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作名·挽文山丞相诗词研究·诗作名·挽文山丞相
元诗篇名。七律。虞集作。见《元诗选》初集《道园遗稿》。虞集生于宋元之际,入仕元朝,心怀故国。这首《挽文山丞相》诗,沉痛哀悼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壮烈殉国。诗中歌颂文天祥力图恢复宋室,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引用“新亭对泣”的典故,说明宋亡之后,局面比东晋渡江时还不如,连残山剩水,半壁江山都保不住,思之怎不令人内心感到无限凄切。全诗为:“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这首诗诗风端严,用典精切,曲折地传达出诗人的心境。他曾遭疑忌,故慨叹当时蒙古贵族统治者的压迫,更甚于东晋、南宋之时。
形容元朝的辉煌的诗句1. 有关于元朝的诗句
有关于元朝的诗句 1.《元代古诗词300首》包括哪些
1、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4、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5、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朝文学以元曲与小说为主,对于史学研究也十分兴盛。相对的元朝的诗词成就较少,内容比较贫乏,但是文以虞集为长,诗以刘因为著。
2.元朝的代表性古诗
唐诗宋词元曲,元代诗词已不盛行
元诗四大家
“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其实他们的创作成就并不高,不但不能与前代诗坛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诗坛上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诗人。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明人胡应鳞评此期诗风特征,“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然格调音响,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创新规。视宋人藻绘有馀,古淡不足。”(《诗薮》外编卷六)正道出了“四大家”的艺术共性。当然,“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编辑本段]虞集
“元诗四大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他擅长律诗,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都写得格律严谨,隶事恰切而深微,意境浑融,风格深沉。例如七律《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这是元诗中少见的名篇。诗人把深沉的历史感慨溶进严整的艺术形式中,沉郁苍劲,感人至深。虞集虽然宦途比较顺达,但仍然希望到江南故乡归老田园。他的《风入松》词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这种意境也常出现在他的诗中。
[编辑本段]杨载
杨载的诗风劲健雄放,主要体现于七言歌行,其律诗则以谐婉见长。范梈最长于歌行,诗风豪放超迈又流畅自如。他的五律专学杜甫,颇有杜诗沉郁凝炼之风。如《京下思归》: 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 揭傒斯的诗以清婉流丽见长,有些作品则质朴无华,别有寄托。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此诗暗讽蒙古统治者一面掠夺南人的财富一面又歧视南人的行径,是元代中期罕见的讽刺之作。
[编辑本段]其他
此期黄溍、柳贯、欧阳玄等诗人也较知名,但他们的成就都不如“元诗四大家”。
3.元朝的古诗
叶顒:江南怀古
仗剑出西游,来□帝王州。登高望故国,感慨弹箜篌。长歌四五发,云物惨不收。歌声忽悲壮,江汉不敢流。峨峨天目山,王气今已休。英主从北来,长驱势莫留。浮云卷旌旗,天兵动戈矛。国破佳人死,时危志士忧。遂令歌舞地,夜雨鸣松楸。野殿莓苔古,荒城鸟鼠秋。茫茫古帝魂,千古不可求。神飞故宫远,月出西陵幽。凄凉白云乡,寂寞芳草洲。我欲吊古迹,落日寒飕飕。无言一尊酒,悲风起闲愁。
东门行·张宪作者:张宪 朝代:元
东都门外古今稀,东宫二傅同日归。
百官祖道设供帐,敕赐黄金作酒资。
归来日日会亲友,尽卖赐金买醇酒。
白头刚傅空劳劳,一杯鸩羽不就狱,博得君王祠少牢。
早行·方夔作者:方夔 朝代:元
早起理归装,残灯耿曙光。
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
钟响知云寺,波声认石梁。
修途留不住,去去出山庄。
4.元朝的诗十首(短点)
[金] 许安仁 望少室 名山都不见真形,万仞盘盘入沓冥。
安得人间骑白鹤,下看三十六峰青。 [金] 许安仁 少室道中 少室峰头晓月沉,千家城郭淡阴阴。
五更鸡唱残星灭,马上看山过少林。 [金] 许安仁 游少林寺 岩壑深严入翠微,少林金碧雾烟扉。
