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拙 白居易
铁柔不为剑,木曲不为辕。
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门。
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
坐卧茅茨中,但对琴与樽。
身去缰锁累,耳辞朝市喧。
逍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无忧乐性场,寡欲清心源。
始知不才者,可以探道根。
【作者简介】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字句浅释】
题解:杭州任满的第二年,白居易除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上只一年多,便因病免郡事。刘禹锡罢和州出刺史,刘、白二人结伴归洛阳。一年后,白居易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因心境消极和健康原因,他不愿再为官了。宦海浮沉后,心境之复杂可由此诗中领略一二。
辕:夹在车前马腹两旁的车杠。不及门:门,这里指受教场所;不在跟前受教。
灭迹:隐遁。樽:盛酒器。五千言:指老子《道德经》。
【全诗串讲】
柔软的铁不能铸造名剑,弯曲的木无法制作车辕。如今的我也是如此,愚昧鲁钝到无法受教。
从此心甘情愿的谢绝名利的诱惑,绝迹隐遁回归山丘田园。自在的坐卧于茅屋中,每天面对的只有琴棋书画与酒樽。
肉身去掉了名缰利锁的牵累,耳根辞卸了早朝闹市的喧嚣。自在逍遥无所作为,有空时细品老子五千言。
无忧无虑,快乐天真的本性显露,不忮不求是清心寡欲的泉源。如此才知愚蒙不才如我,也可以拥有寻佛探道的根基哪。
【言外之意】
诗题曰“养拙”,那就是告诉你:才能低下而闲居度日谓之养拙,因而常用为退隐不仕的自谦之辞;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指才力不称职而不为人所知或不使人知,谓之养拙。读了此诗,我想谁都知道,诗中的表白都在告诉人,白居易的心境与所处的世局,这双重意义都兼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8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路
下一篇: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陆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