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16点,苏州气温又创新高,达到了40℃。“昨天张浦医院那个女的是热死的吗?中暑倒在水泥路上有烤焦的嫌疑”,昨天上午,这样一条“惊爆”的网帖就开始在网上热传。据网帖称:昨天晚上6点左右,六院(张浦医院)送进来一个34岁的女子。据围观人员讲,是下午的时候中暑,倒在水泥路上了,没人发现,等送到医院的时候手臂、脸上都有烤焦的嫌疑,死者姐姐哭得死去活来!这天真把人热死了吗?
对此,院方称,该网帖传言不实,根据他们的检查,死者手臂、脸部并没有烫伤痕迹,更别说是被烤焦了,只是背部有部分皮肤发红,但并不能完全确定就是烫伤所致。“这并不能完全确定就是烫伤所致,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至于该女子是做什么的?在什么地方发病?怎么发病?等等情况,院方并不清楚。
网友坚持说该女士是中暑,院方却称不是。那么,夏季中暑症状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学会自我辨别?
夏季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那么,预防中暑该怎么做?
1、温水冲澡
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2、凉水冲手腕
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3、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4、选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预防中暑又该怎么吃?
1、瓜果
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瓜类中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把梨汁、荸荠汁、藕汁(或甘蔗汁)麦冬汁、鲜芦根汁一起和匀制成为五汁饮,具有很好的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
2、粥
多吃粥类食品,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对于身体大有好处。用于防暑的粥品有绿豆粥、荷叶粥、鲜藕粥、生芦根粥等。也可用决明子、白菊花各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成粥,作为夏秋季的清凉饮料。另外用白心番薯、芥菜适量加入粳米中煮成粥食用,有解暑发汗的作用。
3、汤
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喝汤最好喝绿豆汤,绿豆性凉,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绿豆加一些食物或药物可做成清热解暑可口的汤,如绿豆薄荷汤、绿豆南瓜汤、绿豆薏苡仁汤、绿豆银花汤。另外,用西瓜皮和花生各100克,麦芽、薏苡仁各50克,煮成汤汁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发生,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下是中暑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可能不会流汗
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皮肤发红、发热、干燥
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加速
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
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应对措施
中暑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到阴凉处休息,解开衣领、腰带,用凉水擦拭额头、颈部、手腕等处,或用冰块敷在头部、腋下、大腿内侧等处。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中暑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炎热夏天,人们若是不做好预防措施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那么你知道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吗?下面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夏季高温中暑症状
1、中暑先兆:是指在高热环境活动中,大量出汗,出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轻度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
2、轻症中暑:出现上述症状后未能脱离高热环境,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或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大量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中暑如何进行急救
1、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她)舒适地躺着,找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2、其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若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满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3、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中暑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1、脑水肿
意识障碍、昏迷常是老年中暑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之一,重症中暑对脑的病理改变为充血、水肿和出血(融合的、弥散的或为瘀点)。脑水肿在意识清或意识障碍浅的情况下,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征。
2、休克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休克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影响极大,尤其是老年患者。中暑患者休克的发生与脑水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及低血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相反,休克亦加重各脏器功能的损伤及衰竭。
中暑:俗称发痧,古称中暍。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ajiys/1971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7款夏季养生食谱
下一篇: 夏季养生须警惕的”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