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唱歌、唱山歌的歇后语:
●【岭上唱山歌】——高调
●【老鸦唱山歌】——不入调
●【猫头鹰唱歌】——瞎叫唤
●【青蛙唱歌儿】——呱呱叫
●【傻大姐唱歌】——太离谱
●【豹蝉唱歌】——有声有色
●【唱歌离了谱】——不入调
●【夜猫子唱歌】——难人耳
●【叫哑巴唱歌】——强人所难
●【乌鸦唱山歌】——不堪入耳
比较搞笑的歇后语大全
比较搞笑的歇后语大全,歇后语相信大家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其实关于歇后语的种类也有很多,不同的歇后语蕴含着不一样的寓意,歇后语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以下比较搞笑的歇后语大全。
比较搞笑的歇后语大全11、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2、喉咙里长疙瘩——赌(堵)气
3、秃子戴斗笠——无法(发)五天
4、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5、秤杆子拄路——小心(星)点
6、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7、出国的大轮船——外行(航)
8、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9、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10、黄连泡瓜子——苦人(仁)儿
11、庙台上长草——慌(荒)了神
12、金子当做黄铜卖——屈才(财)
13、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14、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15、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16、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17、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18、大萝卜进菜窖——没影(缨)了
19、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20、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21、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22、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23、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24、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25、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26、高粱地里找棒子——瞎摆(掰)
27、大门口挂红灯——美名(明)在外
28、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
29、咸菜拌豆腐——有言(盐)在先
30、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31、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32、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33、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34、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35、黄鼠狼等食——见机(鸡)行事
经典搞笑歇后语篇2
1、轿花了看戏——穷开心
2、拉着状元喊姐夫——想高攀
3、豁子拜师——无耻之徒
4、麻秆手仗——靠不住;不可靠
5、高梁撒在粟地里——杂【种】
6、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7、大米饭不熟——欠闷
8、老鼠进棺材——咬死人
9、阎王的爷爷——老鬼
10、腊月卖凉粉——不是时候
11、袍子改汗衫——有余
12、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13、烂透的毒疮——不可救药
14、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15、老鸹爪子——黑手
16、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17、披着狗皮——不是人
18、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19、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
20、王八——规定
21、老鼠尾巴——大不了
22、猴子拉稀——坏肚肠
23、做梦娶西施——想得出奇
