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朱熹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朱熹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徙居建阳考亭(今福建建阳)。诗人朱松之子。幼颖悟,年十八贡于乡,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为泉州同安主簿。孝宗继位,有恢复志,熹入对,言“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并陈古先圣王所以强本折冲、威制远人之道,除武学博士,不就,归。孝宗乾道六年(1170),工部侍郎胡铨以诗人荐,与王庭珪同召,以未终丧辞。淳熙(1174—1189)初以荐召为秘书郎。淳熙五年(1178),以差知南康军,讲求救荒之政,恰逢旱灾,全活无数。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乞复其旧,亲自制定书院《学规》。因上书直言,触帝怒,以疾请退。淳熙八年,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因前救荒有功,除直秘阁。会浙东大饥,赴浙东救荒革弊。淳熙十四年,提点江西刑狱。光宗即位,知漳州,除宝文阁待制知江陵府,旋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宁宗朝,韩侂胄有定策之功,朱熹反对其预政,为侂胄所忌。宁宗庆元二年(1196),监察御史沈继祖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庆元六年,卒。嘉定(1208—1224)初,谥曰文;理宗宝庆(1225—1227)中,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淳祐(1241—1252)中,从祀孔庙。熹历仕高、孝、光、宁四朝,实际为官时间不长,但皆竭心力为政,凡所奏闻,皆本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之道,亦颇能切中时弊。熹平生好学,亦愿以所学教人,居崇安时,榜厅事曰紫阳书堂,又创草堂于建阳之霎谷,自称霎谷老人。晚年卜筑于建阳之考亭,作沧洲精舍,自称沧洲病叟,又号遯翁,考亭为讲学之所,故人称考亭学派。熹论文虽强调文以害道,贬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然其论诗主张诗由感物而发,指出诗言志与咏歌其情为诗之根本,反对浮华不实之诗风。熹亦能诗,诗风清新简淡,善于用五、七绝小诗说明生活哲理,如《偶作三首》(门外青山翠紫堆)、《泉声次林择之韵》、《吴山高》、《水口行舟二首》、《观书有感》、《春日》、《泉井》、《桃溪》等。其描山绘水之作亦颇可观。朱诗用笔自然,仿佛不经意而成,不求工而自工。故《宋诗钞》编者谓朱“虽不役志于诗,而中和条贯,浑涵万有,无事模镌,自然声振,非浅学所能窥。此和顺之英华,天纵之馀事也。”著述极富,有《周易本义》、《周易参同契考异》、《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通书》、《西铭解》、《楚辞集注》、《楚辞辨证》、《楚辞后语》、《韩文考异》。所编次有《论孟集议》、《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等,皆行于世。平生为文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后世撰朱氏年谱凡数十种。较早者有宋李方子《朱文公年谱》三卷。《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诗人朱熹的相关资料介绍?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号晦庵,别号 *** 。著名诗人。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整理的诗人朱熹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朝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长,把所有学问融为一体自创一派。凡人者,应当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朱熹做人的准则。
他是南宋时期的人,出生于1130年,享年70岁,是福建尤溪县人。他的父亲在没有生他之前去卜卦算前程,算命的是这样回复他的:你啊,贫富都这样,但是你生的儿子堪比孔子。他的父亲就回去了,第二年生他的前一天家门前的两座大山起火反而呈现祥瑞之兆,便给他取名熹,意为喜火的意思。
朱熹从小就有过人之处,作学问总会问到根处。四岁时指著天上的星星问他父亲星星属于哪里的?他父亲说是属于天。他又问那么天属于哪里?他父亲蒙住了。儿童时期有他父亲悉心教学,不过朱熹的父亲在他十岁时就过世了,把他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照顾。他父亲的朋友对他们一家人很好,还在自己的住处旁特意为他们一家人盖了一座房子,方便照顾。
朱熹父亲朋友对他的影响不少,他接触了佛、道、儒学。成年以后考中进士做了官,当了几年官发现目前朝廷推崇的文化使人懒惰,朱熹就弃官拜名人为师寻找超脱之道。他办了很多的学校,同时专研学问,是第一个把四书结为一体的人。他还创造了理学,他的理又可以解释为太极。他还写了很多警示后人如何读书的金玉良言,这些在他的诗词中都可以看出。朱熹有圣人之风,被称为另一个孔子。
朱熹的诗有哪些
,写了一首春日,里面的一句用万紫千红来描写春恰到好处,语言简洁还易记。他的一首泛舟意在说理,讲的是可以通过涨潮来推船减少了很多人力。他的观书有感描写的田园的水源,开始是问水源从哪里来以自问,而后自答水从源头来。
朱熹的诗如下:他的一首好事近,叙述的是好事要来了,万物先后有序,颇有大家风范。他的一首浣溪沙,写的是冬天马上会过去,春天的到来也近在眼前,特别是末句的蝴蝶的到来,更显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他的一首九曲棹歌描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前的一切恍如一梦,远方的朋友一去就再也没有你的讯息了。
他的一首南乡子有别离愁的情感,君要离开了,我却有意想要留住你。你的离开,这离别的愁绪马上就涌上心头。他的一首念奴娇也写的别有风味,直接指问谁是念奴娇,然后答道肌肤洁白的人就是。他说道纵然绝世芳华又怎么样,最好的方法还是学会自我保护自己。接着还是用各种物来比喻美人的美,颇有怜香惜玉的感觉。
菩萨蛮是朱熹的众多诗歌里面非常有名的一首,前一句和后一句的字是一样的,只不过顺序颠倒了而已,这种写法有鬼斧神工之感。朱熹的诗还有很多,诸如水调歌头等也非常出名、风格独特!