五峰屏簇禅庵小,万仞天开佛日辉。 闻说九年空面壁,得逢二祖便传衣。
千秋少室山灵在,曾见先师只履归。 [元] 杨奂 游少室 方若植巍冠,森若削寒玉。
明月夜中游,谁家借黄鹄? [元] 杨奂 卓锡泉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元。 至今卓锡地,莹澈有遗泉。
[元末明初] 陈基 轘辕 远游重到洛阳城,又向登封道上行。 路。
空余颍水照人清。 [金] 许安仁 游少林寺 岩壑深严入翠微,繁枝压雪凌风尘。
回首山中云,暖日长藤芽,得逢二祖便传衣。 林间见鸡犬。
千重灌木满山碧,谁家借黄鹄,云收太室雨初晴? [元] 杨奂 卓锡泉 大士传心要。南渡君臣轻社稷,高鸟唤长往,霭霭白云连。
《岳鄂王(飞)墓》鄂王墓上草离离。元 赵孟頫 《题钱舜举素色梨花》东风吹日花冥冥,只今纸上空颜色。
欲访巢由渺何许。 [金] 元好问 少林 云林入清深。
高峰常碍日,禅房坐萧爽。 [金] 许安仁 少室道中 少室峰头晓月沉。
[金] 元好问 少室南原 地僻人烟断,曾见先师只履归,密树不开天。 五峰屏簇禅庵小,灵芝日应长,又向登封道上行。
[元末明初] 陈基 轘辕 远游重到洛阳城,千家城郭淡阴阴,百道飞泉绕涧鸣。英雄已死嗟何及,诸方叩道元。
颜色好,翠屏列上巅。素罗衣裳照青春。
千秋少室山灵在。 闻说九年空面壁。
早行凭眺望,莹澈有遗泉,愁转多,眼中若有梨园人,与君沽酒歌前歌。 安得人间骑白鹤,山深鸟语哗,中原父老望旌旗,水光山色不胜悲,马上看山过少林。
风急摧残叶。 明月夜中游,漫有紫霞想,少林金碧雾烟扉。
攀条弄芳畏日夕。 绿映高低树。
刘 轘辕关 陡仄轘辕道。 路入轘辕秋更险。
澄泉洁余习,洞深锁暮烟,下看三十六峰青。 我无元豹姿。
[元] 杨奂 游少室 方若植巍冠,直拟是仙家,森若削寒玉。 五更鸡唱残星灭。
莫向西湖歌此曲[金] 许安仁 望少室 名山都不见真形,红迷远近花。 至今卓锡地,秋日荒凉石兽危。
清溪鸣石齿,天下中分遂不支,万仞盘盘入沓冥,万仞天开佛日辉。
5.元代的古诗和诗意
天净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6.谁有元朝的古诗
您好!元朝的诗词都叫元曲![金] 许安仁 望少室 名山都不见真形,万仞盘盘入沓冥。
安得人间骑白鹤,下看三十六峰青。 [金] 许安仁 少室道中 少室峰头晓月沉,千家城郭淡阴阴。
五更鸡唱残星灭,马上看山过少林。 [金] 许安仁 游少林寺 岩壑深严入翠微,少林金碧雾烟扉。
五峰屏簇禅庵小,万仞天开佛日辉。 闻说九年空面壁,得逢二祖便传衣。
千秋少室山灵在,曾见先师只履归。 [元] 杨奂 游少室 方若植巍冠,森若削寒玉。
明月夜中游,谁家借黄鹄? [元] 杨奂 卓锡泉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元。 至今卓锡地,莹澈有遗泉。
[元末明初] 陈基 轘辕 远游重到洛阳城,又向登封道上行。 路入轘辕秋更险,云收太室雨初晴。
千重灌木满山碧,百道飞泉绕涧鸣。 欲访巢由渺何许,空余颍水照人清。
刘 轘辕关 陡仄轘辕道,翠屏列上巅。 高峰常碍日,密树不开天。
风急摧残叶,洞深锁暮烟。 早行凭眺望,霭霭白云连。
[金] 元好问 少室南原 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 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 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金] 元好问 少林 云林入清深,禅房坐萧爽。 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往。
我无元豹姿,漫有紫霞想。 回首山中云,灵芝日应长。
7.元代的诗有哪些
诗·陈孚诗选 --------------------------------------------------------------------------------烟寺晚钟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
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
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江天暮雪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翰苑荐为应奉文字二十韵谢大司徒并呈诸学士天上金銮客,人间第一流。
贽为唐内相,禹拜汉元侯。鲲海三千水,龟峰十二楼。
月寒红烛夜,风淡紫薇秋。凤诰窥姚姒,麟编振鲁邹。
佩随宫漏远,衣染御烟浮。淑气腾金碧,祥光射斗牛。
焜煌青琐闼,缥缈紫霞洲。玛瑙濡尧瓮,珊瑚耀汉钩。
驼蹄中禁釜,豹尾上方驺。仆本师黄卷,生惟伴白鸥。
亲庭双鹤发,家事一渔舟。偶预天官选,来为帝里游。
绿章蒙独荐,青史许同修。故郡惊王勃,新丰异马周。
队随鱼圉圉,角喜鹿呦呦。势似飞三凤,功如挽万牛。
桑榆终有望,葑菲未为愁。国士恩难报,书生志易酬。
誓坚冰雪操,正色赞皇猷。博 浪 沙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吕 翁 祠山形夭矫苍精剑,日气曈曚紫磨丹。
度尽世人人不识,青烟起处是邯郸。琼 花 图荒棘萋萋后土宫,芳根已逐彩云空。
男儿别有扬州泪,不为琼花滴晓风。居庸叠翠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渡苔石裂。
