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羲黄讲堂 >> 太易先生答疑系列

关于神道设教与太上老君

大道家园 2025-03-07 15:10:16
文始法脉至道修炼的面授课已经全部结束,甲辰年黄紫檀老师将退隐江湖,专注道学十大根本经典的注解和传承人培养。为满足广大同修的求道需求,继续弘扬道学文化,在三大法脉最后一次面授课的基础上的视频录播课(可随时看,反复看,时效永久,已顺利校对编辑完毕,在甲辰年初始隆重上线。课程后续有课后辅导群,实修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在群内咨询黄老师或者其他师兄。本系列文章便是摘取了黄老师2017-2020年在微信群内的答疑。
课程咨询至大师兄,微信:ddjy_zhida

黄老师曰: 之前讲解《清静经》的摘录——

我们可以发现,直到老子道德经》成书,文献学、史学里还没有“太上老君”这一词汇的出现。

“太上老君”这个词第一次在文献里出现,见于东汉年间的解读《道德经》作品《老子想尔注》里面。这部著作在解读《道德经》名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时,创造性提出“太上老君”一词,曰“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同时,考诸二十四史,及目前出土的文物,正史并无任何在老子之前出现“太上老君”的记载,现代考古学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东汉之前出现过“太上老君”这么一个人物,可见,作为道学划时代宗师的老子,不等同“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一词,一开始是作为解《老子》的特定用语出现,后来才逐步发展为虚拟的宗教形象,甚至出现把伏羲黄帝、老子都变成它的化身的颠倒之说。

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

《老子想尔注》的作者,是洛阳太学一位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饱学之士——张陵。张陵曾为江州令,喜长生之术,后入龙虎山、鹤鸣山等地精修至道,以术安民。《老子想尔注》是张陵的名著,通过《老子想尔注》提出“太上老君”并将之与无名无象、寂兮寥兮的宇宙本源——大道绑定,张陵进一步用受经、降鬼、治病、展示神通等外在手段,在当时文化落后的巴蜀民间建立了“太上老君”客观存在的信仰,至此,道学里面延伸出一个神学化极其浓厚的组织——正一盟威道。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汉代,道学中的部分出现了宗教化的存在。后来经历葛洪的进一步理论巩固,及至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出现,道教神学被完善的虚构出来,并在以后近两千年时间里,发挥着教化民众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不管后世学者虚构的神学形象如何变幻,太上老君作为最原始的成熟的虚构形象,始终是道教最知名的宗教神祗,与其他宗教虚构的神祗一样,成为万民膜拜的偶像,抚慰了无数层次较低的信徒之迷茫心灵——这也是事实。

考诸张陵创立“太上老君”之神学形象所运用的手法,乃是道学之“神道设教”术里面的“异指同名”“实地再造”等方法。神道设教术也被其他宗教首领广泛使用,从而创造了诸如如来佛祖、观世音、上帝、真主、天主等等虚幻形象。

考诸张陵创立“太上老君”之神学形象所运用的手法,乃是道学之“神道设教”术里面的“异指同名”“实地再造”等方法。神道设教术也被其他宗教首领广泛使用,从而创造了诸如如来佛祖、观世音、上帝、真主、天主等等虚幻形象。

考诸张陵创立“太上老君”之神学形象所运用的手法,乃是道学之“神道设教”术里面的“异指同名”“实地再造”等方法。神道设教术也被其他宗教首领广泛使用,从而创造了诸如如来佛祖、观世音、上帝、真主、天主等等虚幻形象。(当时老师连发三遍,是强调)

转发请声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tyxsdy/6229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