24、厥着看天——有眼无珠
25、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26、老母牛上场——屎尿多
27、范进中举——喜出望外;喜疯了
28、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29、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30、铁匠铺的料——挨敲的货
比较搞笑的歇后语大全21、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是时候
2、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3、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4、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5、蚕豆开花——黑心
6、唱戏的卸了妆——原型毕露
7、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8、地球绕着太阳——周而复始
9、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0、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1、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12、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13、见了强盗喊爸爸—— 认贼作父
14、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5、叫花子碰上大雪天——饥寒交迫
16、筐中捉鳖——十拿九稳
17、葵花的盘子——老转向
18、拉车拉到路边边——使偏劲
19、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20、烂伞遮日——半边阴
21、郎中(中医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22、狼头上戴斗笠——假充好人
23、浪子回头——金不换;弃恶从善
24、老鳖咬人——叼住不放;死不丢
25、老掉牙的虎——雄心在
26、老公公吹笛子——气力不足
27、老公鸡着火——官僚(冠燎)
28、老鸹爪子——黑手
29、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30、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31、老虎吃田螺——无从下口;难下口;无法下口
32、老虎出山——浑身是胆;横冲直撞
33、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34、老虎念经——假正经;口是心非
35、老虎上吊——没人敢救
36、老虎头上的苍蝇——拍不得
37、老舅舅拉破二胡——陈词滥调
38、老猫上锅台——熟路;道熟
39、老母猪吃破鞋——心里有底
40、老母猪打喷嚏(penti)——笨嘴拙舌
41、老母猪下棋——瞧你那笨脑瓜
42、老牛打滚——大翻身
43、老牛反刍——吞吞吐吐
44、老牛喝水——不抬头
45、老鼠进洞——拐弯抹角
46、老太婆搽胭脂——不知自丑
47、老天爷拄拐杖——一竿子插到底
48、老头吃麻糖——越拉越长;越扯越长
49、老头子坐摇篮——装孙子
50、老鸦唱山歌——不入调
比较搞笑的歇后语大全31、马后炮--弄的`迟了
2、马儿伸腿--出题、
3、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4、坐马打电话--奇(骑)闻
5、霉蛇的牙齿马蜂针--最毒
6、瞎子骑瞎马--乱撞
7、心日上装马达--热肚肠
8、套马杆子逮兔子--瞎胡闹
9、娃娃骑木马--不进不退
10、玉皇大帝招驸马--天大的怪事
11、城隍爷的马--样子货
12、瘸子骑瞎马--各显所长
13、马拉独轮车--就翻就翻
14、长袍马褂瓜皮帽--老一套
15、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曰的份儿
16、毒蛇的牙齿马蜂针--全是窜
17、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曰
18、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9、半天云里跑马--露马脚
20、纸马店的货--等着烧
21、骑牛追马--望尘莫及
22、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23、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24、骑马嫌摇晃--有福不会享
25、马大哈当会计--全是糊涂帐
26、马尾搓绳--用不上劲
27、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28、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29、盲人骑瞎马--乱闯
30、马来西亚的咖啡--耐人寻味