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不阴飘急雪。塞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
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真定怀古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永 州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
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是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词赏析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
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这是元人虞集所写的一首《风入松》词。虞集在元仁宗至文宗之际,号称一代文宗,但所作无非颂扬元室的朝廷典册、官府碑铭。他也写了不少诗,与杨载、范梈、揭傒斯被誉为四大家,但当元代统治稳固时期,所作又多以题画、应酬为内容。倒是他的词,留下虽只有31首,却不乏清新可诵的佳篇。这首《风入松》即是。词中流露出厌倦官场生活、亟望归老田园的心情。虞集仕宦40年,位尊而爵显,颇得元代几个皇帝的信任。然而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权力,仅仅以一个文学侍从,充当皇帝的秘书、顾问而已。并且,作为汉族士大夫,屈膝仕元,内心亦不免违己交病。他的《挽文山丞相》诗,除了歌颂文天祥如效忠汉室的张良、诸葛亮,至于以身殉国之外,还慨叹“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就是惋惜南宋连半壁河山也保持不住,如今北土南疆已经完全沦入外族之手了。他还有《书晚宋诸名公题堕泪碑诗后》一诗,诗中写道:“岘首亭高故国诗,卧龙无复更驱驰。诸公尽向江南老,遗恨长题堕泪碑。”拳拳故国之思可谓溢于言表。所以他几度请求退职,直到70岁时才得以回到江西临川。他祖籍原在四川长寿,元世祖至元21年,当他13岁时,随从父亲虞汲侨居临川,临川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因而他的诗词中常常追忆“江南”。
这首词在写法上把身留朝廷、神往故乡的矛盾情状交错表现,见出思归之久、回归之难。首先以“倚清酣”的“红袖”与“不胜簪”的“华发”作对比,一开始就突出“画堂”的豪贵生活难以消除岁月蹉跎的凄寂之感。承“华发”的咏叹,再以“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二句加以点染。待诏禁苑,文人向以为位居清要,乐不思蜀,而词人却屡次在东风和煦时,入直途中驻马花间,流连瞻顾,不忍遽去。这里以爱花写伤春,以伤春写惜时,以惜时写思乡,盖春归人未归也。何以未归呢?那是由于朝事拘牵。“书诏”二句表明深受皇帝的重视,荣宠已极。上阕泛写过去,换头转入具写目前。“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与上阕“几回”二句遥相呼应,突出一个“又”字。即使位居清要,荣宠已极,而思乡怀归之情却与日俱增。现在御沟解冻,春波泛碧,飞燕又随春而至,自己倒是一直羁留不返。这使人想起白居易的两句词,“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又使人想起王安石的两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虽然年年都不免“花里停骖”,但一个“又”字表明,这一次迎来春天,思乡怀归之情更切,仿佛飞燕都在呼唤自己。不过,飞燕虽随春而至,但就北国来说,仍是寒意袭人,所以屋宇都垂下“重重帘幕”,飞燕无法进入“画堂”,因此想使飞燕传递思乡怀归的消息,也无由得通。而“凭谁寄金字泥缄”一句,却从反面振起一笔,逼出下文:“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这一次是下定决心,非要回去不可了,回到那“杏花春雨江南”的故乡。作者《腊月偶题》诗的第二首说:“旧时燕子尾毵毵,重觅新巢冷未堪。为报道人归去也,杏花春雨在江南。”意思和这里所说的相同,不过平直写来罢了。作者还有一首《听雨》诗:“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京国多年情态改,忽听春雨忆江南。”题旨与《风入松》词亦同,而将对馆阁生活的厌倦与对江南故乡的怀念,则映照得格外分明。
