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清诗精华录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清诗精华录
清诗总集选注本。今人钱仲联、钱学增选注。此编选录清初至辛亥革命诗歌作品六百二十七首,作者一百六十馀人,全书按古、律、绝六种体裁分类编辑。选注者希望能兼及作家、作品、风格、流派、品类、样式等各方面,使读者对清诗全貌有一个概略的了解。在选作家作品上,尽可能顾及清代各种流派的名家名篇,体现作家各种风格,部分佳作则不限于名家。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力求内容健康,而又确为艺术上的上乘之作。其注释不限于注解词语与典故,兼及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颇多有得之言。钱氏将清诗分为四个时期,即清初、乾嘉、鸦片战争前后、晚清。清初为奠基期,此期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皆是对明末复古主义诗风的否定,为清诗发展开辟了新路;乾嘉时期,由于文字狱的残酷和社会的表面繁荣,诗歌创作脱离现实矛盾、现实生活,有创造性的作者多在艺术上探索创新之路,故此时期流派众多,风格各异,但在思想内容上比较贫乏。鸦片战争前后至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是清诗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它对乾嘉诗歌创作的中衰是个突破,为晚清重大变异开启先河。晚清是中国封建社会解体时期,此期诗歌创作也面临重大变革,有“诗界革命”,突破了旧体诗的传统规范,也有学习汉魏六朝的湖湘派,有宗尚宋人的同光体,还有兼宗唐宋的张之洞、樊增祥、易顺鼎等。编选者认为“晚清诗歌的成就,足以与清初诗坛双峰并峙,在思想性、艺术性的创新方面,则更超过清初”(《前言》)。编选者在选诗、为诗人立传与注释诗意时皆贯穿上述对清诗总的评价。其选诗重点也是以清初和晚清为主的。齐鲁书社1987年出版。
钱仲联的学术简谱1908年9月26日(旧历九月初三),生于苏州府常熟县城。
1916年,始从舅父沈棠学古文、唐诗,辨别四声,试写五言绝句。
1918年,毕业于琴南初等小学,考入本县儒英高等小学。
1922年,从儒英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师范。课余爱读名家诗集,能自写五言律诗及古风。《梦苕庵诗》存诗始于本年。
1924年,从县立师范毕业后考入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始师从校长唐文治等研习经史诸子及《说文》等学。
1925年,奉师命每周一次赴苏州从汉学家曹元弼学《礼仪》、《孝经》。
1926年,以第一名毕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在《学衡》杂志第51期发表论文《近代诗评》。
1931年,与王蘧常合刊《江南二仲集》,并开始笺注黄遵宪《人境庐诗草》。
1934年,分别在上海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科学校任教,担任诗选、古文选等课程,与陈衍等人定交。出版《清诗三百首》。
1935年,《梦苕庵诗话》分别在《中央时事周刊》及《国学专刊》连载发表。
1936年,始与安徽老诗人许承尧通函讨论诗学。《人境庐诗草笺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在《国专月刊》、《学术世界》发表多篇论文。
1937年,抗战爆发,无锡国专西撤,先后在长沙、湘乡、桂林、北流赁屋开课。
1939年,经香港取道海上抵上海租界,在国专分校任教。
1941年,在上海国专分校任教之余,从事《鲍参军诗集》补笺和沈曾植《海日楼诗集》笺注的工作。
1942年,应聘为南京中央大学专任教授。
1943年,主编《学海月刊》,并连续发表《读宋书札记》和撰著中的《海日楼诗注》。
1944年,与张尔田通信订交,讨论学术。
1947年,应沈曾植之子慈护之召,客其家中,整理沈曾植遗稿,编成《海日楼札丛》八卷、《海日楼题跋》三卷,并过录《海日楼文集》稿本。兹后十年,陆续完成了《鲍参军集补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修订稿和《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等著作。
1957年,奉调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主持古典文学函授工作。
1958年,奉调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
1961年,应郭绍虞之邀,赴上海参编教育部定高校教材《中国历代文论选》,与同事夏承焘、马茂元等朝夕研讨,其间陈毅副总理曾亲莅叙谈。
1962年,《海日楼札丛》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
1965年,完成《剑南诗稿校注》。
1966年,文革期间,编著《李贺年谱会笺》、《后村词笺注》、《吴梅村诗补笺》等。
1980年,《后村词笺注》、《鲍参军集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1年,先后被评聘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和首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任苏州大学明清诗文研究室主任,主持《清诗纪事》编撰工作。《人境庐诗草笺注》修订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3年,主持明清诗文研究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联合举办的全国清诗讨论会。《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由齐鲁书社出版。
1984年,应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任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兼诗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韵文学刊》主编。《梦苕庵专著二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5年,《清诗三百首》、《剑南诗稿校注》、《牧斋初学集》点校本出版。
1986年,经国家教委审批确定为首批指导国内访问学者导师。《梦苕庵诗话》、《明清诗文研究资料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先后出版。
1987年,《宋诗三百首》、《清诗精华录》、《清诗纪事》前四卷七册先后出版。《清诗三百首》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1989年,《清文举要》、《近代诗举要》、《清诗纪事》后七卷十五册出版。
1990年,《近代诗三百首》、《明清诗文研究资料丛刊》、《万首论诗绝句》出版。《清诗纪事》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1991年,《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集》出版。
1992年,《清词三百首》、《十三经精华》、《清八大名家词集》、《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明清诗精选》出版。《清诗纪事》、《剑南诗稿校注》分别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一、二等奖。
1993年,经江苏省教委评定为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获首届曾宪梓教育奖二等奖。《近代诗钞》、《梦苕庵论集》、《钱仲联自传》出版。
1994年,应聘担任《中华大典·文学典》、《续修四库全书》编撰顾问。《清诗纪事》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5年,《清诗纪事》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8年,《中国文学家大词典》(清代卷)出版
2001年,《中国文学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
2001年,《沈曾植集校注》由中华书局出版。
2002年,《钱谦益全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3年12月4日,凤凰出版社古籍部(原江苏古籍出版社)来苏州签定《清诗纪事》影印再版协议。同日因病救治无效,与世长辞。 钱仲联先生由于早年的一些问题,建国以后对于党的文化政策奉行太过,以致文学研究中往往掺杂诸多政治因素。拿先生所编的《近代诗钞》来讲,因郑孝胥.曾国藩的历史问题,书中于此二人诗歌皆摒而不选,殊背于历史事实。故胡文辉在《现代学林点将录》谓钱仲联先生党见太深 ,深有以也。
