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魏晋南北朝·周颙辞韵如流

大道家园 2023-07-30 22:49:16

魏晋南北朝·周颙辞韵如流魏晋南北朝·周颙辞韵如流

周颙,字彦伦,汝南安城人。生卒年不详,约宋后废帝元徽元年前后在世。周颙精通音韵之学,辞韵如流,应对无穷,令听者无倦。曾与王俭和文惠太子对答,言辞辨丽可观,应变极其敏捷。《南齐书·周颙传》:“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中。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颙曰:‘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其言辞应变,皆如此也。”

《周颙》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周颙》人物故事小传 《周颙》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周颙》人物故事小传

周颙,字彦伦。南朝宋、齐间居士,汝南安城(今属河南汝南县)人。刘宋时曾任剡县(今浙江嵊县)县令。入齐后任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中书郎、给事中等职。笃信佛教,尤致力于三论宗之研究。著有《三宗论》、《难张长史门论》、《重答张长史书》等。

〔正 史〕

周颙字彦伦,汝南安城①人。晋左光禄大夫颙七世孙也。祖虎头,员外常侍。父恂,归乡相。……宋明帝颇好言理,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亲近宿值。②帝所为惨毒之事,颙不敢显③谏,辄诵经中因缘罪福事,帝亦为之小止。……

……颙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④,发口成句。泛涉百家,长于佛理。著《三宗论》。⑤立空假名⑥,立不空假名。设⑦不空假名难⑧空假名,设空假名难不空假名。假名空⑨难二宗,又立假名空。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⑩曰:“此义旨趣似非始开,妙声中绝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11)过江东略是无一。(12)贫道捉麈尾来四十余年,东西讲说,谬重一时,余义颇见宗录,唯有此途白黑无一人得者,为之发病。(13)非意此音猥(14)来入耳,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德。”其论见重如此。

……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15)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16)……

《南齐书·张融、周颙列传》卷四一

[注 释]

①汝南安城: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②“宋明帝”句:宋明帝:即南朝宋太宗明帝刘彧(公元465—473年在位)。言理:谓讲谈佛理。有辞义:谓有辞采,通义理。③显:明显。④宫商朱紫:宫商即宫、商、角、徵、羽的省称。表示发声之平仄。朱紫喻辞采华丽。⑤《三宗论》:三宗即空、假、不空假。宗论,即一宗与他宗之间,因宗义不同而起之论争。可为不同教宗之争论,亦可为同教不同宗派之争论。⑥名:在佛典中,常“名”与“字”并称,多指能诠显事物之义。在佛教中,认为名字系一种假立施设,借以诠显诸法之真实义,然其非诸法之本体,故虚假而不实。⑦设:设立。⑧难:即诘责。常用于教内对法义的论争或教内与教外彼此的问难。⑨假名空:又作人空、我空。为“法空”的对称。⑩书:信。(11)“多云”句:关中:古地域名。所指范围不一。多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高胜:高明优异。法:指佛法。(12)“江东”句: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的所在,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过江东指晋王室南渡。略:大概。(13)“贫道”句:捉麈尾:谓出家修行。麈尾,指用麈的尾毛做的拂尘。宗:尊崇。录:记载。白黑:佛教语。指俗人与僧徒。因俗人衣白,僧徒衣黑,故称。(14)猥:谦辞,表示辱没他人。(15)“宾友会同”句:会同:聚会。虚席:空着座位等候。表示礼貌。晤语:面对面说话。表示亲近。(16)“玄言”句:玄言:指关于老庄玄理的言谈。相滞:谓以疑难相诘。弥日:整日。

[相关史料]

周颙字彦伦,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①顗七世孙。祖虎头,员外散骑常侍②父珣。颙少为族祖③朗所知。府台立为殿中郎。④音辞雅丽,出言不穷,尤长佛理。著《三宗论》。尝于钟山西立隐舍,休沐⑤则归之。清贫寡欲,终日长蔬⑥,虽有妻子,独处山舍。甚机辩。卫将军⑦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蔡紫蓼。⑧”文惠太子⑨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⑩。”转国子博士,兼著作。(11)太学诸生慕其风,为事华辩。(12)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后卒于官。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一○

[注 释]

①光禄大夫:官名。西汉始置,掌议论。晋时为加官,无具体职掌。②员外散骑常侍:员外:官制用语。指定员(即正员)之外之官。散骑常侍:官名。三国魏始置。初侍从皇帝左右,谏诤得失,顾问应对,职权颇重,至南北朝时则多为闲散之职。③族祖:即族祖父。祖父的堂兄弟。④“府台”句:府台:即台府。指中央 *** 机构。殿中郎:官名。十六国前秦始置,为殿中侍卫武官。⑤休沐:休息洗沐。犹休假。⑥蔬:蔬食。⑦卫将军:官名。西汉初为将军名号之一,统兵征战,事讫即罢。魏晋南北朝沿置,位在诸名号大将军之上,多作为军府名号,以加大臣、重要州郡长官,无具体职掌。⑧蓼(liao):植物名。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水蓼、刺蓼、紫蓼等品种。味辛,又名辛菜,可作调味用。⑨文惠太子:即齐世祖武帝萧赜之长子肃长懋。⑩菘(song):即平素所言之白菜。(11)“国子”句:国子博士:学官名。西晋始置。为最高学府国子学的教师,地位通常高于太学博士。兼著作:即以国子博士身兼任著作郎。著作郎,唐代以前为掌撰修国史之官,唐以后掌撰碑志、祭祝之文等。(12)风、事、华辩:风度。事:学习。华辩:谓善于辨论。

