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不乏幽默色彩的语言形式,被喻作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束智慧的花朵”。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量的歇后语中,不乏与茶有关的精品。
这是因为歇后语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特性,这些都与我们的茶文化特性一脉相承。
涉茶歇后语主要分以下几类。
1、【茶壶里边有文章】
涉茶歇后语中,有着大量以“茶壶”为载体制作而成的歇后语。
比如:
茶壶里喊冤——胡(壶)闹
茶壶里煮挂面——难怪(拐)
茶壶里开染坊——无法摆布
茶壶里贴饼子——无法下手
茶壶里洗澡——扑腾不开
茶壶没肚儿——光剩嘴
抱着茶壶喝水——嘴对嘴
茶壶茶盖——不分离
2、【和茶馆相关的歇后语】
在这类涉茶歇后语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举凡茶馆、茶铺里的一切,水、服务员、龙门阵、茶盘、甚至于阿庆嫂等,全都被活用进歇后语之中,添趣添味。
比如:
茶铺里的水——滚开
茶馆里摆龙门阵——想起什么说什么
茶馆里伸手——胡(壶)来
服务员上茶——和(壶)盘托出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
口渴遇见卖茶人——正合适
3、【茶事歇后语】
这类涉茶歇后语的特点是,百般茶事皆文章,沏茶、泡茶,都可以演绎出言外之意来,耐人寻味。
比如:
爆米花沏茶——泡汤了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不倒翁沏茶——没水平
茶碗打酒——不在乎(壶)
春茶尖儿——又鲜又嫩
滚水泡茶——又浓又香
冷水泡茶——无味
茶里放盐——惹人嫌(咸)
茶食店失火——果然(燃)
茶杯里放块糖——寿命不长
茶杯盖儿上放鸡蛋——靠不住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涉茶歇后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作品来,这正是茶文化走向群众、走向生活和走向繁荣的象征。
茶道大师们秉承这样的信念,只有将艺术融合贯穿于生活,真正的艺术鉴赏才有可能。因此他们力求将在茶室中习得的高度优雅来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在任何场合,他们都保持精神上的平静;他们的谈吐永远不会干扰周围的和谐。服装的剪裁与颜色,举止与步态都表露出艺术的人格。
茶,初为药用,后渐成饮品。在8世纪的中国,饮茶作为雅趣而进入诗歌领域。15世纪的日本把饮茶尊崇为一种审美的宗教,即茶道。茶道是对尘世琐事中隐藏之美的崇拜,它教导纯粹与和谐,人际敬爱的奥秘,社会秩序的浪漫精神。茶道本质上是对不完美的崇拜,是在人生宿命的诸多不可能中试图完成可能的一种温良的希图。
茶从来不是一种聊作消遣的玩物与饮食,它是庸蠹尘世里一抹清欢,是得知玄鉴之道的眼睛,是守得静笃之境的耐心。匆匆忙忙的人品尝不到它的意隽,冷漠荒芜的人体会不到它的情长。唯有心怀悲悯与同情,景慕它尊崇它的人,才能得到教诲,在嘈杂与烦恼的红尘姑且跳脱出来,进入恬淡清静的,美的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403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回族民间歇后语
下一篇: 建筑物歇后语大全之关于黄鹤楼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