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和顺地区流传的歇后语

民俗 2023-07-12 08:29:46

 无论您在哪里、无论您走多远、飞多高,只要您的根在和顺,成功加入和顺老乡俱乐部,让我们一起为宣传和顺文化而努力!作为一个生活在和顺的人,答案还会有其它吗?最牛逼的城市,当然是和顺!即使有时候它让你沮丧,让你抓狂,但那又如何?不管怎样,我活在这座城市,我热爱这个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广泛流传于和顺地区的部分精彩歇后语。

1、李先生哩药方——不能改

李上云,和顺人,清廪生,精中医,与人医病,药到病除,太原傅山先生曾赞曰:“李先生方,一味不可移易”。

2、后峪呀(家)叫狗——越叫越远

1944年秋,日伪县公署派警察和保安队到后峪村督款催征粮。群众对警队人员贬称黑狗、黄狗,到村后,年轻人以“村长不在家”为由,把伪警队顶走了。老年人怕惹是生非,就让联络员到村外追叫他们“吃过午饭”再走,结果连跑带叫,没有追叫回来。从此,流传为叫狗——越叫越远的歇后语。当时,为不让敌伪人员知道这一贬义歇后语的缘由,同时编了:“有一农民,认狼为狗,叫狗舔屎,越叫越远”的情节,以假隐真。

3、小庙川哩奶奶驾——好请难打发

东、西小庙川,以村轮流供奉一尊圣母驾。该驾存有“养驾”生息本金,接驾时向村民低利借贷;送驾交接时,往往因贷户本利交付不清拖延时间。

4、棋盘垴呀(家)进秀才——拔尽岗脉

相传,离县城五里的棋盘垴村,户少、皆务农。前清仅进考过一名姓赵的(武)秀才,故流传拔尽岗脉之说。

5、后峪呀(家)领官谷——把住“石五”了

光绪初年,县常平仓开仓放赈,每人赈谷三斗。后峪村有位五口之家的农民,急于糊口度荒,连续三次到城领取官谷,均因手续不全没有领上。第四次随同乡约(村长)一起办理领取手续,很顺利领了一石五斗,他高兴地说:“这一回可把住石五了”。从此流传为歇后语。

6、小南会呀(家)留戚人——太阳落了才半后晌

小南会村地处河谷,前后紧靠峭壁高山。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一户农民送客走出家门,太阳已经落山。客人顺便说:“阳婆落了”。送客的主妇接着说:“咱这里山高,阳婆落了才半后晌呀!”“山高能遮太阳”的逐客令,演变为歇后语。

7、平地川哩火烧鬼——死不开眼

平地川有个富人,从小吝啬苛刻,对上门乞讨者只给少许糠炒面,还常以恶语伤人,乞丐对其恨之入骨。清光绪年间,此人只身前往柏木槽一带催租讨帐。乞丐们得知串通集聚在必经的偏僻的山沟路口,堆了一大堆干柴。待他到此,群起围攻,点燃烈火,要把他推进烈火活活烧死。他跪倒在地叩头求饶,幸有过路人解围,才免遭烧死。“火烧鬼”的诨号由此得名,但事后,财迷不开眼的本性丝毫未改。

8、石猴沟哩老虎——吃稳食

古时,石猴沟沟深林密,有虎有豹,豹子逮住家畜、野牲,只喝血,不吃肉;老虎嗅腥而至,不猎而食。

9、南峪呀(家)砍圪针——起下瘤累了

民国初年,县公署勒令各村以路牌为界,在公路两旁植树,围插荆棘护林,前、后南峪村隶属南窑编村,编村村长将砍圪针的任务分给这两个自然村,从此年复一年,形成惯例,“起下瘤累”之说因事而生。

10、葛小文哩簪——尽走倒运

葛小文祖籍和顺县紫罗川某村,起初家境富裕,后因天灾人祸产业荡尽,于光绪年间迁来县城落户。初来时以担煤卖炭为生,后高利借债兼做小本生意。本想重新发迹,但家境继续衰落,每逢过年,他自编对联借以抒情发泄。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副就是:“公鸡踩蛋草鸡衰,黄鼬走了鼠狼来”;横批是“尽走倒运”。此副对联对封建盘剥,债主逼债的讽意入木三分。后人遇不称心如意之事惯用此语。

和顺流传的歇后语甚多,在此不一一介绍,简列一二,以弘文化。

关于象棋的歇后语

关于象棋的歇后语如下:

1、小卒过河顶大车,小卒一去不回头。

2、重炮将——无子垫。

3、马回头——不如驴。

4、一盘象棋下三天——棋逢对手。

5、象棋斗胜——纸上谈兵。

6、豆腐板上下象棋——无路可走。

7、围棋盘里摆象棋——不对路数。

象棋的由来如下: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

中国象棋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远远超过围棋,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圆形棋子共有32个,红黑二色各有16个棋子,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先把对方的将(帅)“将死”的一方获胜。

看看还有谁不知道这些新式的"歇后语"

首先分享一些歇后语

吴京踩周杰伦——精彩绝伦

老太太钻被窝——给爷整笑了

老太太爬楼梯——不服都不行

老太太跳皮筋——要多嘚有多嘚

棺材板放屁,阴阳怪气

癞蛤蟆找青蛙,长得丑玩得花

纱布擦屁股,给我漏了一手

乌龟吃王八——六亲不认

真是王八办走读——鳖不住校了

乌龟退房,——不住了

小母牛拿别针——别牛B

小母牛到南极——牛B极了

小公牛哭小母牛——牛B死了

小母牛骑摩托——牛B轰轰

借小母牛给我耙田——让我也牛B一把

小母牛探亲——牛B到家了

两只小母牛倒立——比较牛B

赶小母牛拉犁——跟着牛B走

真是屎壳郎遇到拉稀的——白来一趟

真是裤裆着火——裆燃了

大熊猫点外卖——笋到家了

屁股挂暖壶——有一腚的水瓶

老母猪卡栅栏——进退两难

屎壳郎喷香水——不值一闻

癞蛤蟆吃冰——寒心

?

这些幽默深刻而又直白易懂的新式歇后语强势入侵如今的生活。

相比于传统的歇后语更加贴切如今的生活,但也更加粗俗野蛮。

不过优秀的新式歇后语也不少,新式歇后语一直在发展,随着不断地更新筛选,那些优秀的歇后语会自动广泛流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438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