通观《风入松》全词,在艺术上毕竟没有什么特出之处,倒是煞尾的“杏花春雨江南”一句,如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三中所说具有“自然风韵”,为全词生色不少。短短六字,排列三样物色,把具体性与概括性统一起来,融合写实与写意,达到了诗中有画、景中有情的妙境。虞集对这句词似乎颇为得意,在《腊月偶题》诗中又写道:“杏花春雨在江南。”可是,因为牵于诗律而添一“在”字,却失去了原句空灵的气象、蕴藉的情致。原句在当时即为人传诵,陈旅《题虞先生词后》诗说:“先生归卧江南雨,谁为掀帘看杏花。”着“掀帘”二字,同样太实,显得境界狭小,笔力窘弱。还是原句六字,既突出了地区、季节、景物的典型特征,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又以少总多,以实带虚,给读者留下运用自己生活体验、发挥自己审美想象的余地,与作者共同去完成一幅南国春艳图的艺术创造。仿佛是近景、中景、远景的巧妙组合,杏花属即目所见,春雨在整个望中,江南则囊括了视线以外,由小及大,由近及远,逐层推衍开去,意境深邃,韵味隽永。作为视觉形象,烂漫杏花又仿佛洋溢着扑鼻的芳馨,潇潇春雨又仿佛传送来随风洒落的音响,使浓酽如酒的春之气息,伴和着由杏花与春雨所引发的欢欣愉悦之情,充盈于辽阔江南的大地与上空。短短一句“杏花春雨江南”,熔铸客观景物的自然美与作者主观的美感为一体,给读者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我们有的艺术家、诗人就径直用它作为影片、诗集的名称。
虞集善于摄取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事物来构制美的形象;这些事物本身有着典型特征,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平芜浅绿,柳眼微黄,不过透露些须春的消息,那犹是乍暖还寒时候。及至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则又临近了绿暗红稀,春光渐歇。能显示出春意方酣、春色正艳的就该数繁花满枝的红杏。清人洪亮吉说:“余于四时最喜二月,以春事方半,百草怒生,万花方蕊,物物具发生气象故也。”“因喜二月,于是植物亦最喜杏。”(《北江诗话》)正由于杏花时节“物物具发生气象”,所以古人曾把杏花同春耕播种联系起来,“杏花盛,可播白沙轻土之田”;甚至以杏实预占丰歉,“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并见《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杏花的胭脂笑脸,绽开了春日的兴奋、繁忙和生活的奔腾、创造,难怪南宋时叶绍翁寻春时惊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又难怪近人王国维那么赞赏北宋宋祁《玉楼春》词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以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拿元人柯九思格调卑下的“一枝红杏逞妖娆”(《题钱舜举画杏花》)来相比,这“闹”字确乎是传神写照,精美绝伦。
但是,“红杏枝头”能显示“春意”的“闹”,还有赖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因春雨“润物”,而红杏催开,而“物物具发生气象”。不有“林外鸣鸠春雨歇”,哪来“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呢?所以,杏花春雨在诗人笔下往往是同时描绘的:“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王雱《绝句》),“杏花雨里带春回”(杨万里《送罗永年西归》),“杏花春雨早寒时”(萨都剌《次程宗赐》),“杏花村落雨霏霏”(王冕《清明后日》)。即使只是听着潇潇春雨,诗人也会油然产生对烂漫杏花的联想,因而“杏花消息雨声中”(陈与义《至节前一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就成了脍炙人口的警句。
不过,“当春”的“好雨”,在我们纬度距离很大的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并不是同时“发生”的。春天的降临由南而北逐渐推移,不消说,“江南自是春来早”(刘吉甫《闻笛》)。又因南方多江河湖泊,水气很盛,山亦葱茏,所以春雨来时,点缀着水秀山青,景色变化格外显著,给人的季节感也格外强烈。韦庄在《菩萨蛮》词中赞叹“江南好”的同时,唱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寇准在《江南春》词中更唱出“波渺渺,柳依依,……斜日杏花飞”。杏花春雨同水村山郭的江南结合,已经形成具有典型性的特定环境与生动画面,以致处在燕山之麓的诗人闻雨见杏而恍如置身南国水乡:“杏花疏雨似江南。”(吴师道《京城寒食雨中……》)
这样,虞集将杏花、春雨、江南巧妙排列,就确乎构制了美的形象,画出了南国春艳,生动地表明故乡之可爱,归去之刻不容缓,从而强化了全词所要表达的主题。
虞集在《送张道士危亦乐归临川》诗序中说:“予寓居临川……爱其山水明秀而未尽游也,喜其风俗雅驯而未尽观也,乐其人物修整而未尽交也。然视临川则为故乡矣,以其视之也切,固其怀之也深。”“杏花春雨江南”之所以为《风入松》全词生色不少,之所以成了历久传诵的名句,良由作者于故乡“视之也切”而“怀之也深”者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ici/581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杜甫思乡写《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