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韦庄·古离别》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31 15:00:18

韦庄·古离别①

晴烟漠漠柳毵毵②,不那③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④云外⑤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

①古离别: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②毵毵(sān):形容枝条细长披垂。

③不那:不要那样。

④玉鞭:华贵的马鞭。

⑤云外:即言遥远的江南。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不同的是,诗人并没有像一般的诗人那样把离别的场景描绘得一片黯淡,而是实写春色的美丽。薄薄的青烟,青青的杨柳,明媚的阳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亲人为诗人饯行,离别之际,亲人依依不舍,甚是难过。而诗人酒已半酣,劝慰对方不要那样难过。然后他转过头去,马鞭指处,望着远方的白云,想着千里之外的江南,突然鼻子一酸,自己反倒难过起来了。这里诗人用“酒半酣”来描写自己的状态,然后一切都在这种状态下来展开、来生发。因为半醉不醉,诗人醉意渐萌,眼中春景自然也是无限美好。因为半醉不醉,诗人豪气遂生,方能说出“不那”来劝慰亲人。因为半醉不醉,情绪勉强控制,一旦转过头去,遥望远方,情绪失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纵观全诗,只这“不那”两字最为精妙,这个非常口语化的字眼,把诗人那半醉不醉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或有将此两字作无奈解,甚以为不可。

只此两字,换任何一字代替,都会令诗意尽失。美丽的春光配上浓浓的离愁,反差如此强烈。诗人正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来牵起离情别绪的强烈。而诗人前后情绪的变化,更反映出两人之间浓浓的深情。诗歌最后,诗人虚写江南春景,以虚代实,含蓄婉转,浅而不露,余味无穷。这就是评论家们所谓的“厚”(就是有深度)。再如常建的《送宇文六》:“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李嘉祐的《夜宴南陵留别》:“雪满庭前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结尾都采用虚写,言已尽,而意无穷。令人玩味不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6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