朱熹赋水仙花抒发和情感
《赋水仙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作品,是一首以诗言志的古诗,作者借高洁的水仙花抒发了对世俗观点的劝诫之意。
《赋水仙花》原文为: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皇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弱植晚兰荪,高标催冰霜。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嗟彼世俗人,浴火焚衷肠。徙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这首诗开头四句是感叹隆冬季节,百花凋零,除过梅花耐寒傲立在风雪之中,孤芳独立,节操高雅,供人们欣赏以外,还有水仙花开在茅屋蓬窗之下,让冬天有了春天的气息。诗人在此处运用梅花与水仙冬天傲雪绽放,从中衬托出水仙花的品格也很高洁。接下来四句生动的描写了水仙花的形象,先写繁茂的叶片,就像仙子用翠玉制成的披风,花朵宛如白玉,黄色的皇冠,更让这位仙子亭亭玉立,淡然天成。紧接着的四句写水仙本来柔弱,谦逊,比兰花后开放,但是也有它独特的清香。水仙虽不像梅花、松树那样挺拔,但是也不惧严寒,赞美其刚贞。作者用“汉水”“湘君”做对比,更烘托出水仙节操高尚,顾盼多姿。最后几句,就是写世俗的人了,只知道美丽妖娆的颜色,而忽视高尚的节操,告诫人们只有这种高风亮节、坚贞不渝的女性,千载之后也不会被人们遗忘,就像水仙花一样。
对诗人朱熹的评价如何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诗人。那么对朱熹的评价如何?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整理对朱熹的评价,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朱熹的评价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的理论涉及很多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总结古人的理学思想,将理学发展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其思想被称为官学。他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成为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的精神支柱。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拿着圣人标准要求百姓的伪君子,也有人认为他博学多才,促进了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是可以和孔子同提的人物。
批判朱熹的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很多儒学观点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巩固了封建帝制,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主张儒学中的“从一而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观点,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的绊脚石,这些腐朽的思想不仅降低了中国女性的地位,还成为中国古代思想落后的根源。其次是朱熹喜爱凭借自己的学识评价历史人物,难免过于主观。让很多不认同朱熹的人,会认为朱熹是胡说八道,没有尊重历史。最后是流传着一些朱熹不好的事迹,如诱奸尼姑及儿媳等,这些事迹是否真实我们不知,对道德要求很高的朱熹,有这样的传言,使得原本对朱熹有偏见的人开始站到反朱熹的队伍中。
赞扬朱熹的人也不少,对朱熹评价最高的就是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他提倡的教育方法和读书方法,在今天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不仅亲手创办书院,还重建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次就是朱熹在为官期间正直清廉,体察民情,为民着想。还创建了“社仓”,有效的防止了农民暴乱,是解决国家粮食问题的有效举措。
朱熹是一个凡人,不是神人,是人都会犯错,我们不应该根据他的一两件事就对整个人产生否定,他的自律和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他对文学、科学、哲学的贡献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人,出生于1130年,享年70岁,是福建尤溪县人。他的父亲在没有生他之前去卜卦算前程,算命的是这样回复他的:你啊,贫富都这样,但是你生的儿子堪比孔子。他的父亲就回去了,第二年生他的前一天家门前的两座大山起火反而呈现祥瑞之兆,便给他取名熹,意为喜火的意思。
朱熹从小就有过人之处,作学问总会问到根处。四岁时指着天上的星星问他父亲星星属于哪里的?他父亲说是属于天。他又问那么天属于哪里?他父亲蒙住了。儿童时期有他父亲悉心教学,不过朱熹的父亲在他十岁时就过世了,把他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照顾。他父亲的朋友对他们一家人很好,还在自己的住处旁特意为他们一家人盖了一座房子,方便照顾。
朱熹父亲朋友对他的影响不少,他接触了佛、道、儒学。成年以后考中进士做了官,当了几年官发现目前朝廷推崇的文化使人懒惰,朱熹就弃官拜名人为师寻找超脱之道。他办了很多的学校,同时专研学问,是第一个把四书结为一体的人。他还创造了理学,他的理又可以解释为太极。他还写了很多警示后人如何读书的金玉良言,这些在他的诗词中都可以看出。朱熹有圣人之风,被称为另一个孔子。
朱熹的诗词介绍
朱熹博学多才,在诗词方面留下不少名言佳句,为中国古诗词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素材。朱熹现存作品种类还是很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及四书五经于一体,是理学的名著,为朱熹儒学体系的的基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熹的诗都富有生机、字字珠玉,有《春色》、《观书有感》、《泛舟》、《九曲棹歌》、《题榴花》、《偶题》、《水口行舟》、《西江月》等。其中《观书有感》和《春色》是最脍炙人口的佳作,《观书有感》的原文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不仅是人们所熟知的,也是非常具有哲理的名句。这首诗是作者借景喻理,像明镜一样的池塘水,清澈见底,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注入。它的寓意是人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获取新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
朱熹的词有《浣溪沙》、《好事近》、《满江红》、《南乡子》、《念奴娇》、《菩萨蛮》、《水调歌头》、《忆秦娥》、《鹧鸪天》等,他的词不仅酣畅淋漓,而且构思精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菩萨蛮》,原文是: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这首词两两互相颠倒,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自然,可以看出朱熹用词技巧颇高。
猜你喜欢:
1. 颜真卿的历史评价
2. 屈原的历史评价
3. 苏辙的历史评价
4. 怎样评价颜真卿
5.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6. 陆游的人物评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5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诗词研究·诗风流派·韩昌黎体
下一篇: 诗词研究·主要诗集·总集·国朝诗乘