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李山甫落魄不得志隋唐五代·李山甫落魄不得志
李山甫于唐末咸通间屡试不第,落魄不羁,心怀不平,愤世嫉俗,仿效阮籍作青白眼。常狂歌痛饮,以抒郁闷之气,因此诗文激切,多寓讽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须髯如戟,能为青白眼,生憎俗子,尚豪,虽箪食豆羹,自甘不厌。为诗托讽,不得志,每狂歌痛饮,拔剑斫地,少抒郁郁之气耳。”“山甫诗文激切,耿耿有齐气,多感时怀古之作。”
比喻落魄不得志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叫什么应该叫:丧家之犬[sàng jiā zhī quǎn]
【解释】: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示例】:敌人溃不成军,惶惶如~。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我们素来倡导男子阳刚之气,为何隋唐五代时盛行“小白脸”?男子弄得油头粉面,扮装得像一个现代“人妖”,大概跟武则天、太平公主等大唐权贵妇人喜好“小白脸”有很大关系。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就是“洁白美须眉”。
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女着装佩饰有些“阴阳颠倒”.女子常着男人装,而男子则“为妇人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其仪容的修饰与化妆,用面脂、唇膏、簪花等女用化妆品粉头饰面,一度成为一种时尚。
从史书上我们不难发现,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子中多“小白脸”。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便是典型的“小白脸”。 那些油头粉面的,极其注重仪表和妆容的男子。
《旧唐书》上说张氏兄弟是“傅粉施朱,衣锦绣服”,那张昌宗更是被美誉为“人言六郎(张昌宗排行老六)面似桃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
《新唐书》记载唐朝末年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矜严盛饰”,不仅相貌雄奇、性情严谨,还喜欢修饰外表,每当他梳洗时,便命侍者前后置放两面大镜子自照。
唐懿宗时代的诗人李山甫姿容秀美,头发长达五尺余,每次沐浴后便让二婢女把长发“捧金盘承而梳之”,遇到有客人造访时,常常会将其误认作女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1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诗词研究·诗作名·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