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叶绍翁·夜书所见》诗词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31 21:02:14

叶绍翁·夜书所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②客情③。

知有儿童挑④促织⑤,夜深篱落⑥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tiāo):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

⑤促织:即蟋蟀,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赏析

叶绍翁(公元1194年—?),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诗集《靖逸小集》《南宋群贤小集》。又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丛书集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先以“萧萧”“寒声”、大江和“秋风”来渲染一种清冷的气氛,从而点出思乡之情。诗意是:梧桐的树叶送来萧萧的寒意,江上的秋风牵起孤客的清愁。夜深了,只有诗人这里还亮着灯光。他站在窗边,微弱的灯光下,看到不远处篱笆边有响动,原来是孩子们借着灯光在外面翻腾着捉蛐蛐。这幅景象令人倍感亲切,它岔开了诗人的愁绪,还是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从而加深了思乡之情,这里没有交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诗人是因愁而起,因愁而看,岔开话题,大有“欲说还休”之意。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挑”字,极为生动,似乎孩子们所挑的不是蛐蛐,而是孤客的心。一语双关,其意无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8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