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时候高温对健康影响很大,这时候人体最常见也最烦恼的一个问题就是上火,这时候大家容易出现口舌生疮的情况,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夏季的时候需要学会去调节,那么具体夏季如何解决,一起看看夏季吃什么好。
夏季的时候要注意,这时候对于人体脏腑来说,我们的肝脏健康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夏季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在夏季的时候如果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易于开泄,而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药品,这是解决出汗多的好方法,乌梅、山楂、木瓜、五味子均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以用来治疗泄泻、虚汗等病症。夏季里,推荐大家自己动手在家做山楂糕,美味又健康,大家可以进行尝试。同时夏季的时候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饮食上宜清淡、多补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样可以避免口舌生疮的问题产生。
在夏季的时候推荐大家多喝粥,这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果在夏季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早晚的时候都去吃粥,在午餐的时候选择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热,又能补养身体,有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此外,鸭肉、虾、鲫鱼、瘦肉、食用菌类、薏米等,同样具有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消暑健身的功效,因此夏季的时候要学会饮食的方法去养生,对健康很有好处。
上面介绍的这几款食物非常不错,在夏季的时候大家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上火的问题,特别是要小心口舌生疮的问题,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我们注意在这时候多喝粥,是养生的好方法,还可以帮助避免上火情况,是夏季养生不能少的。
有约君说
虽然还没到炎夏,春季的湿热已让不少人有这样的症状:频繁觉得口干、喉咙痛,还时不时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这个时候,家中老妈十有八九会告诉你:
春夏时节,除了“祛湿”,“清火”也是爱好 养生 的妈妈们的必修课,比如 煲清火汤、泻火凉茶、为家人买能下火的水果 ……
但为何有的人吃了有效,有的人却吃了个“寂寞”?
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热气”,还真不是随便一碗清火汤就能打发的。中医师介绍,这得从“火”的分型说起。
清“火”要辨清虚实
老广喝凉茶等“泻火”的习惯,其实与岭南地域特色密切相关。岭南秋冬短,春夏长,炎热、潮湿、多雨的时间特别长,形成湿热的气候特征。因此,岭南人因而易上火、湿困。
不过“上火”并非同因同症,还要分清“虚火”和“实火”两大类。
“实火”:
大多来源于火热体质,或者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或者过食炽热食物、喝烈酒、抽烟,或者长期服用人参、鹿茸、黄芪等燥热之品等。
这类人通常体质较壮实、声音洪亮,容易口舌干燥、口渴多饮、大便秘结、急躁易怒、脾气暴躁等。
“虚火”:
指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等出现的阴虚内热。“虚火”的人一般体型偏瘦, 多表现为口干而不欲饮,手足心发热发烫,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
平素体质比较弱,脾胃虚寒的人,一些“上火”表现也实质上是“虚火”上浮而已。
“虚火”无火,当然就不宜喝凉茶来清火,建议针对性改善生活作息,养胃调和,更为妥当。
另外,上火的类型还可分成五类。五脏因各自原因导致的“上火”,可分为胃火、心火、肾火、肝火、肺火。
例如春天最常见的 肝火旺 ,会急躁易怒,脾气暴躁,可喝点夏枯草茶、菊花茶;
而 心火旺 ,会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可喝淡竹叶茶、栀子花茶;
肺火旺 ,会口干鼻燥,容易感冒,可饮用板蓝根茶、蒲公英茶;
胃火旺 ,会口干渴饮,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可用白茅根茶、莲子心茶;
肾火旺 ,会失眠、耳鸣、多梦等,可用知母、黄柏煮水代茶饮。
要特别提醒的是,临床上经常有“虚火”“实火”夹杂的情况,个体的情况差异较大,这个“火”该怎么去,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口舌生疮
清热泻火药一定见效吗?
一般来说,口腔溃疡与心和小肠之火上蒸以及脾胃湿热有关。
这里的“心火”是从何来的呢?
中医师认为这跟压力大、吸烟多、喝水少、常熬夜、过度劳累等有关,不良习惯都可导致免疫力下降,是临床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常见诱因。
而脾胃湿热可能源于对刺激性食物的喜爱,比如经常吃火锅、麻辣烫、辣条、各种煎炸油腻的食物,或者常爱喝点酒,爱吃榴莲等水果有关。
这种没有节制的大快朵颐后的口舌生疮,多见是“实火”。这时,如果适当吃点清热解毒的泻火凉茶,或者牛黄解毒片、上清丸等中成药,确实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不过,平时体弱或久病的人群,比如一些老年人平时睡眠不好、胃口不佳且容易疲劳、心情差,这类人多有“虚火”。
此时,如果长了口腔溃疡,用清热泻火的药就没什么效果,而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有健脾养心、固本养阴功用的药。
又如不少上班族,平时熬夜多,耗伤肝肾阴血,饮食上又喜寒凉、冰冷,易伤到脾胃阳气,导致中下焦不固,加上熬夜,“虚火”也就慢慢燃起。因此吃清热类药物只能缓一时之急,不能除根,导致“上火”反复发作。
对症食疗有助“灭火”
日常饮食中,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吃走“火气”?不妨根据自己的症状判断上火的“虚实”,再对症选择合适的食方。
咸骨粳米粥
材料:脊骨300~500克,莲子20克,芡实20克,小米50克,大米100克。
做法:脊骨焯水后用食盐腌制,放入冰箱备用,使用前用清水冲洗掉多余的盐分。所有食材放入电饭锅中,加适量清水,煲75~90分钟,调味即可食用。
点评:脊骨腌制,因咸味入肾,有顺气降火之功效,搭配养脾胃的大米、小米和健脾祛湿的莲子、芡实,能降虚火、养脾胃、祛湿浊,有益于缓解心烦失眠、便溏粘滞、腰酸骨痛等不适。
芦根甘蔗饮
原料:芦根15克,白茅根10克,炒麦芽10克,甘蔗50克。
做法:将芦根、白茅根、炒麦芽和甘蔗放一起与水同煮15分钟,晾凉频服,此饮品甘淡、微甜。分次代茶喝,避免睡前服用。
点评:芦根性甘寒,归肺胃经,能清热生津、利尿;白茅根性甘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麦芽消食和中;甘蔗性润燥下气,解毒。诸物合用,能清泻胃火,生津润燥,利尿解毒,消食和中。
适用平时喜食甜腻、肉食等,舌苔厚,特别适合口干喜冷饮,大便干,容易饿,口舌生疮的小朋友。
清火猪肺汤
材料:猪肺1个,南北杏各50克,淮山、马蹄各500克,罗汉果半个,蜜枣3颗,瘦肉500克。
做法:马蹄、淮山去皮;瘦肉洗净,南北杏捣烂,罗汉果捏碎。上述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一起煲。猪肺洗净切片后焯水捞起,放入锅中加姜炒干水,放入汤煲中煲1小时,调味即可。
点评:适宜“实火”人群。
胡萝卜菊花粥
材料:大米50克,胡萝卜100克,菊花10克。
做法:胡萝卜洗净切粒。大米洗净倒入锅中,加适量水煮开。加入胡萝卜,大火煮开后小火熬15分钟;加入菊花,煮5分钟,调味即可。
点评:适宜“虚火”人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ajiys/260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夏季健康饮食帮助养胃
下一篇: 夏季眼睛要防光照,小心风吹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