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曰:今有人生一世,七情几何,境遇万千,日月穿梭,璇玑不停。
视听觉思为象,幻得幻失为常,大衍为数,天地为规矩,阴阳为理,舒卷吞吐,万代叠换。
试问卷帘人:心量几多如何明因向何方证长生
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
黄老师曰:人的元神底质决定人的行为。对于个体的“人”来说,魂魄储存的过往世记忆是最为重要的内核;对于生命来说,身体储存的血脉记忆则是最为重要的生死内核。
心里刻录的是非对错,决定外在经历的命运起伏;身体刻录的求生之欲,决定外在的生老病死。
如果一个人后天凡心麻木刚硬,靠人的道理很难打动,只有经历命运之手的敲打,才能逐步明悟。
而一个人的先天元神则如金刚般坚固难破,只有靠真正证悟者“正言若反”的话才能打碎自性的硬壳。
黄老师曰:红尘历炼,历炼的是情和欲。
情为阴火,欲为阳火。乾金为先天元神,只是被里面记忆之渣滓掩盖。
以火炼金,消融污垢,见到乾元本来面目——这个过程,就是“红尘炼心”。
黄老师曰:道学不讲“勇猛精进”,而讲“勤勉奋进”。
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老子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强调要把“勇”用于“不敢”。“不敢”者,就不同于“猛”,而是一种“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至柔状态。至刚的顶点,就是至柔。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勤勉”就是保持这种至柔的状态,从而达致最长久的奋进,故曰“勤勉奋进”。
转发请声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tyxsdy/62343.html.
下一篇: 师兄分享初步精无漏证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