31、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32、站在山上看马斗--踢不着,咬不着(比喻不参与一些事,只站在旁边观望)
33、八匹马拉不开--难分难解
34、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35、一马换双象--未必划不来
36、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37、马过竹桥--难拐弯、
38、马路边上的痰盂--人人啤
39、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40、捎马子里装针--容易出头
41、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42、失马又丢车--大势己去
43、马撩后腿--逞强
44、庙里的马--精(惊)不了
45、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脚
46、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亲
47、老水牛拉马车--不会套
48、见了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49、将军不下马--各奔前程(比喻各走各的路)
50、城头上跑马--远兜运转
张家界民歌
美丽的张家界
有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令人神往
她宛如天堂又洒落人间
奇峰三千
守望着千年的神秘
秀水八百
闪耀着童话的光芒
火火也火火也
美丽的张家界哎
有我的梦想
神奇的张家界哎
有我的渴望
风儿那个告诉我
鸟儿那个告诉我
这里是山的王国
云的故乡
云的呦故乡
www.99Lrc.com =>速配歌词 配词
有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令人神往
她飘进梦里又融在心上
满山的鸽子花
张开那可爱的翅膀
不老的歌谣
化作那瀑布在歌唱
火火也火火也
美丽的张家界哎
有我的梦想
神奇的张家界哎
有我的渴望
风儿那个告诉我
鸟儿那个告诉我
这里是山的王国
云的故乡
云的呦故乡
四季花开——陈淑桦
马湘衡编辑
春季里呀到了水仙花儿开
水仙花儿开
绣呀阁里的女儿呀
踏呀踏青来呀
小呀啊哥哥
小呀啊哥哥呀
搀上我一把来
春季里呀到了蔷薇花儿开
蔷薇花儿开
五月里龙舟鼓响呀
看呀龙舟来呀
跟上我一起来
秋季里呀到了丹桂花儿开
丹桂花儿开
丹桂花开在月宫里
赏呀赏月来呀
陪上我一同来
冬季里呀到了腊梅花儿开
腊梅花儿开
腊梅飘香又逢年呀
过呀过年来呀
小呀阿哥哥呀
陪上我把年拜
四季花魁
春季里花儿美 花鼓衣儿哟 花鼓衣儿哟 思想奴的可得儿衣得儿 妹衣得儿哟 妹妹儿呀 哪个是花魁哟 花朵花儿愧哟 花朵花儿愧哟 喜鹊闹梅喜事多啊 梅花是花魁哟
夏季里花儿美 花鼓衣儿哟 花鼓衣儿哟 思想奴的可得儿衣得儿 妹衣得儿哟 妹妹儿呀 哪个是花魁哟 花朵花儿愧哟 花朵花儿愧哟 鲤鱼绕莲年年余啊 莲花是花魁哟
秋季里花儿美 花鼓衣儿哟 花鼓衣儿哟 思想奴的可得儿衣得儿 妹衣得儿哟 妹妹儿呀 哪个是花魁哟 花朵花儿愧哟 花朵花儿愧哟 桂花飘香谷满仓啊 桂花是花魁哟
冬季里花儿美 花鼓衣儿哟 花鼓衣儿哟 思想奴的可得儿衣得儿 妹衣得儿哟 妹妹儿呀 哪个是花魁哟 花朵花儿愧哟 花朵花儿愧哟 瑞雪纷飞兆丰年啊 雪花是花魁哟
一年四季花儿美 花鼓衣儿哟 花鼓衣儿哟 思想奴的可得儿衣得儿 妹衣得儿哟 哥哥儿呀 哪个是花魁哟 花朵花儿愧哟 花朵花儿愧哟 情人眼里出西施啊 情妹儿是花魁哟 七不龙冬衣儿哟 八不龙冬衣儿哟 衣得儿衣得儿衣得儿 呀呀衣哟
茅岩河号子
咳……咳咳哎哟嗬嗬,哟嗬嗬嗬,哟嗬嗬,嗬,飘过那个天下哟,九十九道难哟,就剩下那个茅岩河这一关哟。逮住惊涛当马骑,号子一吼飘上天,号子一吼哟,咳呜咳呜咳呜咳,飘上天,飘上天哟嗬嗬,呜的嗬得哎,哎咳呀,逮住惊浪呜,当马骑呀,得哎,号子一吼哟,咳呜咳呜咳呜咳,哇啦啦啦,呜的嗬,号子一吼哟,哟嗬嗬,飘上天哟。
咳……咳咳哎哟嗬嗬,哟嗬嗬嗬,哟嗬嗬,嗬,飘过那个茅岩河,九十九道难哟,挽起那个瀑布挂在彩云间哟。带着美景闯世界,从此心中无难关,从此心中哟,咳呜咳呜咳呜咳,天难关,无难关哟嗬嗬,呜的嗬得哎,哎咳呀,带着美景呜,闯世界呀,得哎,从此心中哟,咳呜咳呜咳呜咳,哇啦啦啦,呜的嗬,从此心中哟,哟嗬咳,无难关哟。
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儿搭灯台哟
写封的书信
与耶姐带哟
郎去当兵
姐耶在家哟
我三五两年
不得来哟
你个儿移花耶
别处栽哟
马桑树儿搭灯台哟
写封的书信
与耶郎带哟
你一年不来
我一年年等哟
你两年不来
我两年挨哟
钥匙不到
锁耶不开哟
高山高岭哪逗风凉
高山高岭哪逗风凉噢,苦瓜(的个)丝瓜……丝瓜摘两筐,郎吃苦瓜苦想姐哟,栽起(的个)丝瓜……丝瓜思想郎;
高山高岭哪逗风凉噢,芹菜(的个)韭菜……韭菜栽两行,栽起芹菜情义重哟,栽起(的个)韭菜……韭菜夫妻长。
衣儿衣哟,栽起(的个)韭菜……韭菜夫妻长。
太阳出来晒山坡
(男)太阳出来伙计儿
(女)哎
(男)晒呀山坡哇 俺两个儿的话
(女)你说嘛
(合唱)金花是银花呀子儿喂,开呀得多啊 呀喂子儿哟
(男)金花银花伙计儿
(女)哎
(男)哥呀不爱呀 俺两个儿的话
(女)你说嘛
(男)专爱上妹妹 呀子儿喂
(合唱)花呀一朵呀 呀子儿喂
(女)莫爱妹妹儿 伙计儿
(男)哎
(女)花呀一朵呀 俺两个儿的话
(男)你说嘛
(女)青春是已过 呀子儿喂
(合唱)花呀就落啊 呀喂子儿哟
(女)怎比山上伙计儿
(男)哎
(女)金呀银花呀 俺两个儿的话
