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荆楚岁时记》说:“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恶,疾病和污秽也。伏天苍蝇细菌多,易患肠道疾病,而“汤饼”即面条,用开水沸煮,趁热吃,这可能是古代伏天污染最少的食品,会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
夏至天气炎热,人们脾胃功能差,因此,日常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苦味食品也是夏至时节的养生食物,因苦味食品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苦味质,具有促消化、增进食欲、提神醒脑、抗菌消炎的功效,此时节可适当多吃。养生专家们还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汤是大有好处的,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此时节推荐养生食谱为:
【排骨香粥】
材料大米半杯,棑骨150克,丝瓜100克,花生3大匙,姜8片
调料盐1小匙,胡椒粉少许
做法
大米洗净,沥干,加盐及1大匙油腌20分钟。
排骨洗净,斩小块,放入沸水内汆烫,取出冲净;丝瓜刨去硬边,切块。
锅内加水,放入花生、排骨及4片姜煮沸,改用中火煲30分钟,然后加大米,再煲45分钟成粥。
油锅烧热,爆香4片姜,放入丝瓜炒香,然后把丝瓜放入粥内,续煲至丝瓜熟,拌入胡椒粉调匀即可。
功效:这道粥膳具有补养身体、抗衰老的功效,是夏至一道不可多得的生津润燥佳品。
【瓜皮五彩汤】
材料西瓜皮1大块,猪肉馅20克,胡萝卜、紫甘蓝、青椒、西红柿各适量
调料盐适量
做法
西瓜皮洗净,把红瓤与硬的外皮去掉切成条;胡萝卜、紫甘蓝、青椒分别洗净后切丝;西红柿洗净去皮切块。
锅置火上,放油烧热,炒香肉馅后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大火炖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新鲜的西瓜与瓜皮都可以增加皮肤弹性,平缓皱纹并增加皮肤光泽,搭配胡萝卜、紫甘蓝、西红柿等蔬菜,还能有效防止夏季曝晒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夏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24节令之一,又是民间传统节日。夏至时节每个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有的地方吃面条,因为有着“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有的地方吃馄饨,因为也有着“馄饨一吃,不长痱子”的说法。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各个地方的夏至传统饮食。
山西人吃伏面。
夏至过后,进入三伏,山西民间多吃凉面开胃消暑。
山西凉面,又叫伏面,古称“冷陶”,虽非珍馐名点,却源于上古祀日,反映时令变迁,传承千年习俗,是一道融入文化遗韵的晋地美食。
山东人吃凉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
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北京人吃炸酱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在民俗回归的当下,凡是跟夏至节令沾边儿的吃食都卖得不错。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江苏无锡吃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
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相信目前很多朋友都对夏天必吃的10种食物感兴趣。所以今天小M边肖也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与夏季必吃的10种食物相关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夏季必吃的食物有:龙虾、凉皮、红糖冰粉、绿豆汤、冰淇淋、黄瓜、毛豆花生、酸梅汤、西红柿、鸭蛋、莲子、黄豆、蜂蜜、生菜、草菇、茄子、苦瓜、草莓等。
2.中国的夏天开始于漫长的夏季,结束于初秋。西方一般认为夏至和秋季分为夏季。
3.以中国现代气候学来说,平均气温连续5天超过22度才算夏天,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度才算秋天。
4.夏季饮食宜清淡素食,多摄入蛋白质,少喝冷饮,适当饮用清热解暑汤、养生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ajiys/209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夏至养生由此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