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
【注释】1、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
2、雌:比喻柔静、谦下。
3、婴儿:象征纯真。
5、式:楷模、范式。
6、忒:过失、差错。
7、无极:意为最终的真理。
【大意】知道强大的道理,却不与人争雄,反甘心守柔弱的一方,犹如天下的溪壑,必然众流归注,得到天下人的归服。既能得天下人的归服,他所承受的道,自然也不会离散。不但如此,他更能回返原有的赤子之心,以达纯真的境界。知道光明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明,而甘居黑暗,才能为天下作榜样。既能为天下人的典范,德行自无错失。不但如此,他更可归于无极,而回归道体。知道光荣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荣,而甘居耻辱,才可得天下人的归服。能使天下人归服,德行才算充足。不但如此,他更返朴归真,与道体合而为一。
但是,万物变化不息,这种状态并不能长保,终有朴散为器(是说木匠通过对“原木”的削砍雕琢,将“木”制成各种器具)的时候,而证道的圣人,仍能以浑朴的原则,来设官分制,做到“无为而治”。所以说:善治国家的人,不割裂事理,仅使万物各遂其性而已。
黄老师答:知白守黑,白为玄关,黑者杳冥也,为玄关窍开见独之景。见独之后正宜长守不离。
转发请声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tyxsdy/62402.html.
上一篇: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与无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