有关于赞美菊花的诗句_经典诗句 一、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二、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四、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五、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六、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七、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八、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九、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慧霖《闰中秋玩月》
十、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郑思肖《寒菊》)
十一、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十二、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十三、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李白《九日》
十四、菊花清瘦杜秋娘。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十五、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刘彻《秋风辞》
十六、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十七、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杨万里《咏菊》
十八、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十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二十、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九日送别》
二十一、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二十二、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二十三、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二十四、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二十五、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居易《咏菊》
二十六、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苏轼《赵昌寒菊》
二十七、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 陶渊明《饮酒其四》
二十八、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 《菊韵》
二十九、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关于赞美竹子的诗句_经典诗句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
(明)夏昶
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题兰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摘自《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题画 竹二首
(清)丘逢甲
(一)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摘自《清诗精华录》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摘自1988[size=+0]年《绝句千家台历》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竹
(明)李日华
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篇。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_经典诗句
《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佚名
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
-------------------------
《天净沙六首老师匡焕学》
佚名
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
-------------------------
《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佚名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
-------------------------
《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佚名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
-------------------------
《一似梦瑶台》
佚名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酒不胜杯。
-------------------------
《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清罗振玉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佚名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
《七绝师恩难忘》
佚名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
关于赞美爱情的诗句_经典诗句
一、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四、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五、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七、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八、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十、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十一、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十二、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十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十四、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人。-陈陶《陇西行》
十五、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十六、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十七、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十八、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十九、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二十、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二十一、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二十二、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二十三、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二十四、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二十五、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1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