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李德裕由宦官杨钦义入相隋唐五代·李德裕由宦官杨钦义入相
史书记载李德裕为淮南节度使时,监军杨钦义奉召回京,都说这一去将做枢密使,但德裕待他同平日没有什么两样,杨钦义很不满。过几日德裕单独宴请钦义,还送了重礼,钦义大喜。可是钦义行至半路,奉旨仍回淮南,于是便将礼物退还德裕,德裕不受,全部送给他。后来钦义终于当了枢密使,便向武宗荐举德裕。德裕在武宗会昌期间任宰相与杨钦义不无关系。张固《幽闲鼓吹》。“朱崖在维扬,监军使杨钦义追入,必为枢近,而朱崖致礼皆不越寻常,钦义心衔之。一日邀中堂饮,更无余宾,而陈设宝器图画数床,皆殊绝。一席祗奉,亦竭情礼,起后皆以赠之,钦义大喜过望。旬日,行至汴州,有诏令监淮南军,钦义至,即具前时所获归之。朱崖笑曰:‘此无所直,奈何相拒!’一时却与,钦义感悦数倍。后竟作枢密使,武皇一朝之柄用,皆自钦义也。”
唐朝的牛李朋党之争,是怎么回事,最后哪一派获胜了?牛李朋党之争
安史之乱后,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吵叫做“朋党之争”。
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够直言敢谏的人才。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考官看了卷子,认为这两个人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
这件事让宰相李吉甫知道了。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瞧不起科举出身的官员,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敢批评朝政,揭了他的短处,更加生气。他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跟试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听信了李吉甫的话,把几个试官降了职,李家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依靠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上。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件事,仍旧记恨在心。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熟人应考,私下里托过考官,考官钱徽没卖他们的面子。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说真有这样的事。唐穆宗就把钱徽降了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滴到外地去。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地,把李德裕恨透了。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打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两个明争暗斗得厉害。
到了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走了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当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
那时期,西川附近有个吐着将领投降。李德裕趁机收复了一个重镇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这本来是李德裕立了一功。但是宰相牛僧孺却跟唐文宗说:“收复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跟吐善搞坏关系,才不上算呢。”他要唐文宗下令叫李德裕把维州让还吐蕃,使李德裕气得要命。
后来,有人告诉唐文宗,说退出维州城是失策,并且说这件事是牛僧孺排挤李德裕的手段。唐文宗挺懊悔,对牛僧孺也疏远了。
唐文宗本人也受宦官控制,没有一定的主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就没好日子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地转悠着,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乱。唐文宗也闹不清谁是谁非,想起这件事直叹气,说:“要平定河北容易,要除掉朝廷的朋党可真难啊!”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都讨宦官的好。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京城,大家传说杨钦义回去一定掌权。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杨钦义,还送给他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去以后,就在唐武宗面前竭力推荐李德裕。
到了唐武宗即位,李德裕果然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增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滴到南方去。
李德裕得了武宗信任,当了几年宰相,因为办事专断,遭到不少朝臣的怨恨。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沈即位,就是唐宣宗。康宣宗把武宗时期的大臣一概排斥,即位第一天,就撤了李德裕的宰相职务。过了一年,又把李德裕贬滴到崖州(今广东海南岛)。
闹了四十年的朋党之争终于收场,但是混乱的唐王朝已经闹得更加不好收拾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后李党获得胜利。
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中国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通过门荫取士。李德裕认为,公卿子弟从小就熟悉官场,容易掌握做官的本领。二是如何对待藩。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唐穆宗长庆年间(821年-824年)牛僧孺做宰相,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今四川理县)。牛僧孺却意气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唐武宗时(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今海南三亚西北),不久忧郁而死。 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