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季节养生 >> 夏季养生

夏季如何吃肉不上火?

健康管理师 2024-03-08 22:16:46

夏季如何吃肉不上火?

夏季炎炎,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因此,专家建议吃肉时更讲究方法。夏天不能「大鱼大肉」,而是应该「小鱼小肉」──吃的量要少,制作要精细,切成肉末、肉丝、肉片等,比肉块更容易消化。那么,一起来看看吃什么肉最容易去火吧。

首选凉性肉。中医讲究「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夏天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鸭的品种选择也有讲究,北京烤鸭好吃,可它的脂肪含量高达40%,太油腻,夏天不宜食用。最好选用比较瘦的湖鸭、青头鸭(头上的羽毛是青绿色的),一来油少,二来利水化湿作用强。

羊肉性温,夏天要少吃。如果要吃,千万别炒着吃、烤着吃,以免增加热气。配青菜涮着吃最佳。

  配化痰食物。中医认为「肉生痰」,我们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化痰的食物与之搭配,比如竹笋烧肉、芦笋拌肉丝、莴笋炒肉片、肉末白萝卜丝等。

有人说了「鱼生火」,夏天吃不合适。鱼肉偏温,的确容易上火,因此需要搭配一些清热的食物,如做成鲤鱼冬瓜汤、黄瓜炒鱼片、番茄炒鱼片,这样一来就不会上火了。

猪肉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的作用,猪肉性平,夏天食用也无妨。

兔肉性凉,具有健脾补中,凉血解毒的功效,也适合夏天食用。

牛肉性平,具有补脾胃、强筋骨、益气力的作用,夏天吃些黄牛肉可以补气。

挑油少的肉。夏天吃肉还有一个窍门,就是找油最少的肉。我们比较一下各种肉的脂肪含量:鸡肉9.4%,鸭肉19.7%,猪肉37%,牛肉4.2%,羊肉4.1%,兔肉2.2%,鱼肉含有1─3%脂肪,其中兔肉、鱼肉脂肪含量低。

什么肉不上火

  鸡鸭鱼肉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吃肉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具有很多人体所必须的营养,肉类虽好但也不能天天吃肉,吃的不对也可能会为健康带来威胁。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如何吃肉不上火。
  首先,夏季吃肉一定要精细烹饪,做成肉丝肉末,适量为佳。
  猪肉性平,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各种体质的人都能吃,但其脂肪含量比其他肉类高,因此更适合消瘦的人,体态较胖和高血脂的人则要适当控制吃的量。
  夏天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鸭的品种选择也有讲究,北京烤鸭好吃,可它的脂肪含量高达40%,太油腻,夏天不宜食用。最好选用比较瘦的湖鸭、青头鸭(头上的羽毛是青绿色的),一来油少,二来利水化湿作用强。
  避免大量使用肉羊肉、狗肉、鹿肉,这都会使人上火。如果食用,可以选择少量的食用羊肉,并配青菜涮着吃。
  另外,搭配上素菜会降低上火的症状,比如萝卜、竹笋等。

什么肉最好吃又不上火

夏天不适合吃什么肉?
  1、羊肉性温,夏天要少吃。如果要吃,千万别炒着吃、烤着吃,以免增加热气。配青菜涮着吃最佳。
  提醒:夏天吃肉要配化痰食物。中医认为“肉生痰”,我们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化痰的食物与之搭配,比如竹笋烧肉、芦笋拌肉丝、莴笋炒肉片、肉末白萝卜丝等。
  2、鱼肉。有人说了“鱼生火”,夏天吃不合适。鱼肉偏温,的确容易上火,因此需要搭配一些清热的食物,如做成鲤鱼冬瓜汤、黄瓜炒鱼片、番茄炒鱼片,这样一来就不会上火了。
  吃鱼不上火的搭配:鲤鱼冬瓜汤
  配方:鲤鱼l条,冬瓜500克,赤小豆100克,葱头5个。
  做法:新鲜鲤鱼去鳞和内脏;葱头、冬瓜(连皮)洗净,切块;赤小豆洗净。冬瓜连皮与赤小豆、葱头、鲤鱼同煮,加水煲汤服食。
  功效:有固精、助阳、补肾、治带的功能。适用于因压力大导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多尿等症。
夏天最适合吃哪4种肉?
  1、鸭肉
  首选凉性肉。中医讲究“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夏天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鸭的品种选择也有讲究,北京烤鸭好吃,可它的脂肪含量高达40%,太油腻,夏天不宜食用。
  2、兔肉性凉,具有健脾补中,凉血解毒的功效,也适合夏天食用。
  3、牛肉性平,具有补脾胃、强筋骨、益气力的作用,夏天吃些黄牛肉可以补气。
  4、猪肉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的作用,猪肉性平,夏天食用也无妨。