《南史·周颙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周颙,字彦伦,晋左光禄大夫顗七世孙也。颙少为族祖朗所知。解褐海陵国侍郎。益州刺史萧惠开赏异颙,携入蜀,为厉锋将军,带肥乡、成都二县令。转惠开辅国府参军,仍为府主簿。常谓惠开性太险峻,每致谏,惠开不悦,答颙曰:“天险地险,王公设险,但问用险何如耳?”随惠开还都。

宋明帝颇好玄理,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亲近宿直。帝所为惨毒之事,颙不敢显谏,辄诵经中因缘罪福事,帝亦为之小止。元徽初,出为剡令,有恩惠,百姓思之。建元初,为长沙王参军、山阴令。还为文惠太子中军录事参军,随府转征北。文惠在东宫,颙还正员郎、始兴王前军谘议。直侍殿省,复见赏遇。

颙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泛涉百家,长于佛理。著《三宗论》,言空假义。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曰:“此义旨趣似非始开,妙声中绝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过江东略是无一。贫道捉麈尾①来四十余年,东西讲说,唯有此涂白黑无一人得者,为之发病。非意此音猥来入耳。”其论见重如此。

颙于钟山西立隐舍,休沐则归之。转太子仆,兼著作,撰起居注。常游侍东宫。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②茅斋壁,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③求就颙换之,颙笑而答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甚机辩。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白菜)。”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颙曰:“三涂八难④,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其言辞应变,皆如此也。

太学诸生慕其风,争事华辩。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后卒于官。

(选自《南史选译》,有删节)

译文:

周颙字彦伦,是晋代左光禄大夫周顗的七世孙。周颙年少时就为族祖父周朗所赏识,入仕做官担任海陵国侍郎。益州刺史萧惠开异常赏识他,带他进入蜀地,担任厉锋将军,兼任肥乡、成都二县县令。转任惠开辅国府参军,继续担任府主簿。常说萧惠开生性险恶,每次进谏,惠开不高兴,回答周颙说:“天也险地也险,王侯制造险恶,只要问你怎样使用险恶就行了。”跟随萧惠开回到京城。

宋明帝很喜好玄学,因为周颙有思辨文才,把他召入宫中,时常亲近他并让他宿宫内值班。明帝所做的狠毒之事,周颙不敢明显进谏,就诵经书中因果报应获罪得福的故事,明帝也因此稍稍有所收敛。元徽年间,出京城担任剡县县令,为政施恩惠,百姓怀念他。建元初年,担任长沙王参军、山阴县令。回到朝廷担任文惠太子中军录事参军,跟随太子辗转北征。文惠在东宫时,周颙回来做了正员郎、始兴王前军谘议,在殿省担任当值侍卫,重新被赏识。

周颙语言华丽,有思辨性,滔滔不绝,音调和谐色彩丰富,出口成章。广泛地涉猎百家之说,擅长于讲谈佛理。著有《三宗论》,谈空假之义。西凉州智林道人致信周颙说:“这些佛理要义好像并非首创,这么好的论述中断了六七十年了。我二十岁时,就懂得了这个道理,私下每次都很高兴,感到没有人与我共赏,年轻时拜见长安老道,他多说关中高士早就有这一佛理,能深刻理解这佛理旨趣的,本来就没有几个人。到长江以东大概更是没有了。我手执尘尾谈佛理以来至今四十余载,在东西各地讲学,只是这道上的黑白是非没有一人能谈到,我为这事产生忧虑,没有想到此话说得好入耳。”他的论述如此被推重。

周颙在中山西面建立了隐居的房子,放假的时候就回到那里去。转任太子仆兼著作。撰写起居注。常常拜访侍奉东宫太子。年少时跟从外公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到卫恒散笔隶书法帖,学得很像。文惠太子令周颙在玄圃茅屋的墙壁上写字。国子祭酒何胤用篆书中的倒薤书法找周颙请求交换,周颙说:“天下有道,孔丘不会拿来交换的。”

每当会见宾客朋友,周颙半空着位子表示礼貌地与他们交谈,话语音韵和谐对答交流,听的人忘记了疲倦。又擅长《老子》《易经》,和张融相遇,就用玄言相问解难,整天都不停歇。周颙清贫没有太多欲望,整天吃蔬菜,虽然有妻子儿女,却一个人住在山间的屋舍里。很有机锋辩才,卫将军王俭对周颙说:“你在山中常常吃什么?”周颙说:“红的米白的盐,绿的葵菜紫的蓼实。”文惠太子问:“周颙菜食哪一道味最好?”周颙说:“初春早季吃韭菜,秋末晚季吃白菜。”当时何胤也精通信奉佛法,没有娶妻妾。太子又问周颙:“你的佛学造诣和何胤相比怎样?”周颙说:“火途、血途、刀途三道,地狱、饿鬼、单越、长寿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八难,我俩都在所难免,但各人有各人的牵挂。”太子问:“牵挂你们的是什么?”对答说:“周颙被妻子所牵挂,何胤被酒肉所牵挂。”他言辞应变就是如此机辩。

太学学生仰慕他的风采,争着效仿他的华美词藻和善辩能力。先前著《四声切韵》在当时很流行。后死在官任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9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