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经研究著作·毛诗古音考四

大道家园 2023-07-31 03:58:27

研究著作·毛诗古音考四

(明)陈第撰 陈第 (1541—1617) 明福建连江人,字季立,号一斋。万历时诸生。早年在俞大猷幕下,后随戚继光平定倭乱,出守古北口,任蓟镇游击将军,在镇10年,去职后周游四海。晚年埋首著述,研究音韵,认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充分论证了古今音的不同,为后世开辟研究古音的途径。他善诗,藏书极富,号世善堂。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读诗拙言》、《寄心集》、《一斋诗集》等。研习古韵者,始自(宋)吴棫的《韵补》。然《韵补》一书,厐杂割裂,谬种流传,古韵很乱。(清) 顾炎武作《诗本音》、江未作《古韵标准》,以经证经,始廓清妄论。而开先路者,则陈第此书实为首功。书的大旨以为古人之音,原与今异。开今所称叶韵,皆即古人之本音。非随意改读、辗转牵就。如母必读米、马必读姥,京必读疆,福必读僵之类。历考诸篇,悉截然不紊。左传国语易经,离骚楚词,秦碑汉赋以至上古歌谣,箴铭颂赞,往往多与诗合,可以互证。于是排比经文,参以群籍,定为本证旁证二条。本证者,诗自相证,以探古音之源。旁证者,他经所载,以及秦汉以下去风雅未远者,以竟古音之委,钩稽参验,本末秩然。其用力可谓笃至。虽其中如素音为苏之类,不知古无四声,不必又分平仄。家又音歌、华又音和之类,不知为汉魏以下之转韵,不可以通三百篇。皆为未密。然所列四百四十四字,言必有征,典必探本。视他家执今韵部分,妄以通转古音者,相去万里。初,第作此书,自焦竑以外,无人能通其说,故刊版旋佚。此本及《屈宋古音义》皆建宁徐时作购得旧刻,复为刊传。虽卷帙无多,然欲求古韵之津梁,舍是无由。此书今见《一斋集》; 《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明辨斋丛书四集》。又《毛诗古音考四卷附录一卷》,见《学津讨原第四集》嘉庆本、景嘉庆本; 《音韵学丛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1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