什么肉吃了不上火

 夏天最适合吃哪4种肉?
  1、鸭肉
  首选凉性肉。中医讲究“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夏天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鸭的品种选择也有讲究,北京烤鸭好吃,可它的脂肪含量高达40%,太油腻,夏天不宜食用。
  最好选用比较瘦的湖鸭、青头鸭(头上的羽毛是青绿色的),一来油少,二来利水化湿作用强。
  萝卜烧湖鸭的做法
  主料:鸭肉1500克,白萝卜500克
  调料:豆瓣酱50克,料酒50克,大葱50克,姜50克,酱油30克,盐3克,味精1克,植物油50克。
  萝卜烧湖鸭的特色:鸭肉、萝卜酥烂可口,咸香甜美。
  做法:
  a.将鸭肉(带骨湖鸭肉)收拾干净,剁成长4厘米、宽3厘米的块,放入开水锅内稍煮,捞出,洗净血沫。
  b.将炒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适量,下豆瓣酱煸炒,待出香味,烹入料酒、酱油,添汤2000克,烧开稍煮,用小漏勺把豆瓣酱渣子捞净,放入鸭块,葱段,姜片,精盐烧开,转小火慢烧。
  c.将萝卜冼净,切成滚刀块待鸭肉烧熟地,放入鸭肉中,继续烧,待萝卜烧烂时,即可食用。
  2、兔肉性凉,具有健脾补中,凉血解毒的功效,也适合夏天食用。
  3、牛肉性平,具有补脾胃、强筋骨、益气力的作用,夏天吃些黄牛肉可以补气。
  4、猪肉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的作用,猪肉性平,夏天食用也无妨。
  夏天不适合吃什么肉?
  1、羊肉性温,夏天要少吃。如果要吃,千万别炒着吃、烤着吃,以免增加热气。配青菜涮着吃最佳。
  提醒:夏天吃肉要配化痰食物。中医认为“肉生痰”,我们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化痰的食物与之搭配,比如竹笋烧肉、芦笋拌肉丝、莴笋炒肉片、肉末白萝卜丝等。
  2、鱼肉。有人说了“鱼生火”,夏天吃不合适。鱼肉偏温,的确容易上火,因此需要搭配一些清热的食物,如做成鲤鱼冬瓜汤、黄瓜炒鱼片、番茄炒鱼片,这样一来就不会上火了。
  吃鱼不上火的搭配:鲤鱼冬瓜汤
  配方:鲤鱼l条,冬瓜500克,赤小豆100克,葱头5个。
  做法:新鲜鲤鱼去鳞和内脏;葱头、冬瓜(连皮)洗净,切块;赤小豆洗净。冬瓜连皮与赤小豆、葱头、鲤鱼同煮,加水煲汤服食。
  功效:有固精、助阳、补肾、治带的功能。适用于因压力大导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多尿等症。
  注意:脾胃虚寒甚者不宜多服。

