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
郑谷(约848~911),字守愚,袁州(今江西宜春)人,七岁能作诗。光启三年(887)中进士,任京兆鄂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任都官郎中,诗家遂称之为“郑都官”。又因其《鹧鸪》诗闻名当时,号“郑鹧鸪”。著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
淮上与友人别
【原文】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译文】
扬子江边杨柳依依,乱飞的杨花使渡江的行客满怀愁绪。驿亭中传来几声笛声,天色已晚,我们即将分别,你要去潇湘大地,我要去京都长安。
【鉴赏】
这首七绝为一首送别诗,乃诗人在扬州同故人分别时所写。整首诗将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融为一体,体现了唐代诗歌善于抒情、富有风韵的特征。
第一、二句借景抒情,道出愁思,景色亮丽而情感哀伤,别有韵味。扬子江,隋曾设扬子津,后沿江建扬子宫,唐代设扬子县(大部在今江苏仪征),此地区的长江江面遂名扬子江。江岸杨柳依依,傍晚微风轻拂,柳条招展,杨花飘散。如此美妙的柳色春情,反而容易勾起愁肠,“愁杀”便点出了愁思。诗人以淡墨渲染景致,以重笔表现心中愁思,借乐景发哀情,反衬自身伤感。诗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几个同音字刻意重复,回环往复,将声律和情韵的艺术魅力充分表现出来。
三、四句由自然景物转向“离亭”道别,直接描写分别时的情形。驿亭饯别,酒过三巡,别情渐起,筵席上忽然响起哀怨伤婉的笛声,在伤感的笛声中,天色慢慢暗淡下来。两位朋友在暮云下依依惜别,各奔东西——君向潇湘我向秦。潇湘指潇水与湘水,经过今湖南境内。整首诗至此而终,余韵悠长。
这首诗借景写情,情景交融,音律回环往复,情韵甚浓,是晚唐绝句里的上乘之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8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纳兰《浪淘沙·夜雨做成秋》诗词赏析
下一篇: 《王右丞集笺注》使至塞上·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