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羲黄讲堂 >> 太易先生答疑系列

黄老师曰:打破“心”之象,树立“道—至精”的正确一元本体观

大道家园 2025-02-07 10:15:58
文始法脉至道修炼的面授课已经全部结束,甲辰年黄紫檀老师将退隐江湖,专注道学十大根本经典的注解和传承人培养。为满足广大同修的求道需求,继续弘扬道学文化,在三大法脉最后一次面授课的基础上的视频录播课(可随时看,反复看,时效永久,已顺利校对编辑完毕,在甲辰年初始隆重上线。课程后续有课后辅导群,实修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在群内咨询黄老师或者其他师兄。本系列文章便是摘取了黄老师2017-2020年在微信群内的答疑。
课程咨询至大师兄,微信:ddjy_zhida

黄老师曰:今天讨论一个问题——《易经》《阴符经》《道德经》《庄子》以及其他道学根本经典里面,少有谈“心”,即使有,也是作为定语一笔带过,绝没有长篇大论地展开论述。何故

大家要从根源上体悟。

这个问题极其重要,我归纳一下吧。

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

    其一:道学始终认为,“心”乃是道炁精华的凝结,就是庄子说的“道枢”。道枢当然极其关键,但并非大道之全体。大道包罗一切,甚至“道在屎尿”,但“心”的特性,却是不沾不滞、不着一切。故:论“道”而“心”可在其中,谈“心”未必能括囊“道”。

     其二,炼心是悟道之把柄,然而,在先秦和上古这批纵横睥睨[pì nì]俯瞰天下的天生真人们的视野里面,炼心的最上一层途径,却不是着眼于“心”,而是着落到“身”之上。盖因“阴”之根在“阳”,阳之根在“阴”。心身是互为阴阳的一对整体。最高之炼心之法,也是不谈“心”的。那谈什么一言以蔽之——修身为本。身有一分未化,心有一分阴滓。故老子又曰“吾之所以有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有之”

    这个讨论,是为了帮助大家打破“心”之象,也是对近代道学学术惟“心”是论的极端与盲见的批判与纠正,更是帮助大家树立“道—至精”的正确一元本体观。

    先天之道不争则无尤,而后天之道,非争鸣无以进步。然则学术讨论,切忌带着情绪去做,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转发请声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tyxsdy/622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