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马同学:@大道家园黄紫檀 在幻景中,有存在念口诀也不能出离的情况,我这时做收功处理。请问老师,这样做是否可以。
黄老师答:可以@济南马同学 。问题是,在现实生活的魔景,却不是收功就消失了。
大家可以阅读庄子的一段话,结合破象口诀,非常有助在现实破象悟道――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昨天给小朋友开了个讨论会一人一个答案 [皱眉]
大人也探讨一下啦
刘同学:@大道家园黄紫檀 老师,在现实生活中变化而出?是变成真人真景真事,还是幻觉?
成都-殷同学:幻觉吧?有点类似走火入魔 [呲牙],不知道黄老师有没有经历过这些幻境?
黄老师答:有。
北京-于同学:愚见以为,这个中一图说的清楚些。中字,原本太极、无极,无论怎样的一觉而动,于是阴阳,于是两仪,于是四项,于是万物。回到源头本一体。从这一开始,在不断演绎的过程中,还有无数个可能,大概用量子理论更清楚。我看到黄老师指出的马,已经不是当时那匹马啦!
黄老师答:@北京于同学 这张图,偏重描述玄关。
2、黄老师曰:“天地一指”,是道学破象齐物之千古命题,吾不避浅陋,略做阐述,抛砖引玉――
庄子: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黄紫檀:用拇指作为手指的标准,可以说明食指不是手指;同样用食指作为手指的标准,则可以说明拇指不是手指。与其这样,不如用我的手指作为标准,来说明其他人的手指不是手指。
用任意一匹特定的马来作为“马”的标准,可以说明其他所有的马不是“马”,与其这样,不如用白色的马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马”,来说明任何带颜色的马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马”。
名象的分别转换,可以任意进行,一切“象”都无实质,都是大道之“至精”依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组合。破象至此,我们就可以认为,天地是吾掌上的一根区区“手指”,而万物,不过是匆匆而过、形形色色的“马”。
转发请声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tyxsdy/62545.html.
下一篇: 打坐遇到的问题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