夏天吃羊肉如何防止上火

提起羊肉,人们就可联想到冬天吃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浑身冒汗的场面,羊肉属于温热的食物,似乎理应与抵御风寒联系在一起,冬天羊肉吃多了还怕上火,三伏天里还能吃羊肉吗?没错,夏天一样有人大口吃羊肉,大碗喝烧酒,而且以此起到滋阴补气、强身健体的作用。伏羊一碗汤 不用神医开药方伏羊就是炎夏入伏的羊肉,从初伏之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吃羊肉、喝羊汤是历史悠久的饮食传统。继承这一习俗的地方,除了江苏徐州地区、滕州地区、萧县一带,还有上海奉贤的庄行地区,每年在这些地方都有盛大的“伏羊节”举行,甚至“伏羊”习俗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入伏吃羊的习俗源于对炎帝和祝融的崇拜,以及对彭祖善于烹羊的传承,最早盛行于汉代。汉代扬晖在《报孙会宗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现在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入伏后新麦成熟,新酒酿成,羊肉肥美,许多羊肉馆在这一天都推出全羊宴。人们每天早晨5点多钟就赶到羊肉馆,点上一桌子羊肉、羊肝、羊肚之类,就着烧酒,大吃大喝,一顿往往能吃2个小时,吃得酣畅淋漓,痛快非常。据当地人介绍,这样吃过之后,过冬就不用怕冷,羊绒衫也不用穿了。不到上午10点,羊肉就脱销了,吃了“头汤羊肉”的人还不过瘾,往往要买大包羊肉带回家,给亲朋好友品尝。伏天吃羊肉为何能防病健体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尤其是入伏之后,是一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皮肤毛孔张开,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汗液蒸腾过程中消耗阳气,人体阳气外发,体内的阳气特别是中焦脾胃阳气相对较虚,即所谓的“伏阴在内”,所以人们需要维护阳气。但是很多人贪图凉爽,长时间吹空调,大量食用冷饮、凉茶等苦寒食物,使脾胃受寒,加剧了体内脾胃阳气的耗损,积寒助湿,可导致腹胀、腹泻、食欲下降,腰背疼痛,头晕乏力,引发疾病。而且天气炎热,人容易出汗,食欲不振,只喜欢进食一些蔬菜瓜果,加上睡眠不足,造成人体收入少支出多的情况,即使健康人在夏季也可能体重下降,即“无病三分虚”。这个时候适当摄取肉类,适当食一些温性食物,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非常重要。《本草纲目》中称羊肉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补中益气”等作用,所以夏季适当吃羊肉可以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尤其是虚寒体质、阳气缺乏、血液循环较差的女性,羊肉可以缓解其腰、背、手足冰冷,胃痛,消化不良,肢疲软无力等不适。三伏天吃温补壮阳的羊肉,喝活血御寒的烧酒,因空调冷气而不正常收缩的毛孔尽可张开,大汗淋漓之后,不仅暑气全消,体内寒气也排除殆尽,阳气充足,一些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到冬天也不容易发作。羊全身都是宝大多有食疗功效伏羊节上,人们吃羊都是从头到尾、从内到外,有清蒸羊肉、烧羊腿、烤羊背、羊棒骨等等。这种把羊“物尽其用”的吃法,自古就有。我国古代蒙古宫廷宴上,就有带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特色最丰盛的“全羊席”。在清代,全羊席也是可与满汉全席相媲美的大型宴席,清代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载了“全羊法七十二种”,将一只整羊的不同部位,或蒸、或烹、或炒、或爆、或熏、或炸、或汤、或羹……做成不同菜品,形色不同,口味各异,非常丰盛。全羊入馔滋味鲜美,最为难得的是,羊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有食疗价值。我国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如何用羊调理身体。如羊心有补心解郁功效,可治心痛、惊悸等症;羊肉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功效,可治虚劳瘦弱、产后病后虚冷、脾虚反胃、以及寒疝腹痛等症;羊肝有补肝益血、明目的功效,可治肝虚视力减退、青光眼、翳障等症;羊肾有补肾益精功效,可治肾虚劳损、腰脊疼痛、足膝软弱、耳聋消渴、阳痿遗尿等症;羊脂有补虚润燥、祛风化毒功效,可治肌肤枯憔、久痢、疮癣等症;羊骨有补肾、强筋骨功效,可治腰膝无力、筋骨挛痛、小便白浊等症;羊髓有益阴补髓、润肺泽肤功效,可治肺劳咳嗽、消渴骨蒸等症;羊蹄肉有补肾益精功效;羊头有补虚损、润五脏的功效;羊肚有补虚健胃功效,可治食欲不振、手足频热、尿频自汗等症;羊肺有补肺气、利水道功效,可治肺虚、肺燥等症。吃伏羊需要因人而异合理搭配食物和人都有自己的属性,中医讲究“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羊肉性温热,在冬季尚且不能多吃,在伏天里更需要合理地吃,才能达到补益身体的效果。1、体质偏热,阳偏盛,大便干结、心中烦热的人,不适合食用;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食用。肝炎病人忌吃羊肉。虚寒性体质的人比较适合,但是羊肉和烧酒要注意适量食用,每天羊肉和酒均以1-2两为宜。2、不宜在温度过低的地方进食。这是因为羊肉或羊肉汤有散热、温经、通络的作用,“伏日”气温普遍偏高,人的机体急需散热、排汗,在空调房内温度过低,汗就排不出来,也就达不到散出内热的作用,甚至还可能带来其他疾病。3、最好采用简单的烹调方式、菜谱设计和进食方法。萧县比较盛行的做法是白切羊肉,煮羊头汤,将新鲜羊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煮开后,将沸水倒掉,再倒入沸水,只放少许食盐、大葱、生姜。这样制作的羊肉营养损失很小,味道鲜美,不油腻,吃的时候蘸上盐和酱油,没有辛辣燥热的调味品,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又无食后上火之虑。4、可在膳食中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茭白、笋等。吃羊肉时最好搭配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若将羊肉和萝卜搭配,则能充分发挥萝卜性凉、可消积滞、化痰热的作用。5、饱食羊肉后,忌马上吃西瓜。西瓜性寒,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了羊肉的温补作用,而且极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所以民间流传西瓜、羊肉同食“伤元气”。另外,羊肉不能与田螺同食,否则引起积食腹胀;与板栗同食,容易不消化,甚至能引发呕吐;羊肉也不宜与茶同食,因为可引发便秘。夏季如何选购新鲜羊肉1、闻:气味正常,无氨味或酸味。2、摸:手感温润有弹性,不粘手,指压后凹陷能立即恢复。3、看:皮上无红点,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不发白、发黄、发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ajiys/2008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