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中国古诗与戈氏父女
戈氏父女是指法国诗人和小说家泰奥菲尔·戈蒂耶及其女儿朱迪特。戈蒂耶(T.Gautier)自幼生活在巴黎,曾经追逐浪漫主义思潮,后来信奉“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这一信条实际以实物之“光亮、坚实、鲜明”为美,反对浪漫主义的过度抒发自我,遥远的中国,为他提供了一种素材。在《中国风》(1835)一诗里,他写了一个家在黄河岸边、娇小可爱的中国女子:“矫首窗棂外,/飞燕时抚弄。/夜夜如诗人,/咏唱柳与桃。”他还延请旅法华人丁敦龄作女儿的家庭教师。他与著名诗人波德莱尔深有文字之交,后者受戈氏影响,在诗文里数次提及中国。其散文诗《月亮的恩惠》描述皎洁的月光,在戈氏看来,这里蕴含中诗名篇《玉阶怨》的幽深意境。波德莱尔甚至说,中国一切“无不美好、珍贵、安闲、纯真”,那里“秩序为奢侈高悬镜鉴,幸福与静谧互相伴随,甚至举火为炊都带有诗味”(《邀去旅行》)。当然,这是个诗化了的境界,是“西方的东方”,是“欧洲的中国”。戈氏的女儿朱迪特·戈蒂耶(Judith Gautier)受家庭熏染,酷爱东方,撰有多种以东方为主题的著作。她在成年之后,师从丁敦龄学习汉语,并决意翻译中国诗歌。1867年她的译诗结集出版,名为《玉书》。书中选译唐宋和其他朝代的诗歌七十一首,按照情人、月亮、秋天、行旅、酒浆、战争和诗人编次。初版时题词如下:“此书献给/中国诗人丁敦龄。/J.W.1867年4月。”丁氏之所以被称作诗人,是因为有诗辑于书内。“J.W.”两字系译者笔名朱迪特·瓦尔特的缩写。她的译诗,自由灵活,常常增添意象,制造戏剧性场面,以致有人称之为“伪译”。不过,这种译法使该书更能接近一般读者,因而广泛流传。该书出版后,震动了法国诗坛,许多文人(甚至包括象征派诗人马拉梅、魏尔仑等)对它赞赏不已。后来它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并再三重刊,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影响到了欧美其他诗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6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诗词研究·诗法格律·诗律·进退韵
下一篇: 诗词研究·诗作名·送元二使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