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沈明臣

大道家园 2023-07-30 22:44:12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沈明臣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沈明臣

字嘉则,号天放翁,人称句章先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少为博士弟子,科举失利,不再进取。胡宗宪督师浙江御倭时,闻其文名,被招致幕府,辟为记室。宗宪尝宴将士烂柯山上,酒酣乐作,请明臣为《铙歌》十章,援笔立就。其中《凯歌》有“狭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一联,宗宪起而捋须曰:“何物沈生,雄快乃尔!”命刻石置山中。后宗宪冤死狱中,明臣持所写诔文,遍告其冤状。后遂浪迹江湖,遍游吴、楚、闽、粤间,故其诗多写各地风物与咏怀古迹之作。在幕府时,与徐渭最善,并终生保持友谊。与汪道昆、梁辰鱼、屠隆、孙禹锡、陆无从等,亦多所唱和。王世贞引为同调,列《四十咏》中。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卒于里,享年七十八(明臣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元已入1519年,但按旧历计算年龄,仍应从上一年起算)。一生作诗七千多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诗“才气坌涌,得之太易”。在其诸体诗中,古体顺畅,但稍冗杂;近体时有精警之作,但构思重复,平淡者亦有不少。万历二十四年(1596),陈大科为校梓《丰对楼诗选》,凡四十三卷,录诗四千四百八十九首。另撰有《越草》一卷、《丰对楼文集》三卷。事迹散见集中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

明朝沈明臣写的《别母》的诗意是什么《别母》清代汪中七言绝句,此诗是汪中远行时与母亲依依惜别的写照。此诗是他远行时与母亲依依惜别的写照,行文朴素,用文字将自己的情怀记录,感人甚深。
汪中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可是等到自己长大以后,却仍然不能侍奉于母亲的床前,无法让母亲过上衣食富足的日子。这首《别母》诗就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深情厚意而写的。作品写出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不舍与思念,但是却又不得不为了前程,为了让母亲过上更好的日子而远走他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即将分别的点点离愁。
“细雨春灯夜欲分”。这是一句经典的景物描写。在诗人与老母亲分别的前夕,夜静更深,春雨绵绵,灯光如豆。这春夜、细雨、春灯的描写,不仅是当时真是清净的简单描述,更是为了突出一种悲凉、哀愁的氛围,仿佛就是诗人悲凉心境的再现。这一情景的描写,令人不能不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白头闲坐话艰辛”。在这充满悲凉,充满离情别绪的绵绵雨夜,母子俩坐在昏暗的灯光下“话艰辛”,都说些什么?母子分别,要说的一定很多很多,包含着多少年来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种种生活艰辛。回首往昔,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成*人,究竟有多少磨难那是可想而知的;说到眼下,虽然自己已经长大了,可是又不能侍奉母亲于床前。想到将来,前途又在哪里呢。凡此种种皆为“白头闲坐话艰辛”的范畴,况且天亮以后母子就要长久分别,因此才“夜欲分”还依然在交谈。
“出门便是天涯路”。天明之后诗人就要启程了,出门求功名也好,谋求生活之路也罢,总之一句话,儿子要离开母亲,远走天涯,与母亲天各一方,将不能守护孝敬母亲于床前了。无论对于儿子,还是对于母亲,这都是难以承受的分离之苦,悲凉、凄婉、牵挂、离愁的复杂心情是无法平静的。这一句是感情的又一次升温,是诗人依恋母亲,母亲牵挂儿子,母子深爱的牵挂的极致表现。
“明日思亲梦里人”。母子从此天涯海角,团聚之日遥不可知,因此,只有在睡梦里才能相见,就连最起码的话家常也变成了一中难以实现的奢望,蕴含了无尽的地叹息和百般的无奈。这一收呼应了全篇,升华了主题。
作品在语言上以朴实平白见长。全篇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使用典故,但是母子深情与凄婉悲凉的离愁别绪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读来从心底滋生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送人之荆门原文_翻译及赏析送人之荆门

浦源 (明)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

出处

《明清诗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译文

在长江上轻帆航行,向西进入荆门感客情

三个国家已遗亡旧垒,有几家还在住在荒城

云边路围绕巴山颜色,树里黄河支流汉水声

这里离郢中应该有赋,千秋白雪等你继续

词解

风扬:扬帆起航,乘风的意思。

布帆:就是只船的帆布。

三国:三国那个朝代。

遗:遗留。

垒:建筑。

犹:仍然,还。

路绕:围绕

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

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赓(ɡēnɡ):继续。

作者简介

浦源(1344-1379)字长源,号东海生,无钖(今江苏无锡)人。举授晋府引礼舍人。工诗,与福建林鸿为诗友,号“十才子”。浦源钦慕林鸿声名才学,不远千里进城前来拜访,苦无缘由。一日,借收购书籍为由到林鸿处,拿出自己所写的诗给林鸿的弟子周玄、黄玄看,周、黄二位见浦源诗中:“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等句极似林鸿诗。林鸿也不禁击节叹赏,称之为“吾家诗”,并热情邀请浦源参加诗社,让出房子给浦源居住,浦源的名声也因此大振。浦源尤善画山水,为倪瓒(1301~1374)弟子。明顾起纶《国雅品》中论其诗“词采秀润”,有《浦舍文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这句说的是诗人乘船送友人到荆门这个地方,顺着长江一路走来,但是到了荆门这个地方了,快分别了,又不禁的伤感了起来,对友人舍不得了,舍不得他西去荆门。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一路上看到了汉末三国时期的旧城遗址,不禁感到了伤感,里面还寥寥的几户人家,说明这地方是多么的荒凉,注:古代的荆门是战场,至今仍存留有许多传说、遗物、遗迹,以及许多古地名、纪念场所。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绵延起伏的大巴山笼罩在云雾之中,耳边不时长江的湍急之声,长江的两岸眼前是云雾笼罩、小径蜿蜒、巴山颠连的苍翠之色;耳边是林木耸聚、河流湍急、汉水奔腾的潺潺之声。二句意象迭出,互为补充,浑然流转,读来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确是写景妙笔。这里写美景就是为了希望自己的友人在这样的美景中不孤单。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楚国的都城就在荆州境内,那里有很多古迹,还有青山绿水,所以里此次前去要多写出《阳春白雪》这样高雅的曲子出来,这不但能让朋友们欣赏到里的佳作,还能排解心中的寂寞与孤独。到了这句就是对朋友的一个期盼了,来到这荒凉的地方想着友人将来可以写一些曲子排解忧愁,虽是期盼也是伤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9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