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间歇后语与回族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联。回族日常生活、生产习俗与牛、羊、骆驼等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许多回族歇后语中大都以这类动物作为比喻的形象。回族歇后语诙谐而形象,想象丰富大胆,民族特点非常显着,成为回族民间文学园地中一枝艳丽的花朵。
回族民间歇后语:
1、[茶馆里伸手]——胡(壶)来。
2、[冬天穿坎肩]——抖家子。
3、[二两羊毛絮褥子]——摊不开。
4、[饭瓦罐掉了耳朵]——提不起来。
5、[干槌棒子上抓脉]——瞎摸。
6、[海里头栽花哩]——根底深。
7、[回回的亲,甘草的根]——越挖越深
8、[腊月里吃凉粉]——寒了心了。
9、[老回回的亲,甘草的根]——越挖越深。
10、[老回回喝盖碗茶]——先刮两下。
11、[老太太吃麻花]——要(咬)的哪股子劲。
12、[驴跑到楼上]——没经过的事。
13、[卖面宰羊]——各干一行。
14、[穆民没有伊玛尼]——丢了根本。
15、[山羊头上的肉]——没多少。
16、[十亩地里找了一根谷子]——独苗苗。
17、[五黄六月穿皮袄]——有家子。
18、[香油炸麻花]——干脆。
19、[羊头上的毛]——多长照旧多长。
20、[要乜贴的丢了打狗棍]——受狗气哩。
21、[依比里斯穿靴子]——邋遇鬼。
22、[依比里斯晒太阳]——没有影影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403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遵义方言歇后语
下一篇: 与茶有关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