(男)你说嘛
(女)千年是万年 呀子儿喂
(合唱)香呀满坡啊 呀喂子儿哟
(男)金花银花伙计儿
(女)哎
(男)香呀满坡啊,俺两个的话
(女)你说嘛
(男)妹妹是香在 呀子儿喂
(合唱)哥呀心窝呀 呀喂子儿哟
(男)香满坡的伙计儿
(女)哎
(男)我呀不闻呀 俺两个的话
(女)你说嘛
(男)香在是心窝 呀子儿喂
(合唱)哥呀恋着啊 呀喂子儿哟
(女)香在是心窝呀子儿喂
(合唱)哥呀恋着啊 呀喂子儿哟
三根丝线三尺长
歌词大意:
三根丝线(三个妹子三哪) 三哪尺长呀挽个疙瘩疙
丢啊过墙啊 格儿子儿来 想啊哥子儿啊 啷当小姐
喂喂哆哆 喂喂哆哆 哟嗬 哟嗬
你何不早些来呀冤家啥 冤家妹的哥呀 妹妹儿哥的人啦
怎哪怎交情哪 哥儿呀衣哟
千年不忘(三个妹子三哪) 疙呀瘩呀散哪万年不啊望
姐呀丢郎呀 格儿子儿来 想啊哥子儿啊 啷当小姐
喂喂哆哆 喂喂哆哆 哟嗬 哟嗬
你何不早些来呀冤家啥 冤家妹的哥呀 妹妹儿哥的人啦
怎哪怎交情哪 哥儿呀衣哟
吕宏伟-棒棒捶在岩头上
词:秦平武 孟勇 曲:孟勇
选送单位:武警政治部文工团
郎在高山我打一望哟喂
姐在呀河下哎
情郎哥哥哎 依哟
洗衣裳啰喂
唱个山歌我丢个信啰喂
棒棒哎 捶在哎
情郎哥哥哎 依哟
岩头上啰喂
郎在高山我打一望
姐在呀河下哎 洗呀洗衣裳
唱个山歌我丢个信
姐姐的棒棒儿锤在岩头上
姐在河下哟洗衣裳
郎在呀高山啰 把呀把姐望
唱个山歌我传个情
哥哥的山歌哟唱进姐心上
哟~ 哟喂~
嘿~ 哟喂~
唱个山歌哟
丢下河哟
姐在听哟
哥在唱哎
哟~ ~
哟喂~
唱山歌哟
丢下河哎
姐的棒棒儿哟喂
锤在那岩头上哟
唱山歌哟
丢下河哎
姐的棒棒儿哟喂
锤在那哥心上哎
锤在那哥心上
锤在那哥心上
哟啰哟啰哟啰 哟啰喂
哟~~ 喂~
嘀咯调
一根(的个嘀格儿)树乃
打一根(嘀格儿的)床乃
一条(嘀格儿的)船船儿哟
配一把(嘀格儿的)浆乃
(衣儿哟衣哟)
一条(嘀格儿的)船船儿哟
配一把(嘀格儿的)浆乃
一只(的个嘀格儿)燕乃
绕一柱(嘀格儿的)梁乃
一个(嘀格儿的)姐姐儿哟
配一个(嘀格儿的)郎乃
(衣儿哟衣哟)
一个(嘀格儿的)姐姐儿哟
配一个(嘀格儿的)郎乃
一条(嘀格儿的)船船儿哟
配一把(嘀格儿的)浆乃
一个(嘀格儿的)姐姐儿哟如果你不了解我编织离开的谎话
配一个(嘀格儿的)郎乃
(衣儿哟衣哟)
一个(嘀格儿的)姐姐儿哟
配一个(嘀格儿的)郎乃
校园民谣
当我转身离开
只是有点厌倦回家
oh! yeah
带着我悲伤的爱悄悄离开
oh! yeah!
在下雨的异乡夜从梦中醒来
music
听着老去的歌
不要怪我感逝伤怀
如果你能了解
请你面对我的苍白
oh!yeah!
告诉你我的心还在那个城市
oh!yeah
告诉我的心从未离开
请别在我哭的时候再说伤感的话
我猜他是不是还在等我回家
请别在我哭的时候再说伤感的话
我猜他是不是还在等我回家
我猜他是不是还在等我回家
鞍山民俗文化
鞍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要人口构成的多民族地区,共有汉、满、回、朝鲜、蒙古、锡伯、藏等32个民族。多民族造就多元化的文化,而多元化融合后又形成了内质饱满丰富的综合文化。鞍山民俗文化众多而精华不少,其中千山寺庙音乐、岫岩单鼓、海城高跷、海城皮影戏、岫岩皮影戏、海城喇叭戏、鞍山评书、岫岩剪纸等已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多样的文化相得益彰,大放异彩,使得鞍山成为一座文化氛围浓厚的现代旅游城市。
鞍山民俗文化概览
岫岩玉雕
岫岩玉雕是以岫岩地区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玉石雕刻工艺。岫岩玉雕兴于清末民初,更盛于当代,属中国北方流派。长时期受到北方民族民间文化的滋润,吸收了地方民间木刻、石雕、泥塑、刺绣、剪纸、影人、彩绘艺术等方面的精髓,融合渗透,以立体圆雕、浮雕为主,辅以线刻、镂、透雕等技法,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点的艺术风格。其造型简练古朴,打磨光滑,气韵生动传神,素有古辽河红山文化遗风。如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华夏灵光岫玉塔熏”、“蝈蝈篓”等作品就是岫岩玉雕的代表。
岫岩皮影戏
和纯朴的岫岩民风一样,由清朝时期传入岫岩的皮影戏,至今仍保持着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每到逢年过节或是喜庆丰收之时,会有几班人马活跃在岫岩各地的山村、集市。他们四五个人一组,一个黑色的皮箱、一把竹竿、几部书、几件乐器、一块白布就是全部行头。这些艺人每到一处就支起竹竿,挂上白布,拿出箱中各色用驴皮制成的影人表演起来,这就是在岫岩农村备受欢迎的皮影戏。历史上,岫岩境内皮影戏分为南北中三派,分别以哨子河的赵连信、韭菜沟的方廷栋和石灰窑子的赵德怀为代表班头,他们风格迥异,极大丰富了岫岩皮影戏的内容。
岫岩单鼓
岫岩单鼓是流传于岫岩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祭祀习俗,俗称“烧香”。满族称为“旗香”,汉族叫“民香”。岫岩单鼓自明末进入岫岩以来,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早期的岫岩单鼓,脱胎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萨满”祭祀仪式,其在岫岩的流行,只限于满族民众之间,有着修旧的历史,后逐渐被汉族的文化采借。在以前,岫岩满、汉民“烧香”主要是为了祭神、祭祖、还愿,是一种祭祀活动,后慢慢发展为带有更多的娱乐性质的节目。
