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羲黄讲堂 >> 太易先生答疑系列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对答

大道家园 2025-04-21 10:47:54
文始法脉至道修炼的面授课已经全部结束,甲辰年黄紫檀老师将退隐江湖,专注道学十大根本经典的注解和传承人培养。为满足广大同修的求道需求,继续弘扬道学文化,在三大法脉最后一次面授课的基础上的视频录播课(可随时看,反复看,时效永久,包含道场闭关指导,黄老师亲自带入功法状态,已顺利校对编辑完毕,在甲辰年初始隆重上线。课程后续有课后辅导群,实修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在群内咨询黄老师或者其他师兄。本系列文章便是摘取了黄老师2017-2020年在微信群内的答疑。
课程咨询至大师兄,微信:ddjy_zhida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

【注释】1、却:屏去,退回。

2、走马以粪:此句意为用战马耕种田地。

【大意】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
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都是满足的。

黄老师答:《道德经》的四十六章,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的区别,其实就是无为与有为的区别。

马,在这里是比喻。心猿意马。意为马,这里特指真意。

天下,比喻身体。有道,指修身达到无为之境界,真正的无为法,是连“意”都不用的,所以可以马放南山,用其粪养田。

但是,如果修身还没有到无为之地步,则需要以真意化为文武火,淬炼体内及心底之阴私,此时的体内,如同战场,“意”就是郊外奔放散养的战马,我们要用其骁勇善战的特性。

而无为法就简单多了,就一个“知足”就可以了(坏笑)。

“知”者“觉”也。足,就是精气神圆满充足。此时,纯粹是灵知灵觉的功夫。

转发请声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tyxsdy/6241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