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什么是仄韵诗

大道家园 2023-07-31 11:16:34

什么是仄韵诗什么是仄韵诗?顾名思义,凡是用仄声字押韵的诗就是仄韵诗。例如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上声四纸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去声四寘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去声六御

此诗中的韵脚“子”、“去”、“处”均属仄韵,但都不在一个韵部上。格律上首句和未句皆为拗句。又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仄平平平平

齐鲁青未了。平仄平仄仄▲上声十七筱

造化钟神秀,仄仄平平仄

阴阳割昏晓。平平仄平仄▲上声十七筱

荡胸生层云,仄平平平平

决眦入归鸟。仄仄仄平仄▲上声十七筱

会当凌绝顶,仄平平仄仄

一览众山小。仄仄仄平仄▲上声十七筱

此诗中“了”、“晓”、“鸟”、“小”均属仄韵上声十七筱部。我们分析其格律,平仄上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再举一例,如韩偓的《意绪》:

绝代佳人何寂寞,仄仄平平平仄仄▲入声十药

梨花未发梅花落。平平仄仄平平仄▲入声十药

东风吹雨入西园,平平平仄仄平平

银线千条度虚阁。平仄平平仄平仄▲入声十药

脸粉难匀蜀酒浓,仄仄平平仄仄平

口脂易印吴绫薄。仄平仄仄平平仄▲入声十药

娇娆意态不胜羞,平平仄仄仄平平

愿倚郎肩永相着。仄仄平平仄平仄▲入声十药

此诗中“寞”、“落”、“阁”、“薄”、“着”均属仄韵入声十药部。在这首仄韵诗中,还运用了律诗的对仗手法。

由此可见,仄韵诗属于古风的范畴。格律上较为随性,对仗也没有严格要求,用韵也比较宽泛。经过笔者考究,在唐诗中极难找出完合符全平仄律的仄韵诗,尤其是仄韵七律。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也曾阐述道:“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仄韵非常罕见。仄韵律诗很像古风;我们要辨认它们是不是律诗,仍旧应该以其是否用律句的平仄为标准。”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创作中,有些诗人自觉地遵循了平仄的格律要求,仄韵诗入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仄韵诗入律这种现象,完全符合近体诗格律要求的,我们称之为仄韵近体诗。仄韵近体诗是与平韵近体诗的格律完全相反的。例如当代诗人梁玉芳女士的《留兰阁抒怀(五首选二)·我与诗词十五年》:

格调承传风颂雅,仄仄平平平仄仄▲上声二十一马

山川日月凭挥洒。平平仄仄平平仄▲上声二十一马

缠绵意绪倍伤怀,平平仄仄仄平平

锦绣文章休问价。仄仄平平平仄仄▲去声二十二祃

燕石收藏笑大方,仄仄平平仄仄平

余心执着追贤者。平平仄仄平平仄▲上声二十一马

花前月下记前盟,平平仄仄仄平平

除却诗词人不嫁。仄仄平平平仄仄▲去声二十二祃

从此诗可以看出,平仄严丝合缝,只是在押韵上用了邻韵,这也是在允许范围之内。仄韵近体诗是对律绝格律形式的补充,丰富了近体诗的创作形式。

如何创作仄韵近体诗?简而言之,作品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仄韵近体诗句式和平韵近体诗句式一样,要求本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反,并与平韵近体诗通用拗救方式。

(2)仄韵近体诗句与句之间要求在平仄上符合“粘对规律”,若是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这与平韵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完全相同。

(3)仄韵近体诗用韵可以参考韵书《词林正韵》使用,没有平韵近体诗要求在同一个韵部严格。

(4)仄韵近体诗首句尾字,不论平声或仄声,都可以不入韵,这与平韵近体诗是不一样的。

仄韵诗入律作为近体诗的一种体式,是有发展空间的。虽然不是近体诗的主流,但仍不可忽视。我们之所以对它进行研究,是因为仄韵诗与词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说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完全就是一首仄韵入律诗,只不过没有五律的对仗。可以这么说,了解仄韵诗律,对我们初学者以后填词会有极大的帮助。

什么是“平韵”和“仄韵”?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扩展资料:

另外,要区别平仄,就要先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谈到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协调,二是对仗工整,三是押同声韵。所谓平仄协调就是上下句中对应的字的平仄是相对的,上句中为平,下句中相应的字为仄。

比如:七言诗上句的平仄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一方法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来说,律诗和绝句是必须讲究平仄的,古体诗则宽泛一些。

-平仄

诗歌十二韵仄哪十二个韵仄所谓“诗歌十二韵仄”,是指在一首诗的十二个韵脚中都是仄韵,没有平韵。因此“诗歌十二韵仄”也可以写成“诗歌十二韵(仄)”。例如:《游大提顿国家公园赋得十二韵(仄)》:
去国无期别,来园聊自悦。
早秋天未凉,暘谷光如泄。
远眺长空穷,侧聆晓籁彻。
天垠一列山,湖底万年雪。
淸涧逐花飞,白云沾浪灭。
野牛争莽原,秃鷲警危穴。
路转钟声传,苔靑人迹绝。
畅游鳞忘忧,陶遂竹持节。
日落总伤情,林昏似喋血。
景无俗世喧,心有玉壶洁。
此志虽勤勤,他乡独孑孑。
最怜千里风,归路共呜咽。
在古代,汉字的调分为四声:平、上、去、入,仄声指的是除平声调之外的其它三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4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