岫岩剪纸
提起岫岩剪纸,在整个辽宁地区都是屈指可数的。岫岩剪纸以其娴熟的工艺、精美的艺术造型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岫岩剪纸是以反映满族人民群众生活为特征的剪纸艺术,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形成岫岩民间剪纸艺术的年代是在明末清初,乾隆年间最为流行。岫岩剪纸以满族农家妇女为创作主体,最大的特征是写形、写意、写神、写心,表现手法以镂空、成片为主,造型夸张奇特。岫岩的剪纸参加了十余次中国满族民间剪纸等国家、省级大展,所获的奖项不计其数,后岫岩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辽宁省剪纸艺术之乡”。
海城皮影戏
海城皮影戏俗称驴皮影。它是用驴皮刻制的人物外形,用灯光照射以表现故事情节的戏剧。皮影艺人边演唱边操纵,并伴以音乐伴奏。在过去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深受海城老百姓喜爱。海城皮影戏属于河北滦州影调,具体于清嘉庆年间传入海城牛庄,道光年间吴老秀等皮影艺人的演出活动十分活跃,其弟子等活跃于大石桥、盖县、复县一带形成了辽南影调戏。民国初年,山西的吴志甸来到海城南台烟台村后,教柳元邦、苏乐天等六人唱皮影戏,号称“六大将”。他们把山西羊皮戏同滦州影调戏相借鉴后发展,创立了海城皮影戏曲。演唱的独特风格,源于板腔体音乐,它的板式较全,有原板、快板、带板等。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又名海城秧歌,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初为两足落地,叫地秧歌,后在清咸丰年间,变地秧歌为高跷。经过民间艺人的长期探索,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改革工作,通过高跷艺人同专业文艺工作者共同琢磨提高,使海城高跷走向了新的发展时期。它以既火爆、又严谨、细腻,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辽南、东北乃至全国久负盛名,并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征服了国际艺坛。
海城喇叭戏
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强,适于载歌载舞。海城喇叭戏的角色分生、旦、丑三行,在此三行中又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海城喇叭戏的表演由于早期同秧歌,后与高跷结合,从而溶两种艺术为一体,其中“跷功”、“手绢功”、“扇子功”等被巧妙地融合在海城喇叭戏的表演之中,形成了跷戏结合的独特艺术表演形式,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及质朴的乡土气息。
鞍山评书
鞍山评书艺人众多,名家辈出,像刘兰芳、单田芳在全国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鞍山也被誉为“评书之乡”。鞍山评书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具有豪、紧、动、热的艺术特色。语言口语化,风格豪放、质朴、热烈、明快,与本地百姓生活语言紧密结合,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富想象力,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醒木、一方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很高的教育、文学、娱乐价值。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先后在电台、电视台录播《岳飞传》、《明英烈》、《隋唐演义》等多部评述。五十年来,鞍山评书演员在茶社、剧场演出和在电台、电视台录播100多部评书,出版短篇、中篇、唱片传统和现代评述80余部。
千山寺庙音乐
千山为佛、道两教胜地,而千山寺庙音乐分为佛乐和道乐两种。千山的佛教音乐是在寺庙举办的各种佛事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千山的佛教音乐分诵经和器乐两个部分。千山道教音乐则是康熙年间,从铁刹山刘祖传入无量观。在"东北新韵"问世之前,东北地区道教中主要流传的"劳山韵",据说是由山东传入的,新韵产生之后,很快在东北地区道教中传开,现在东北道教全真教派宫观采用的都是"新韵"。2006年5月20日,千山寺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灯官舞
在独具特色的满族民间文化中,满族民间舞蹈更有深厚的内涵和它的情趣。灯官舞是满族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绚丽多彩的奇葩。它是依据满族传统节日--花灯节,改编成满族现代民间舞蹈"闹灯官"的。
“闹灯官”舞蹈,由一人装扮成灯官。身穿官服,头戴缨帽,另由一人装扮成灯官娘,身着红袄,两耳上挂着红辣椒,6个满族少女身着满族节日服装,手持丰灯,翩翩起舞,戏耍着灯官。灯官乘坐一台花轿,为便于表现,轿子是用一根扁担,轿夫抬着,灯官站、坐在轿杆上进行幽默、形象表演,灯官娘娘紧随轿旁,两人边覆边逗,配合默契,曲调满族特色强烈,演奏得抒情、流畅,是迄今满族民间舞蹈中最有风味、活力、美感的舞蹈。
