问自闭症类群儿童说:「他为什么在生气?」他们可能会回答:「因为他在大吼大叫。」

2. 沟通缺损

自闭症类群障碍儿童在婴儿时期较少发出牙牙学语的声音,在 2 岁的时候也比较无法用两个字表达复杂的想法,例如:「妈妈走」、「我果汁」。

鹦鹉式仿说也是自闭症类群儿童常出现的现象,例如,老师问说:「你想吃饼干吗?」他们会回答:「你想吃饼干吗?」

另外,也会出现代名词反转的状况,他们会用「他」或「你」来代表自己,例如父母问说:「你在做什么?」他们会回答:「他在这里。」

3. 重复的仪式化行为

面对周遭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自闭症类群障碍儿童很苦恼,他们也会出现强迫性特质,例如,沉迷于火车时刻表、地铁路线和数字排列,不会探索新东西。

他们也会有固著行为,像是不停的摇摆身体、拍手、用指尖走路等,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受干扰也会非常苦恼。

社会互动的缺乏是与生俱来的特色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医师蒋立德说:「其实就是越小越明显。从单纯的缺乏眼神接触,到社交的不擅长,应该是从小就看得出来的。当然你说太小的时候不太需要广泛的社交,但是如果仔细去讲,可以发现社会互动的缺乏或能力的薄弱是与生俱来的特色。」

另外,有时候去医院看诊的小朋友,一开始会以为是自闭症类群障碍,但后来发现不是,有些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蒋立德医师说:「是否为自闭症障碍需要长期观察,在观察一段时间之后,若孩子符合以上症状时,可以带孩子去儿童精神科或是复健科找医师咨询,6 岁之前也可以去早疗中心。」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28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