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苏辙·咏兰》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30 17:46:25

苏辙·咏兰

兰①生山谷无人识,

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

更怜细叶巧凌霜。

【注释】

①兰:兰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中君子之喻。

赏析

苏辙(公元1039年—公元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出为河南推官。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以“谤讪朝廷”罪入狱。他上书请求削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为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拜尚书右丞,次年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雷州安置(官制用语,宋朝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绍圣丁丑(公元1098年)春移化州别驾(官名,通常用于安置贬谪官,正九品),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日“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卒于1112年,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绘了花中君子的兰花,生于幽谷丛林,而不为人知。东窗邻居家种了兰花,淡淡的幽香透过窗户,传到诗人的房间,令人心清气爽。诗人爱兰,爱它那纤纤细叶,风姿素雅,爱它那卓尔不群,笑傲寒霜。这兰花,不正是诗人自己吗?他贬官隐居,不为人知。

情趣高雅,诗名远播。宁静清淡,朴实无华。傲霜独立,不争百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咏兰,画兰者很多,而每个人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描绘了兰花,歌颂了兰花。清郑板桥有《折枝兰》“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又有诗云“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均为咏兰之上品。董必武曾说:“兰有四清:气清、姿清、神清、韵清。”可谓是对兰花的高度总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6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