以上是鞍山的民俗文化的简介,来鞍山值得一游
来鞍山找鞍山旅游!
歇后语
蜻蜒摇石柱---妄想
睡梦里捡钱---想得好
歇后语—威胁类
皮箩里洗虾子---一个也走不脱
老虎跟着狐狸走---狐假虎威
灯蕊吊颈---吓别人
坟头上耍大刀---吓鬼
杨六郎赦了杨宗保---被儿媳吓的
豆腐店里磨子---不压不做
坐汔车看风景---走着瞧
纸糊老虎---骇不倒人
抱着书本骑马---走着瞧
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骑驴瞧帐本---走着瞧
骑马逛灯---走着看
道士吹海螺---唬鬼
棺材头上放爆竹---吓死人
躺着说话---不腰痛
歇后语—危险类
一根头发系石磨---千钧一发
刀口舔糖---危险
小刀哄孩子---不是玩的
切菜刀剃头---危险
老虎打架---劝不得
吕太后的筵席---这酒不是好酒
怀胎妇女过独木桥---铤而走险
鸡婆跳进火灶---不死也要脱身毛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独木桥上跑马---危险
耗子钻牛角---不死脱层壳
麻雀进了瞎猫口---不死也要脱身毛
琉璃碗里擂胡椒---险得很
猪八戒进汤锅---活要命
揪着马尾巴赛跑---悬
简单易记的歇后语
有哪些民间的简单易记的歇后语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些简单的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4、大海捞针没处寻
5、竹篮打水一场空
6、打开天窗说亮话
7、船到桥头自会直
8、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9、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0、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1、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2、老牛走老路照旧
13、老牌子钢针宁折不弯
14、老婆婆跳皮筋非同儿戏
15、老鼠掉进面缸里翻白眼
16、老鼠跌进米囤里因祸得福
17、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18、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9、老鼠进棺材咬死人
20、老鼠闹洞房唧唧喳喳
21、老鼠娶妻遇老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22、老鼠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
23、老鼠尾巴大不了
24、老鼠咬牛大干一场
25、老鼠咬石柱攻不倒
26、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27、老太太的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28、老太太过溜冰场走险
29、老套子卷珍珠内中有宝
30、老天爷拄拐杖一竿子插到底
31、老头吃麻糖越拉越长;越扯越长
32、老头子坐摇篮装孙子
33、老鸦唱山歌不入调
34、老鸭公唱戏喉咙不争气
35、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6、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7、蚕豆开花黑心
38、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39、打破砂锅问到底
40、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41、虎落平阳被犬欺
42、芝麻开花节节高
43、新官上任三把火
44、瞎子点灯白费蜡
45、兔子尾巴长不了
46、偷鸡不成蚀把米
47、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48、老虎屁股摸不得
49、老虎拉车谁敢
50、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5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2、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53、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54、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55、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438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和顺地区流传的歇后语
下一篇: 食物歇后语大全之关于粽子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