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唐诗·流派并称论·高岑王李(介绍一下唐朝的两大诗派)

大道家园 2023-07-30 17:57:51

唐诗·流派并称论·高岑王李唐诗·流派并称论·高岑王李

高、岑明净整齐,所乏远韵; 王、李精华秀朗,时觉小疵。学者步高、岑之高调,含王、李之风神,更加以工部之雄深变幻,庶尽七言能事尔。(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五)

盛唐名家称王、孟、高、岑,独七言律祧孟,进李颀,应称王、李、岑、高云。(胡震亨 《唐音癸签》卷一○》)

王以高华胜,李以韶令胜。李如琼蕊浥露,含质故鲜; 王如翠岭冠霞,占地特贵。王间有失严,无心内游衍自如; 李即无落调, 有意中补凑可摘。 不独觔两微悬, 正复色香亦别。(同上)

王风调正似云卿,岑茂采堪追廷硕。李存藻不多,既同考功; 高裁体欲变,亦类左相。以盛配初,约略不远。惟杜子美无一家不备,亦无一家可方尔。(同上)

盛唐自李、杜外,旧以王、李、高、岑并称,非也。王维定合与李、杜鼎足; 岑参在李、杜、王三家之下,亦可肩随;至李颀、 高适, 则诗中之长者。 (牟愿相《小澥草堂杂论诗》)

东川缠绵情韵,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所谓无意为文而意已至,阔远而绝无弩拔之迹,右丞其至矣乎! 高、岑奇峭,自是有气骨,非低平庸浅所及; 然学之者亦须韵句深长而阔远不露乃佳,不然,恐不免短急无余韵,仍是俗手耳。(方东树 《昭昧詹言》 卷一二)

高、岑二家,大概亦是尚兴象,而气势比东川加健拔。(同上书卷一六)

高、岑、王、李四家,每段顿挫处,略作对偶,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也。李、杜风雨分飞,鱼龙百变,读者又爽然自失。(沈德潜《说诗晬语》)

岑嘉州、高达夫、李东川诗,皆阔达赡博,要为一家眷属。分而言之,岑诗朴而致,高诗简而冲,李诗奇而峭。读之如与有道接语,初无奥妙之辞令,而言之已窍物理; 既非纵横之口术,而闻者足为动容。平正有余,出奇不穷,诗工矣。格尚矣。好奇务新者,宜于三家参之。(阙名 《静居绪言》)

高适、李颀不独七古见长,大段气体高厚,即今体亦复见骨格坚老,气韵沉雄。(方南堂 《辍锻录》)

介绍一下唐朝的两大诗派一、王孟诗派

1、简介

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王孟诗派。他们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2、代表作品

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②、《留别王侍御维》(唐代孟浩然)

原文: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翻译:

这样寂寞我还在等待什么?天天出门求仕却一无所获。

本打算归隐山林寻找佳境,又因与故友离别深感惋惜。

身居高位者谁能保荐我呢?可惜世上知音人稀若晨星。

我这寒士只应该甘守寂寞,还是回到故园闭门隐居吧!

二、高岑诗派

1、简介

高岑诗派,中国盛唐诗歌流派之一,即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高适、岑参。其诗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

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2、代表作品

①、《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②、《别董大》(唐代高适)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王孟诗派

——高岑诗派

盛唐时,唐诗主要有两大派别,是什么派,再写出两个代表人盛唐时,唐诗主要有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

1、边塞诗派——高适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边塞诗派——岑参

岑参,荆州江陵人,一说南阳人,后徙居江陵,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任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故世称“岑嘉州”;后约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3、边塞诗派——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4、山水田园诗派——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5、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边塞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6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